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杨充 《经济前沿》2003,(10):52-54
2003年7月22日,随着长城金融研究所5个民营银行试点方案的全部登台亮相,有关民营银行的各种争论一夜之间似乎又有了定论。这次5家试点银行:沈阳瑞丰银行、西安中国长城银行、江苏江阴商业银行、广东佛山南华银行、深圳民华银行,都是通过“新建”的方式设立,并在股本结构、治理机制、公司经营、发展目标等方面做出了详尽的规定。这些举措反映了管理层和学术界冀望于民营银行这一载体加速金融体制的改革、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局面的决心和信心。诚然,民营银行这条“鲢鱼”可以依靠自身的优势,促进金融市场的竞争,逐步化解体制内的存量风险,但我们在不否认民营银行产生的必然性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这一事物毕竟在我国尚属金融制度创新范畴,其诞生必然面临各种特殊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肖君 《大陆桥视野》2014,(23):62-64
在国家层面,从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建设增添了新的加速器。在新疆,新疆欧亚金融研究中心揭牌、南疆民营银行试点等利好消息不断。在“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下,新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的步伐开始加快。  相似文献   

3.
吴莉莉 《新经济》2014,(26):39-39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开放民营银行的呼声日益升高,众多民营资本开始申请民营银行。本文介绍了开放民营银行的必要性、优势及我国现有体制的不足和生存发展空间。指出政府在开放民营银行过程中应该完善原有的金融体制,建立健全开放民营银行的准入法规、监管法规和破产法规,让“市场”充当核心,使民营银行向有益于金融改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名 《新经济》2003,(8):2-2
从没有一个时期象现在这样让我们急迫地感觉到中国的金融制度应该创新、民营银行应该开办.上半年银行贷款数字猛增,被认为是国有商业银行为降低坏债比例而借新还旧玩的猫腻,坏债已压得国有商业银行喘不过气来;六月,周正毅案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缺失;七月的孙大午"涉嫌非法集资案"又突显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不敢说民营银行就是治愈中国金融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就冲着由于开办民营银行而带来的制度创新和法规的完善,这事情就值得一试.本期本刊隆重推出<制造民营银行>.  相似文献   

5.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2012年1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同,金融工作会议的关注点不在货币政策,而是在金融体系的发展和改革。此前的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涉及金融改革,核心则是国有银行改革这条“红线”。现在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议题包括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和金融机构的监管、明确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和约束机制等。这使得我国金融改革更增加了复杂陆和不确定陛。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是否需要发展民营银行,开始出现一些纷争。 第一种说法是,国有银行的改革乃金融改革的主战场,而发展民营银行乃属王顾左右而言他。从去年以来,有官员说,现在金融改革,是火都烧上屋顶了,说什么民间金融,岂不是临时挖井?今年还有某“学者型”官员说,四大国有银行尚存在巨额不良资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有银行的市场准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民营银行”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各种经济类文章中,当国内热烈讨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时候,创建民营银行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国内学者对于“民营银行”一词有着各自不同的解释,往往都只偏重组织模式、功能或公司治理结构等某方面。刘红忠、马晓青(2003)指出了民营银行的基本特征:第一,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其服务对象可以是各类企业和居民;  相似文献   

8.
吴佳 《商周刊》2012,(2):50-52
五年召开一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被誉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风向标。每次都会对中国下一步一系列重大的金融改革政策和方向“定调”,今年也不例外。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2年1月6至7日进行。为筹备此次会议,早在2010年初,包括中财办、中编办、国研室、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在内的20个部委办局“总动员”,分头领衔由国务院直接部署的“15项重大金融课题”。之前关于会议的种种猜测也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9.
张明香 《时代经贸》2007,5(11Z):204-205
随着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资银行的进入,民营银行的起步以及混业金融体制的逐步实施都将会加剧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创建“金融品牌”是一项当务之急的战略,通过创建金融品牌来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世界又一次失去了一个拯救自己的机会,寄希望于下一次的墨西哥会议,也许那是人类最后的救赎。”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龙 《经济师》2004,(5):238-239
文章指出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必要性以及民营银行具有优势的同时 ,总结了我国民营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思路 ,以期对稳步推进我国民营银行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林衡博  胡浩志 《经济论坛》2004,(10):101-102
近年来,有关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有关学者对此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应对未来银行业竞争的进程中,发展民营银行被一些专家学者看成是推动金融改革、提升银行业竞争力、抗衡外资银行的重要途径,而有些学者则认为,民营银行的设立应缓行。既然事关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那么对于现阶段民营银行的设立与否,  相似文献   

13.
《商周刊》2014,(6):30-31
民营银行可能没有柜台、实体营业厅,甚至没有实体银行卡,而针对群体也不同,传统银行跳的是国标,民营银行跳的是街舞。 千呼万唤,这一回民营银行终于要来了.  相似文献   

1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 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经过国家100户和地方、部门2400多户企业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有76.7%的试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今年,是中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3年目标的最后一年,明确大多数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在实际运作中还不够规范。对此,朱镕基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规范,使企业有所遵循。” 要实现规范运作,下列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关…  相似文献   

15.
梅森 《经济》2004,(9):64-66
当前正在推行的农信社改革方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徐滇庆认为,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改革所依靠的力量恰恰是改革的对象,这次农信社改革肯定走不远。 因此,徐滇庆建议将农信社改革和创建民营银行结合起来。在贫困地区由民间资本将农信社改组为民营银行,允许这家银行在富裕地区设立一家分行,以富济贫,在较短时间内消化掉农信社的不良资产,发展健全“三农”融资渠道。据了解,他的这个建议已经得到有关高层的重视。日前《经济》杂志就此对他进行了采访。自上而下改革存在局限《经济》:去年以来,农信社改革一直是和国有银行改…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历经了约20年的历程,畸形的市场结构和银行经营模式却仍然制肘着金融的深化和稳定,尤其当前,我们即将向世界敞开金融大门,这些体制陈旧、竞争力低下的金融企业和结构混乱的金融市场是决难加避的软肋。金融改革的历次实践充分说明仅仅依靠体制内力量是很难带来根本性突破的,要从体制外引入制度创新,由外而内地进一步推动变革。民营银行,毫无疑问是这种“第三种力量”的中坚。回顾整个改革的历程,“体制外经济”-三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的飞速发展,填补了体制内企业在提供商品服务、安排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留下的空,直接带来了经济改革的成功。中国的金融制度改革完全可以借鉴其经验,从体制外入手,在内部“金融存量”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在外部的“金融增量”上狠下功夫,组建股份制民营银行这些真正意义上的“体制外”银行。并以此为突破口,打破体制内银行的市场垄断,实现从计划金融到市场金融的根本改变,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孙清  卢亚娟  王春茹 《经济师》2005,(7):227-228
国有银行在“规模经济”、“成本与收益”、“体制风险”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民营银行与国有大银行相比,具有产权结构清晰,交易成本低廉,经营灵活、方便等优势。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完善经营环境,民营银行一定能快速发展,从而缓解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我国首批试点民营银行在探索差异化业务模式和创新金融产品方面取得进展,但在银行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在网点设立、账户开立、负债业务等方面受到严格限制,加之内部治理有待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需更加明晰和细化,迄今民营银行发展远未达到市场预期。应按照"放松事前准入管制,加强事中事后审慎监管"的思路,及时评估、持续完善现有政策框架,在为民营银行营造更为宽松发展环境的同时,有效守住风险底线。  相似文献   

19.
孙勇 《资本市场》1998,(1):26-29
<正> 1997年岁末的一天,国内12家商业银行的董事长、行长聚集在春城昆明,探讨商业银行面临的共同课题:新型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战略。这个被视为“小型商业银行首脑会议”在不事声张的情况下,每年召开一次,已连续多年。但1997年这次是历年来最重要的一次。这不仅是由于12家新型商业银行的“首脑”全部出席,还在于这次会议是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之后,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的情况下举行的,如何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些共同关心的话题使商业银行的“首脑”聚集到一起。  相似文献   

20.
浙江网商银行是新成立的试点民营银行,它的成立对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以及解决民间融资难的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民营银行的含义特点作用出发,通过与浙江网商银行的现状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以及对浙江网商银行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出对浙江网商银行在将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实用的对策和建议.使得浙江网商银行能够更好的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有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