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是实现TRIPS协议总目标的一个必要措施。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TRIPS协议。我国应就TRIPS协议中已经规定的许可协议中的限制竞争行为、非自愿的许可(包括因限制竞争而导致的强制许可)、滥用执法程序等几个方面来建立或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制度。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依据TRIPS协议的规定在建立和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制度方面取得发达国家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滥用的判定标准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美国相关判例及立法对于知识产权滥用的判定标准也是非常不确定的,目前在分析知识产权滥用时朝着融合反托拉斯法的标准上发展。TRIPS协议则对于国际贸易领域知识产权滥用做出了规定,我们可以合理地推导出它对于滥用的三项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滥用应该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拥有市场优势地位的知识产权人在行使其权利时故意超越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限制或妨碍自由公平竞争,损害他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不正当行为,为此提出了作为判定标准的四项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在促进创新上殊途同归。知识产权滥用是知识产权人违反权利的目的,采取不正当方式行使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以及公共利益的行为。反垄断法是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重要渠道。比较法考察表明,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反垄断立法的宗旨在于确保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竞争秩序的均衡与协调。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一般适用和具体指南相结合,并采用合理原则认定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是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4.
人们的法权观念随社会变迁而进化,由早期"权利绝对"到对权利行使予以适度限制,进而使禁止权利滥用逐渐成为各国民事立法一项基本原则.禁止权利滥用由观念发展为判例,再由判例发展为成文法一般条款,负戢了社会本位权利观的价值.现代法学普遍认为,权利本身存在一定的限制,而正是这些限制使权利滥用问题跳出了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5.
WTO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知识产权协定(TRIPS)概要 1995年1月1日,WTO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理事会,管辖作为世贸组织组成部分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 TRIPS的目标是: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权利的行使,促使技术的革新、转让和传播,以有利于社会及经济福利的方式,促进生产者与技术知识使用者之间互利互惠,并促进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间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滥用的界定及反垄断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轩 《商业时代》2006,(9):74-74
当前,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现象在国内外已是屡见不鲜。为了防止跨国公司滥用其正当获得的知识产权,我国应尽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TRIPS协议(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框架内寻求建立符合WTO宗旨的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秩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论WTO框架下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贸易中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不能忽视对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的限制。由于我国现阶段相关立法不完善,国外企业利用技术优势滥用知识产权的现象十分严重。本文试结合对WTO框架下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的危害,以及相关限制协定的分析,对我国有效限制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父母基于血缘关系,对未成年子女天然的享有亲权,行使人身照顾权和财产管理权。然而,有些父母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超越了权利所赋予的应有界限,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利益,从而引发了法律上的亲权滥用现象。依据亲权的内容,可将滥用亲权的模式分为未成年子女人身照顾方面的亲权滥用和未成年子女财产管理方面的亲权滥用两大类。鉴于我国法律没有亲权滥用的明确规定,可以按照监护制度的相关规定,根据亲权滥用的程度高低,采取亲权中止、亲权剥夺及损害赔偿。明确规定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有利于平衡当事人的利益和维护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企业避免沉没成本的现实要求与企业作为经济人本性的使然,知识产权滥用有愈演愈烈之势。滥用知识产权会妨碍竞争,扰乱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有损经济发展。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章有必要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在效率和利益价值目标上具有趋同性,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具有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连接点功能。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滥用(ab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导致对该权利的不正当利用,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滥用知识产权不但对被许可人的利益造成了不正当侵害,还可能危害贸易秩序,阻碍相关技术的传播、使用和发展,进而导致不公平竞争条件的形成。因此必须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各国主要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对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限制,我国法律也做了相关规定,但是法条规定都过于粗疏,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将来在法律上应当细化"滥用知识产权"的认定标准、分析方法,明确滥用行为的法律后果等。  相似文献   

11.
1994年4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协定)是《乌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一个附件。该协定将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纳入世界贸易的总体框架之下,从而使知识产权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并列成为WTO的三大支柱。在TRIPS协定制定以前,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的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GATT)的工作重点为降低关税和调节贸易争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在达成TRIPS协定以后,知识产权从此进入世界贸易框架,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覆盖到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各个领域。在驰名商标保护方面,TRIPS协定对《巴黎公约》保护驰名商标的规定进行了重要补充,其第16条第二、三款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延伸到服务商标,将对已经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扩大到不相类似的商品上。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制度赋予了权利人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但实践中存在知识产权滥用和相关权利冲突问题,不利于保持市场的公平竞争状况。知识产权的行使不能违反知识产权立法的宗旨,应合理划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边界。权利边界的划定平衡了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下各方法益的保护需求,并在具体层面上形成了知识产权是否滥用的判断标准。确定权利边界有利于厘清知识产权保护中竞争权与垄断权的关系,可以解决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或商标权的冲突,同时还能防止因滥用权利而阻碍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下称TRIPS)明确地把商标、版权与有关权利、地理标志、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未披露的信息等八大内容列入知识产权保护范畴,要求各成员方共同保护。经修订,我国与TRIPS接轨的《商标法》、《专利法》等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也于2001年开始实  相似文献   

14.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要旨是要求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负载了“社会本位”权利观的价值,在民法上成为一般条款。基于法律基本原则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的特征,故设立权利失效原则实乃必要。本文以权利的本质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为分析出发点,阐述权利失效的构成及功能。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滥用包括知识产权滥用垄断、知识产权滥用不正当竞争以及单纯的知识产权滥用三种行为.受害企业的权利救济,首先要认定知识产权滥用,然后辨析并指出滥用形成垄断依据反垄断法,只是破坏了竞争秩序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单纯的滥用依据知识产权法救济,文章最后指出了依据三法救济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TRIPS-递增"协定的发展是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此类协定与WIPO体制和WTO体制的复杂关联是支配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秩序的决定性因素。将"TRIPS-递增"协定予以类型化分析并研究其共有的制度特征,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调整其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7.
GATT/WTO所规定的非违反之诉是其争端解决制度中的一大特色,其存在历来受到学界的争议.在乌拉圭回合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纳入WTO体制后,TRIPS协定给非违反之诉规定了一个中止适用期.TRIPS协定是知识产权最低保护标准的协议,没有关税减让的概念,非违反之诉在TRIPS协定中的适用不具有正当性.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其适用应采取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8.
当前,知识产权滥用已成为各国反垄断法立法和执法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反垄断法》已经实施的背景下,加强对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规制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以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认定分析原则的适用为出发点,为我国在反垄断法框架下进一步增强对滥用知识产权行为规制的法律确定性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9.
该文概括总结了TRIPS协定下知识产权执法争端的一般特点,重点分析最近的中美知识产权案和欧盟学名药案,分析得出DSB对成员偏离TRIPS义务的知识产权执法措施将进行严格审查、我国要善于利用DSB解决知识产权执法争端、我国要对TRIPS的修改及其实际效果保持高度关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华跨国公司不仅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界定存在分歧,而且对于"知识产权滥用"的使用似乎也有泛滥之势。本文遵循私益与公益相对平衡的原则,通过梳理、解读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典型行为,借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反垄断法等,对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