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2004年到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七连增”。今年秋粮丰收在望,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实现新的增长。在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连年实现粮食增产增收,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史上的奇迹。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意义重大,为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管理好通胀预期、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对稳定国际粮食市场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连续达到了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和10000亿斤,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2000年到2003年,中国粮食生产连年减产,年均产量较“九五”时期平均水平有了大幅度下降,年度粮食产需出现了500多亿斤的缺口,连续4年产不足需,粮食市场供求总量虽然还能基本平衡,但从趋势上看已经接近向供不应求转变的拐点,粮食安全形势已到十分严峻的地步。1999—2003年间出现的粮食供给问题,集中体现为粮食播种面积降低、单产降低、总产量降低、人均占有量降低、国家粮食库存大幅度下降和耕地减少等六个降低或减少。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取向:观照国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本不会发生粮食供给危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并不威胁长期粮食供给稳定。结合日、韩经验,主动发展合同农业,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适度降低粮食自给率,积极扩大土地密集型农作物进口及鼓励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出口,在保证我国粮食供给安全的基础上,适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能有效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4.
俞仲达 《浙江经济》1999,(11):56-57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超过9800亿斤。这标志着粮食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粮食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粮食生产的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粮食销售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变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粮食流通由封闭的地域性市场为主转变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大市场。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省粮食生产已进入供大于求的阶段性过剩,农民种粮经济效益下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为此,山东农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就我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研究分析了我省粮食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调整的战略重点和实现粮食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一、粮食结构调整的依据   (一)我省粮食生产能力已达较高水平,人均占有量较多,具备了调整的条件   由于省委、省政府对粮食生产十分重视,我省粮食生产发展较快。近 5年 (1995~ 1999)平均,年粮食总产达到 419. 3亿…  相似文献   

6.
经国务院批准,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从新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开始取消粮食定购,全面放开粮食生产、收购、销售和价格,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这使浙江成为我国第一个进一步进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省份。 “久旱逢甘霖”,浙江的广大干部群众以此表达他们对这一决策的渴望和拥护,目前全省上下已形成共识、付诸行动。浙江已具备了放开的条件 去年12月,朱钅容基总理在浙江视察工作时指示,从浙江省的粮食供求关系来看,可以更快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较快地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他希望浙江省在粮改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使浙江的现在成为全国的将来…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又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粮食问题是河南省农业问题的重点,如何更有效地增加粮食供给已经成为河南省粮食问题的难点。从广义上说,粮食供给受粮食政策、粮食生产、粮食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但国家粮食政策是影响粮食供给的根本因素。本文主要从国家粮食价格政策、购销政策、投入政策、生产技术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对河南省粮食供给的影响。一、粮食价格政策对河南省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粮食价格政  相似文献   

8.
关注浙江粮食补贴政策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对浙江粮食安全的效应 市场化条件下,保持必要的粮食自给率是确保主销区粮食安全的一项必要措施。浙江实行粮食补贴政策的预期目标就是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确保本省的粮食生产稳定,促进农民更好地保护有限的耕地,搞好与粮田有关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浙江连续几年实行的粮食直补政策有效地增加了本省的粮食供给。  相似文献   

9.
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一季度国内粮价环比小幅上涨。2005年国内粮食供给将会继续增加,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未来国内粮食价格将会出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从短期来看,主要是把握好粮食进出口调节力度和时机,合理安排国家粮食储备吞吐节奏,应及早安排粮食收购资金,做好粮价跌破最低收购价的各种准备。从长期看,需要建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建立与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挂钩的直接补贴机制,完善粮食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我国粮食产量自1998年以来连续多年呈现下滑态势,这一历史上少有的现象,引发参加“两会”的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粮食安全问题。他们表示,当前务必要把增加粮食生产当成大事来抓。随着近几年来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的粮食生产、供给、库存  相似文献   

11.
王彦利  何树全 《乡镇经济》2008,24(12):55-58
目前国际粮食供应趋紧,为保证国内粮食供给充足,世界各国纷纷采用取消农产品出口退税、征收出口关税等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中国从2007年12月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增加国内市场供应,遏制粮食价格上涨的政策。文章从粮农、消费者等角度综合研究新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中国粮食贸易新政策效果,探求影响实施效果的问题所在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方经济》1999,(1):26-28
自1990年实现粮食稳定自给以来,内蒙古粮食供给持续大幅度增长,1996年超过300亿斤,1998年在东部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全年粮食总产量仍达315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为自治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1991—1997年...  相似文献   

13.
詹晶  刘滨 《科技和产业》2021,21(6):124-131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厘清现阶段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的空间分异规律,以更好地发挥粮食主产区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作用.基于粮食主产区2001—2017年粮食生产面板数据,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检验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格局的空间模式,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驱动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主产区粮食产量处于高-高和低-低集聚的省份较多,处于高-低和低-高集聚的省份较少,且空间相关性随着时间波动下降;2001年及2017年种粮人数对粮食产量的驱动作用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他因素对各地区粮食产量的驱动作用基本一致.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必须在充分考虑粮食主产区地域发展差异的基础上,从提升粮食单产、坚守耕地红线、规范化肥使用、推进农业科技化、防范农业灾害等方面着力改善,以期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国内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扭转了国内粮食生产连续5年下降的趋势,国内粮食库存较年初有所增加,粮食价格经历了上涨、高位运行到稳中趋降的过程。2005年国内粮食供给将会继续增加,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但是实现产销平衡尚有难度,加之铁路运力和运输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粮食价格将在高位小幅波动。从中长期来看,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各种政策,建立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人口、水资源、土地三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使中国粮食生产压力仍存。粮食产业化不啻为一个减压阀。  相似文献   

16.
葛立群 《辽宁经济》2006,(10):62-63
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的主要目的,就是粮食供给与需求增长变动趋势及供需平衡态势做出分析判断,及时向政府决策部门预报粮食供需平衡的景气状态,以便于政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保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7.
构建浙江粮食安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五次会议指出:"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对农业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虽然浙江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但自80年代中期以后,粮食生产长期处于下降或徘徊局面,粮食供给对外部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经济》2004,(15):1-1
2003年入秋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全面上扬,这是粮食多年供大于求后顺应市场规律的一种价值回归,其背后是供求关系变化。在肯定粮价上涨的合理性、积极性的同时,要正视国内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的新变化。供给减少是此轮粮价上涨的主因,如果粮食继续减产,我国粮食供求偏紧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八连增”之下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夏收将至,中国粮食生产在去年实现"八连增"后,今年乃至以后如何续写粮食连续增产连增传奇?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粮食安全环境下,我国粮食安全又该如何持续保障?我们特编发一组关乎粮食安全的理论文章,以飨读者。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粮食价格高位运行的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大幅提高了国内的粮  相似文献   

20.
规模经营、专业合作社与粮食供给机制的现实因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颖 《改革》2012,(1):41-49
我国粮食生产不稳定的原因是经营规模小,效益低。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是实行规模经营,培育专业粮食生产者。专业的粮食生产者不论是基于投入的成本还是获得的收入都不会轻易退出粮食生产行业,这样就能建立稳定的粮食供给机制。而实行规模经营的主要障碍是土地集中困难,解决土地集中困难的有效方式是发展种粮专业合作社,把分散到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