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规范和完善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目前,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民间借贷的利率失控、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以及还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等,因此,规范和完善农村民间金融,必须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中二元结构的紧张与对立;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建立农村民间金触机构存款保险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2.
农村民间金融是客观条件下自发组织形成的,是信息不对称的一种自然选择结果。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管理体制和国家宏观调控是制约因素,农村民间金融应自由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性质是财产自由与金融民主,立法应引入利益平衡原则作为农村民间金融法制化的界限和原则。加快农村民间金融法制建设,引导农村民间金融良性发展,强化农村民间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创新农村民间金融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3.
农村民间借贷是典型的需求诱致性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对农村民间借贷的实证调查表明,民间借贷已不仅仅是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学习并借鉴农村民间借贷的运行机制对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乃至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杨英 《全国商情》2012,(7):76-79
我国农村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差异明显,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因此,农村民间金融运行必然存在着地域性差异。本文将农村民间金融纳入市场分析框架,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民间金融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需求、供给、利率等方面,对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供给型金融抑制、农村社会资本和农村金融需求共同催生了农村民间金融的产生。农村民间金融能够提高农村资金的配置效率,已经发展成为农民、农村经营组织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但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限制和农村民间金融自身的缺陷约束了农村民间金融进一步发展。作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供给的必要补充,农村民间金融应该被纳入国家有效的引导和监管下实现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当前农村民间金融大量存在,但利用效率较低.给予民间金融准确肯定的定位,出台保护民间金融的法律法规,探索建立有效的民间金融监管机制,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是盘活农村民间金融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民问金融发展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积极作用、发展障碍因素,提出了发展的对策:一要明确农村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二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三要努力提高农村民间金融监管水平,四要发展和完善农村正规金融服务,替代部分农村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 所谓农村民间金融,泛指农村个体、家庭、企业之间,通过绕开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而直接进行金融交易活动的行为,包括农村民间借贷、民间互助会、地下钱庄、地下投资公司等,其外延相当宽泛.  相似文献   

9.
金融法的价值取向过分强调安全性,在政策和立法上,对农村民间金融实施抑制。这种抑制只是堵不是疏,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从金融和谐理念出发,充分考虑农村民间金融的重要作用,确立农村民间金融法律制度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农村民间金融,既不能进行全面的松绑,也不能一味地打压。务实的做法,是从法律制度层面对农村民间金融进行梳理和规制。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许多地区鬼神信仰等民间信仰呈“复兴”之势。文章基于山东实地调研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村民间信仰选择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性别、文化程度、农业受灾情况和农业保险持续参加等因素对农村民间信仰有显著影响。文章着重分析了农户因风险而选择民间信仰的内在逻辑,指出农业风险增加会导致农村民间信仰增加,而农业保险的实施则会有效减少民间信仰选择。  相似文献   

11.
证券投资基金,因其独有的分散风险和专家理财的优势,倍受投资的青睐。基金发行作为市场主体,追求风险最小而收益最大,而监管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应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评价基金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在提升金融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从理论层面看,数字金融对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加剧和减缓两类作用。通过构建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衡量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进行赋权,得到2011—2020年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会显著抑制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数字金融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提出:健全数字金融运行机制,设立数字金融监管机构;优化资源配置,拓宽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通道;实行差异化地区发展战略,增强整体风险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013年已然成为互联网金融井喷的一年。但是伴随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而来的风险更是不容小觑的,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将学者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加以追踪并且进行综合评述,内容涉及互联网金融的涵义界定、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识别以及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通过综述学者的研究发现,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尚不完善,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界定还未统一以及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方面如何权衡风险与收益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方面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需要研究学者不断完善与充实。  相似文献   

14.
环境风险与绿色金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金融的提出与环境风险有关,除了自身的环境指标,金融机构还要面临信贷风险、法律风险及声誉风险。绿色金融将环境保护作为指导金融业行动的原则,把环境和生态指标体系纳入金融活动中。实施绿色金融体系,应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将环境意识与核心业务整合,基于不同的产业结构,开展不同的融资项目,从而规避环境风险,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农村金融基于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也积聚了大量的风险因素,如果不对农村金融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地防范与化解,将会影响农村经济环境的稳定,从而危及到社会的稳定。本文结合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实际,提出了一些控制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郝俊香 《西部金融》2014,(11):54-57
在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就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存在的风险及其系统传染性进行研究,最后就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地财政”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运作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房地产市场火爆发展时期,“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迅速膨胀的“催化剂”,而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迅速降温,“土地财政”又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爆发的“导火线”。要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应以改革“土地财政”为契机,一方面,通过构建稳定的地方财政收入机制,减少融资平台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降低融资平台债务运行的不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融资平台债务监管,创新融资平台市场化融资方式,提高融资平台自身的借债和偿债能力,确保融资平台债务能按期偿还。  相似文献   

18.
首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资产规模高速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显现。然而,高速扩张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经营理念、市场定位、行业集中度、资产流动性、租赁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值得关注。排除风险隐患,引导融资租赁行业可持续发展,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理念要由资金引导型向物权引导型转换,市场定位要向节能减排和中小企业倾斜,行业选择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要把握租赁资产出/入口提高资产流动性,同时还要创新租赁结构实现租赁模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民间金融风险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民间金融在资金融通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信用等道德规范进行约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缺乏必要的制度性保障,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金融风险。当前对于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绝对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者取缔,应当发挥农村民间金融的优势,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促使成为正规金融的有力补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农户的金融需求大多为刚性的生存消费金融需求,正规金融在解决农户生存消费金融问题上失效。农村的非正规消费金融机制一般包括非正规转移与借贷及谨慎性储蓄两种。非正规借贷与转移实现了在社区层次上具有完全信息的农户风险的帕雷托最优配置。农户储蓄是未来生存消费风险最小化的保障机制。它解决了完全私人信息的农户风险的跨时最优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