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方海华 《华商》2008,(20):77-77
什么是私募基金?所谓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由于私募基金的销售和赎回都是通过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私下协商来进行的,因此它又被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与封闭基金、开放式基金等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公募基金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于欣 《新财富》2007,(6):88-92
基金经理炫目的光环背后,是年均30%左右的淘汰率和年均54.3%的变动率。近年众多明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更使基金经理的流动性为投资者所关注。我们的研究显示,2006年以来,在公募基金公司间流动的基金经理人数是流向私募基金的两倍,公募基金仍是大部分基金经理的首选。不过,三成基金经理流向私募,说明私募在薪酬、投资领域和机制方面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觑。此外,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间的流动,也呈老基金公司流向新公司、合资公司的趋势,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则是重要的参考依据。相较而言,私募更注重基金经理的实战投资经历和投资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以资金规模而论,私募基金堪称中国目前最大的"灰色部落"。从理论上看,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劣之分。在国际上,既有经营相当成功的公募基金,也有折戟沉沙的私募基金。然而,就中国而言,我们相信,私募基金的合法化、市场化将为中国基金业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提供制度演进的重要线索和活力。私募基金写入《中国投资基金法》的消息传出,长期徘徊于监管之外的市场自发创新的产物——私募基金跃入人们的视野。考虑到"基金黑幕"事件以及中国股市的整体现状,对于长期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人们在感到好奇之外,还增添了几分希望。尽管中国证监会强调要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者结构,并给予公募性质的基金以许多倾斜政策,但是,地面上的这些基金显然并不足以代表未来。在这个阶段,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私募基金的现状、功能、影响,如何确定私募基金的政策走向?是将这些私募基金纳入公募基金的管制渠道,还是以私募基金的形成和发展为契机推进基金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作为国内第一篇全面分析私募基金及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的报告,将就私募基金九大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4.
苗旺春 《中国市场》2014,(36):75-77
打通一二级市场,构建完备资管平台,一直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及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愿望,从2012年开始,伴随着监管机构监管权的明晰及相关监管政策的落地,这种愿望逐渐变成了现实。在详细分析了目前证监会已受理私募系公募基金状态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募基金业务体系及发展前景,指出了大资管趋势逐步形成的前提下,综合性资管平台成私募机构设立公募基金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激励模式下基金的总体业绩作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提取高业绩费的信托型私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的业绩在考察期内要显著优于公募型基金.但个别私募基金经理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差,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在经过风险调整之后,信托型私募基金依然体现出优越性,不仅超越了公募基金,还大幅超越市场基准。  相似文献   

6.
巴曙松  王文强 《商界》2007,(6):96-103
在公募基金持续火爆的同时,一直以来被迫披着神秘外衣的私募基金又有着怎样的表现?我们通过长期跟踪分析这些见首不见尾的私募基金,分析各种蛛丝马迹,通过一些报道,一些有限的新闻,一些偶尔的信息披露,私募基金的运作开始陆续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采用TM模型和HM模型对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总体来看,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优于公募基金经理。当用成功概率法进行辅助性验证的时候,发现两种激励模式下基金经理对市场方向的预测和判断基本相当,公募基金经理还略胜一筹。分析结果,我国基金行业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不具备显著的差异,投资业绩的差异关键在于对仓位的控制以及策略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毛育敏 《浙商》2011,(6):121-121
近几年,国内阳光私募继公募基金崛起后也开始崭露头角。随着国内理财市场快速发展,阳光私募基金数量成倍增长,阳光私募灵活的特性和资金安全性受到高净值人群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私募基金即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我国私募基金在资金规模方面远远超过公募基金,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立法对其加以规范。私募基金由于缺乏配套法律、法规的监管,蕴含着很大的法律风险。因此,政府应当加紧制定与私募基金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利于它们的规范运作。因此,通过对私募基金典型监管模式的比较,对我国私募基金监管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私募基金,是与公募基金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于永震 《现代商业》2012,(30):46-47
近两年来,在我国资本市场超常规发展中,证券投资基金飞速跟进,两年走完了国外发达市场20年的发展道路,其中异常活跃的私募基金规模已达l万多亿元,与公募基金的规模相差无几。使这部分基金的发行、运作、赎回、信息披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称之为"阳光化",而不是处于灰色状态的过程。私募基金阳光化,对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完善市场监管、减少非系统性风险,保证即将上市的股指期货的正常运行,以及营造和谐资本市场,有效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香港对冲基金监管制度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通过对《对冲基金指引》条文的分析,将对冲基金私募条件和公募条件进行比较,将对冲基金公募制度和其他基金公募的制度进行比较,说明:该指引在对冲基金基金监管的层次上取得突破,创设了公募对冲基金的中间形态,监管适度,会促进对冲基金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利益,而防范系统性风险目标可能不会很理想。  相似文献   

13.
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募的共同基金而言的一种基金类型,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基金。目前我国虽然对和募基金的规模无法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其规模已超过公募基金。和募基金对发展与完各我国资本市场既有危害性又有贡献性,为此,必须对和募基金采取正税与规范的态度,加强监管,促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巴曙松  王文强 《新财富》2007,(6):80-82,84,86,87
5年熊市的大浪淘沙,大批“坐庄”炒作垃圾股的私募基金销声匿迹,一些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新私募基金和牛市行情一同重新回到了中国股市。我们发现,它们与公募基金虽然都是价值投资的信徒,但由于所处环境、自身情况的不同,两者对价值投资理念的执行表现得“泾渭分明”。而且两者在股市中展开了一场以收益率为目标,以建仓时机和估值视角为手段的竞赛,大多数时候,两者的投资目标差异很大,公募基金的视野更多地聚焦在大盘蓝筹股、指标极重股和绩优“白马”股,私募基金更热衷在市场热点之外发掘“黑马”。两者的目标也有重合的时候,此时更能突出展现公募和私募各自的鲜明特征。在这场竞赛中没有胜负,更多的是通过多视角、深层次的发掘,带动上市公司价值更加充分的释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私募基金的产生和发展有自身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与公募基金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到目前为止,私募基金的规模超过了万亿,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规模如此巨大的私募基金,目前却仍没有获得正式的法律地位,处于“地下”和“灰色”状态之中,这导致了大量违法、违规现象的产生。因此,当前确立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尽旱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将其规范化中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宋士 《财经界(学术)》2023,(26):132-134
私募基金规模与数量得到快速发展与生长,相较于公募资金来说,私募资金在投资策略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得到高净值人群的青睐与关注。基于此,想要发挥出私募基金的投资效益与成果,就要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与优化,进而全方位解决潜在的风险。本文主要对私募基金特征与内涵进行分析,阐述私募基金行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私募基金财务管理中风险防范的解决措施,仅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公募发行进行论述。规模较大的公司通常进行公募发行,公司对广大投资者发行证券,通常借助于承销商的帮助,承销商推销证券并尽可能实现发行人预期理想价位;本文第二部分介绍了私募发行。私募发行方式直接向特定股东以发行认股权的方式出售普通股新股。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我国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具体情况来看,除少数定向募集采用私募发行外,大多数还是采用公募发行。因此本文第三部分重点对公募发行方式下的具体发行方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私募基金法律调控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晔 《财贸研究》2005,16(5):101-106
私募基金即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我国私募基金在资金规模方面远远超过公募基金,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立法对其加以规范。私募基金的存在,一方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管,又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政府应当加紧制定和完善与私募基金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其地位,再配之以严格的法律环境和监督制约。这样既可以顺应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减少交易成本,又有利于它们的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期货投资基金呼之欲出.通常,设立期货投资基金有三种模式,即公募期货基金、私募期货基金和个人管理期货账户,但在我国期货投资基金逐步"阳光化"初期,哪种模式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呢?本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时三种设立模式的风险和收益进行了量化对比研究,认为开展私募期货基金是优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以资金规模而论,私募基金堪称中国目前最大的"灰色部落"。从理论上看,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劣之分。在国际上,既有经营相当成功的公募基金,也有折戟沉沙的私募基金。然而,就中国而言,我们相信,私募基金的合法化、市场化将为中国基金业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提供制度演进的重要线索和活力。私募基金写入《中国投资基金法》的消息传出,长期徘徊于监管之外的市场自发创新的产物——私募基金跃入人们的视野。考虑到"基金黑幕"事件以及中国股市的整体现状,对于长期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人们在感到好奇之外,还增添了几分希望。尽管中国证监会强调要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者结构,并给予公募性质的基金以许多倾斜政策,但是,地面上的这些基金显然并不足以代表未来。在这个阶段,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私募基金的现状、功能、影响,如何确定私募基金的政策走向?是将这些私募基金纳入公募基金的管制渠道,还是以私募基金的形成和发展为契机推进基金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作为国内第一篇全面分析私募基金及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的报告,将就私募基金九大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