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乡镇企业》2013,(8):44-44
8月13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和通辽市人民政府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召开外来入侵生物少花蒺藜草灭除现场会,普及外来入侵物种的识别、危害、灭除和利用等知识,并对少花蒺藜草进行了集中灭除。  相似文献   

2.
外来物种入侵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在应对这一问题时,部分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但其防治现状究竟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遇到了哪些问题,还需进行调查。因此进行此次调查研究,以找出不足、弥补不足,为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建言献策,促进我国生态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乡镇企业》2013,(10):45-46
9月26日,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主办,中国农学会、湖南省农业厅和岳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外来入侵生物水花生(空心莲子草)现场灭除活动在湖南岳阳举行,旨在通过对水花生进行集中灭除,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4.
张琪慧 《活力》2014,(11):30-30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 外来物种入侵,也可以称为生物入侵,其基本含义是指当任何一种生物体进入以往未曾分布过的地区,并能繁殖延续自己的种群,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一定正面或负面影响的生物迁移活动。  相似文献   

5.
《大众标准化》2013,(11):68-68
记者从此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获悉,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确认的外来入侵物种已达544种,成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外来物种的引进活动,当今世界的在这一领域更为活跃,外来物种入侵的机率亦大大增加。生物入侵,这将引起全球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生物群落是构成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天然屏障,“生态长城”失之,将对生态安全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入侵了我国。这些有害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大量繁殖后形成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破坏了原本和谐的生态系统,给林业、养殖业、畜牧业等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过半最具威胁物种入侵我国今年前8个月广东旅检口岸查获违规携带物4.3万批次。珠江上水葫芦阻塞航道、吴川红火蚁咬伤村民、海南被椰心叶甲危害过的椰子树就像被火烧过一样惨烈……造成这些触目惊心现象的罪魁祸首有个共同的名字——外来入侵生物。据统计,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 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中,入侵中国的就有5 0余种。我国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技术》、《危险性有害生物种类鉴定规范》正式实施,外来物种防控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我国各大媒.体的报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因人们盲目引入外来物种而对当地环境与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的事件,如食人鲳事件、水葫芦危机、红树林之灾等等。一个原本属于生物学术语的词汇——生态入侵频繁地跃入人们的眼帘。那么,什么是生态入侵,它对环境与人类会造成什么影响,该如何防治?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外来有害生物物种的入侵特点以及危害的原因,并针对该条件下如何做好防范外来生物物种入侵的措施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每年为人类创造约33兆美元的价值。1然而,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收到了严重的威胁,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遗传多样性急剧贫乏,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这些都加剧了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危机。二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全球范围来讲,他们对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危害,足以与栖息地的丧失和恶化所带来的危害相比拟。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视角下的“生物入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最棘手的三大环境难题之一,国际贸易是其发生的重要渠道。文章通过对生物入侵途径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应从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引入的经济控制机制、完善相关的国际贸易政策及实施机制和加强国际多边合作等方面来进行生物入侵的防范。  相似文献   

14.
品种资源引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贸易或生物自然迁移的必然现象,对自然、经济和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品种资源引进中的外来物种及其入侵、转基因品种及风险的阐述与分析,提出了当前品种资源引进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加强生物资源的所有权的保护.根据 《宪法》、《水法》、《森林法》、《矿产资源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等法律规定可知,除特殊情况外,国家拥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通过人为有意引进的并已经形成灾害的外来物种本身应归引入人所有;无意引入外来物种并造成灾害的,国家应作为赔偿义务主体,因为国家负有进境监管不严的过失责任.遭受损害的物种如果属于国家所有的则由国家组织治理,属于集体或个人承包的则由国家、集体或个人联合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6.
王冰 《西部财会》2005,(9):38-38
今年6月14日,黄埔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人员在对一批重达900多吨、分装在37个集装箱中的美国进口废纸进行现场查验时,在其中的一个集装箱的边角底板沟槽中发现有蚂蚁爬动。后经广州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确认,被取样的蚂蚁为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红火蚁。  相似文献   

17.
《企业研究》2004,(8S):79-79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一体化在今年年初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诸多产业加速疏解和转移。北京南城庞大的“浙江村”,正在寻觅新的发展空间,这个“外来物种”又将成为南迁的候鸟。  相似文献   

19.
调查发现广东深圳湾凤塘河口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6种,在种类组成上,菊科植物最有优势,有8种;来源地分析发现,有21种起源于美洲。草本和藤本外来植物中大多数生长在人为干扰和破坏较大的生境中,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治理外来入侵植物可通过生境改良和乡土植物的生态恢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苏州市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在回顾苏州市社会与经济的过程中,外来务工人员的辛勤汗水随处可见。目前,苏州市现有607万户籍人口,400多万外来暂住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苏州市各行、各业人力资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州市在享受外来务工人员贡献的同时,也不断地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营造健康、和谐的就业环境。2004年,江苏省苏州市实施了“新苏州人计划”,计划将全面关注在苏州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市民的待遇、感受到家的温暖,以致能够与老苏州人一起发展,共享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