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对外投资”)结构的变化,是推动它对外投资迅速扩大的重要因素,对于促进日本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有着愈来愈突出的作用。本文拟就日本对外投资结构变化的表现、原因及其实质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战后,特别是六十、七十年代以来,日本对外投资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中小企业在发达的日本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日元升值迫使日本中小企业纷纷对外投资,将经营战略逐步转向向海外发展,迅速出现了对外投资高潮。据统计,1988年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已达1625项,是1985年318项的5倍。对外投资的日本中小企业中“成功”和“某种程度上成功”的企业占60%。目前。  相似文献   

3.
自六十年代末以来,日本的跨国公司在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中的地位已迅速上升。在当前日本经济处于历史性转折时期,日本跨国公司的发展势头有增无已,许多方面引人注目。一、迅速发展的概况在战后较长时期内,日本国内经济处于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国际收支不稳定,外汇管制严格,到1965年3月底为止,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累计许可额仅有7.9亿美元。六十年代中期之后,由于日本经济急剧和畸形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考察了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无论是资本输出的规模、流向,还是资本输出的特点,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基本上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一,五、六十年代,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时期,其主要投向西欧国家;二,六十年代是西德对外直接投资大发展时期;三,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以来,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大规模发展时期。下面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日本对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究其缘由,这与日本政府实行的对外直接投资自由化措施、配套的保险和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有效的海外投资促进体系、完善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服务机构是分不开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与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相似的投资环境.因此,研究日本对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支持对指导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步较晚,可是它的发展速度却快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工业品出口贸易的增长,曾使世界各国为之瞠目,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接踵而上,从六十年代后期起有了明显增长,七十年代后期更进一步迅速上升,其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拟对日本战后三十多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情况,它的发展原因、特点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战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DFI)的迅速发展,以往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其他经济理论一直难以解释,由此而产生了新的理论。其中,以P·J·Duning,Casson为主的英国雷丁学派,用内部化理论对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微观性分析;以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教授为主的日本学派着重于对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了宏观性分析。本文的目的就是对小岛清教授的理论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8.
积极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保证今后日本经济继续发展的一大支柱。当前,日本由于与欧美的经济摩擦迭起,愈加感到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它力图凭借其经济实力,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的争夺,以扩大商品和投资市场,确保能源、资源的稳定供给。(一)历史沿革与规模战后日本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其目的是掠取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以经济手段实行对外扩张;其形式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技术输出。五十年代初,日本便开始  相似文献   

9.
战后初期,由于战争的破坏,日本的主要产业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很多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对外贸易连年逆差。日本政府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全面推行了“贸易立国”、“输出第一”的经济战略。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日本的中小企业通过降低成本等多种途径,提高了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使商品输出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一、战后中小企业商品输出的发展战后初期到五十年代前半期,是日本中小企业商品输出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在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历史同其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起步晚、速度快、有特色.现在,日本已是世界最大投资国之一,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日本对外经济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它,对于了解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分析日本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颇有益处;同时,对于我国在四化建设中引进外资问题也有一定作用.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其特色是什么?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我国在引进日资时应注意什么?这便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投资规模急剧扩大,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流向也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当前国际投资市场的发展趋势,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就当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及其主要经济背景做一初步的分析。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 (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在国际投资市场中的地位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他们十分重视投资效果,通过种种措施和手段保证了投资效果,发展了经济,壮大了实力。战后以来各个时期的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都高于欧、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日本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正兴起一场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高潮。这场革命猛烈地冲击着日本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角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是中小企业最多的国家,新技术革命的爆发,给在日本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稳步发展自战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日本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道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中小企业在1963~1972年的10年中增加了120万家;但自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发展时期以  相似文献   

14.
1985年的《纽约协议》之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急剧增加,1986年增长率高达82.6%,直至1989年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1986~1989四年间其累计投资总额竟达日本战后对外投资总额(1951~1985)一倍以上。连续四年的对外投资高潮使日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与这种趋势相吻合,1985年之后日本对亚洲的投资已开始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在台湾直接投资规模仅次于美国,且呈现以下特点:1.直接投资件数、金额规模随日本国内经济兴衰而波动,经济情况好,对台投资就大,反之就小,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大致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952~58年),日本经济恢复和进入起飞准备阶段,这时期对台直接投资增加缓慢,数额极小。全期累计投资件数8件、累计投资额1,327百万美元,①仅1958年达1,116百万美元,其余年份均未超过20万美元;第二时期(1959~70年),日本对台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时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一个缺乏资源的国家,又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加强对外经济联系,对日本来说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有着比其他国家优越的地理条件。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获得惊人的发展,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充分发挥其在地理环境方面的优势,制定了有效的对外经济战略与策略,不断扩大对外经济联系。本文拟就日本对外经济战略与策略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对外经济战略的演变战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的对外经济战略也随之做了相应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属于外向型经济,在战后的对外经济活动中,形成了一套对外宏观经济管理体系,这是促进日本经济较快恢复发展的重要管理因素,在某些方面对我国对外经济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战后日本,如果没有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要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旨在探讨战后日本中小企业存在,发展的原因以及政府对中小企业采取的政策。通过这些探讨,为正处于两个转变的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国家一定时期的投资政策,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产物,政府和民间企业的一切投资活动都要受到投资政策的控制与调节。战后40多年来,日本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投资政策上,确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深入研究这些经验,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综合治理与整顿,乃至深化投资体制的改革,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经济恢复时期的政府投资政策(1945~1959年) 战后初期,日本社会资本处于极端低下的水平。在1946~1955年,年均水灾受灾面积达70万公顷,毁坏房屋54万户,耕地4.3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以来,市场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日本经济的重要因素。狭小的国内市场远远不能满足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迅速扩大国外市场便成为日本垄断企业的当务之急。日本垄断企业经过战后经济的大发展,积累了巨额的“过剩”资本。由于国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向国外输出“过剩”资本就成为当前日本垄断企业牟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战后日本的大规模对外投资开始于六十年代后半期。起初,着重向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输出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而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日本垄断企业的对外投资,在投资形式、对象等方面,都具有与以前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