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社会效益的经济组织。任何社会组织都有天然的使命,在调动各类生产要素以促进实现企业使命的过程中,企业家居于中枢地位,发挥着决定作用;而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所有理念才能的精髓,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和稀缺资源。企业家精神渗透在企业中无处不在,又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企业家精神存乎企业家的“心”,企业家的创新建设成为培树企业家精神的题中之义。本文拟从“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如何加强企业家自身内心建设”方面开展论述,以引导企业家不忘“财富增长”之初心、通达“造福社会”之使命、实现“基业长青”之愿景。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例如,伟大的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们创造的最伟大的“产品”不是收录机,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是包含了众多特殊性质的,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内涵广泛及意义丰富的文化有机系统。文章在简要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概念,突出两者在当代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扼要提出培养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家精神的含义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以企事业家自身特有的个人素质为基础,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包括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等主要内容在内的一种综合的精神品质。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含义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5.
舒予 《中国企业家》2010,(10):19-19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指引,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指引是什么呢?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下,这个时代的精神指引即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这一慨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一精神和技巧的集合。在西方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6.
激活企业创新精神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企业家创新理论的先驱者熊彼特提出,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甚至认为,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经营者才有资格叫企业家。纵观一外企业历史,特别是世界500强的成功史,可以发现,创新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希望,也是一个企业长久不衰的秘诀。那么,对于企业来讲,要想不断增强和保持企业的创新精神,应从哪些方面做出选择呢?  相似文献   

7.
丁栋虹  赵荔 《上海管理科学》2009,31(3):93-96,F0003
企业家精神包括三大要素:创新、机会识别和冒险。利用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30位史上最伟大企业家”数据,通过对入选企业家的入选理由分析,证实了研究的观点。另外,在分析中发现了另外两个企业家精神元素:远见卓识和慈善。此研究为企业家精神研究者把握一般企业家与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差异提供了参考,也廓清了现实中对企业家精神的误解。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体制,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企业经营者队伍,而创新精神既代表了一种文化,又是企业家成功的第一要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经营者只有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才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家的主要标志是创新,唯有不断进取,敢冒风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以及时代所需的经营能力,做出一般经营者做不到的经营成果,创建一般经营者不敢想,不收办的业绩,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9.
满足企业家的精神需要,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的创新动力除了来源于满足物质需要的动力,还来源于精神追求的动力,而且在物质需要基本满足以后,企业家精神追求的能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亚当·斯密曾指出:“对于一切尊贵的职业,荣誉可以说是报酬的大部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我们认为,企业家的物质激励是基础,只有物质需要获得满足,高级的精神需要才会产生;企业家的精神激励是关键,只有精神需要获得满足,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因此,对企业家进行精神激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企业家精神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进行界定,其中企业家的能力要素是基础,创新是手段和动力,而竞争优势则是目标;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受到一些外在环境因素影响的差异性,这些要素包括特殊历史时期、企业规模、产业周期、产权属性以及区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企业理论通常被称为“契约理论”,将企业视为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契约网络。随着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企业契约理论严苛的假设和简化的经济学模型不符合现实且忽略企业中“人”的特异性,加之企业家精神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家契约理论被提出来。该理论认为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家应获得契约的剩余收益权,是现代契约理论体系下对“人”在企业中作用与地位的认知突破。  相似文献   

12.
决胜2020,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想来想去,还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呢?中办和国办在2017年9月发了一个文,对企业家精神概括了九条,我压缩成三条:第一是创新精神。改变这个环境,改变就叫创新,这是我们企业家的精神,不满足于现状,要改变它。第二是坚守精神。我们做企业就是要坚守,一个企业要想做好,没有十年、二十年不行,如果你想做到极致,没有三十、四十年不行。  相似文献   

13.
丁栋虹 《经济界》2010,(5):24-27
企业并不仅仅是个利润的实体,它首先得是一个精神的载体。企业家精神本质是一门智慧科学,也是一门有关"道"的科学。当代中国企业家最缺的不是能力,而是精神。《企业家精神》从企业家精神的特质分析、国际比较、制度发展及实证演绎等4个角度,在国内外首创性地建构了企业家精神分析的完整体系,全面揭示了企业家精神的思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一、企业家精神的一般界定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和不断发展的概念。早期的企业家精神强调冒险精神,然而,在竞争强度、复杂程度都很高的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冒险精神却具有盲目性和赌注色彩。企业家要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决策,决策的结果势必带有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企业家具有“对环境非常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并且敢于承担决策带来的风险”的精神。在对待风险的态度上,我们并不认同熊彼特的观点,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并不承担风险,而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群体性和主动性的特点,企业家人力资本同样承担着企业的各种风险(郭  相似文献   

15.
朱越  韩凤晶 《中外企业家》2013,(10):240-241
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是高校创业教育的立足之本,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之一。“企业家精神”内涵入手,分析目前企业家精神在我国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局限性。探讨适合现状的有效的工商管理专业“企业家精神”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家》2004,(9):88-88
《中国企业家》:世行一直致力于推动私营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私营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民营企业家的成长,你对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有何评价?您曾经在南亚和俄罗斯任职,您认为中国的企业家与他们有什么差别? 黄育川:中国的企业家是具有创新精神的,这种企业家精神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如果不是几千年历史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精神由两个元素构成:一是自由精神,二是创新精神。在中国,哪块土地容易长企业家,只要看这两条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家精神是制约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稀缺的要素之一。因此,准确理解、把握企业家的内涵,探讨企业家精神的构成,提出中国培育企业家精神的策略就显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引起企业家群体热切关注和讨论。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肯定企业家的地位和企业家精神的价值,给企业家吃了“定心丸”。柳传志听到消息连称“喜出望外”,王健林说“一个是高兴,一个是安心”。可谓道出了企业家群体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在熊彼特之后,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受到学们一致推崇和进一步完善。奈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以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英国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从国家制度政策等宏观层面发展企业家精神。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教授强调将一批组织集中到一起进行创新,并把这种形式称为Cluster。1983年,美国管理学Miller提出公司企业家精神,并把创新精神作为其最重要的内容。德鲁克明确把企业家精神界定为社会创新精神,“我们社会需要一个富于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创新与变革是正常的、健康的、稳定的与连续不断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