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给予全程心理干预及健康知识宣教,出院前按统一方法指导,对所有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对其抑郁焦虑发生率、SDS评分、S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大幅减轻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与恐惧、紧张程度,利于日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出院后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治疗后出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上门随访和电话跟踪随访,督促患者按出院健康教育内容执行;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对脑卒中知识了解情况、自控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康复知识和自控行为及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增强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使病情得到缓解,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资料,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而言,采取舒适护理和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痛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规范脑卒中病患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患者。方法将72例首次入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按传统惯例给予不定时的、随机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程、系统、有序、有针对性及连续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削减了医疗费用,患者可以有效地掌握健康教育所涉及的知识。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住院日数,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则给予对症治疗和早期康复护理,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康复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心绞痛知识教育、心前区疼痛时的护理、用药护理、输液护理、保护血管护理、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能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改善了认知偏差;3例患者仍有精神负担,尚未消除顾虑,由家属代替患者增强预防能力。结论采用多种方式对心绞痛患者施以有计划的健康教育,能改善其焦虑情绪,激发护士继续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RECEDE模式护理联合视频健康教育应用于围术期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RECEDE模式护理联合视频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自护能力、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自护能力、自我观念、自护责任、自护技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护能力、自我观念、自护责任、自护技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精神、社交、情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精神、社交、情感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患者围术期应用PRECEDE模式护理联合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的护理干预模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继发癫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采用Brunstromv6期评定法)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12月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和治疗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规范化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脂肪肝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对疾病认知程度、护理配合率、生活方式改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前,对疾病认知程度、护理配合程度以及生活方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较传统护理存在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健康生态学理论下多模式教育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生态学理论下多模式教育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心理状态[结核病污名感受量表(TSS)、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弹性量表简表(RS-14)]、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ASAS-R-C)]、生命质量[肺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TB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对干预方案的满意程度;出院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ARS)]。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PTGI、RS-14、ASAS-R-C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TSS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微视频回授法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THA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视频回授法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2周后,观察组肌酐(Cr)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依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个月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THA患者术后,基于微视频回授法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加快其康复速度的同时可提高饮食依从性,最终获取更高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58例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后,吞咽功能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效果较佳,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且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74例神经外科脑卒中出院患者资料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向其说明的情况下,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脑卒中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年后,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出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明显减少出院脑卒中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社区范围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的145例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应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社区健康教育前收缩压为(162±15)mmHg,舒张压为(96±10)mmHg;在社区健康教育后收缩压为(150±10)mmHg,舒张压为(84±6)mmHg;健康教育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患者在社区健康教育和护理前高血压基本知识知晓率为22例,防病意识知晓率为28例;在社区健康教育和护理后高血压基本知识知晓率为136例,防病意识知晓率为1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之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及护理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发病率,避免出现高血压并发症,延长患者的平均寿命,促进防病治病,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全方位的护理,患者的不良心理均得到有效改善,无1例发生意外。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来积极影响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光眼手术进行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青光眼手术患者34例,进行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果全部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恢复良好,无术后感染,眼压升高及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为100.0%。结论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及相关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对于青光眼的手术后护理以及其他相关疾病有所了解,增强其手术信心,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愈合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障碍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8例精神障碍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及系统性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活动与休息、药物管理、患者自我护理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P<0.05,P<0.01)。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够改善精神障碍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简明神经病量表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与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其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