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经济研究》2016,(12):32-46
近年来中国实业投资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而宽松政策和刺激措施似乎都没有明显改善投资状况,实业投资率下降成为亟需解释之谜。本文以非金融企业通过金融渠道获利占比日益上升作为金融化特征的切入点,对我国实业投资率下降现象进行诠释。本文首先构建金融化环境下的微观企业投资决策模型,然后基于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索金融化对实业投资率的直接与间接影响。研究表明:经济金融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实业投资率,并弱化了货币政策提振实体经济的效果;同时,金融资产的风险收益错配也抑制实业投资,且这种抑制效应随着金融化程度的提升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胡归全 《经贸实践》2016,(16):74-75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金融业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金融市场也在向着逐渐完善的方向发展.在这一大环境之下,投资活动也日益频繁.根据性质进行划分,企业的投资主要分为事业投资与金融投资,这两者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实业投资能够为金融投资提供相应的资金,金融投资也为实业投资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而另一方面,这两者又相互影响.如何辩证地看待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内部联系成了很多业内人士研究的问题.本文就针对企业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关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忠燕 《经济问题》2007,(9):114-116
在借鉴国际金融综合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综合经营宜采用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并且为规避金融风险,纯粹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权不宜由实业集团公司控制的观点与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4.
《经济》2008,(10)
日本筑波大学社会工程学博士、日立综合研究所研究员蔡林海的一个视角《经济》:美国突然爆发了金融危机。该如何看待危机到来后的影响?蔡林海:我认为这是世界经济转型的一个标志。从中日美三国的关系来看,美国是金融大国,金融是需要实业支撑的,但美国那里没有坚强的实业,那里的实业是由日本、中国来支撑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月刊》2008,(10):9-9
《经济》:美国突然爆发了金融危机。该如何看待危机到来后的影响? 蔡林海:我认为这是世界经济转型的一个标志。从中日美三国的关系来看,美国是金融大国,金融是需要实业支撑的,但美国那里没有坚强的实业,那里的实业是由日本、中国来支撑的。日本向美国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汽车、电子产品;中国向美国提供低附加值产品,如服装、玩具等。美国金融发生危机以后,这个供应机制出现了错位。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英国,现在都在想方设法怎么回归实业。可是在国内,由于过去片面强调金融等高端服务产业的高收益,相比之下好像实业挣钱少,很多人因此鼓吹要转型,结果很多企业转型变成了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金鼎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9月13日,是由海南省农垦金鼎实业发展总公司、中国农垦物资公司、华南热作两院共同发起、在海南省农垦金鼎实业发展总公司的基础上改组设立的。公司总股本8828万元。主要以房地产开发经营、旅游、工业贸易、金融、农副产品加工、热作产业、农垦资源综合开发为主项经营。  相似文献   

8.
叶檀 《商周刊》2013,(19):38-38
金融改革不会一帆风顺,繁琐的审批、失信的文化、庞大的地方债都是拦路虎,即使实行市场举措,如果没有对信用的严厉监管,胜算也不大。地方经济关键改革,需要懂金融、懂实业的实干家在各地破题。很幸运,山东拥有一位。  相似文献   

9.
在被警方带走一年后,“民营石油大亨”、天发实业集团原董事长龚家龙等因涉嫌伪造金融票证等五宗罪,被移交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10.
笔者所谓“混分结合模式”,就是指证券公司与同处于金融经营领域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实行分业经营,建立证券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隔火墙”,确保证券公司的金融风险不向其他金融机构蔓延,保障证券公司经营的相对封闭性,在我国目前证券市场风险巨大的情况下,能够从宏观层面上有效地防范风险,达到稳定金融并进而稳定整个经济的目的。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经营压力已经超出了我国证券公司自身的承受极限,为了确保我国证券公司能够生存并逐步化解经营风险,我国应该确立大的实业企业办证券公司的观念,即大实业企业与证券公司“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的互联网经济热潮中,互联网金融是其中相对独特的一个门类.讲它是一个相对独特的门类,大概有若干原因,这里对其中主要的两个做些梳理,有利于实业企业界和社会公众更好地去挖掘这一新兴金融板块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领域正在出现 一定程度的“金融萧条”,如果 不有效缓解,中国经济高速发 展多年来累积的结构性矛盾 将外化,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 施让金融业走出这一困局,才 有可能避免传递到实业领域 并出现“复合性萧条”。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当前中国出现的经济金融化趋势,使用2005年至201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从企业资金来源和使用的角度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全行业相比,上市带来的金融资源供给缩小了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获得金融支持方面的差异,但金融资源错配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表现为:资金配置的利润导向不明确;国有上市公司预算软约束依然存在;实业金融化主要源于金融资源供给的增加而非企业经营利润的增长。这种经济金融化并不能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还可能影响实体经济的金融环境。未来应打破银行作为间接金融媒介的垄断地位,加快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给民营企业更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分布特征,利用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及中国地级城市金融发展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影响及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的提升使金融投资对实业投资存在挤出影响,且挤出影响大小取决于企业的个体特征,如规模和所有制形式等。金融资产逐利和经营避险是地区金融发展影响实体企业金融化的两条途径,区分样本地区异质性后,研究发现,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则主要是通过融资约束缓释渠道而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形成了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发展进入拐点后,中国及地区资本流动性的结构性下降是产生这一影响机制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经贸实践》2012,(12):49-50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依靠实业富民、实业强省,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近年来由于虚拟经济日渐膨胀,投资炒作之风盛行,出现了“脱实向虚”的苗头,影响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中央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外省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从金融、财税、产业、要素、环境等多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他们的积极探索与有益尝试值得我省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商业银行作为储蓄、贷款金融机构,与保险业和投资银行并称金融三大业务。在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是金融系统中重要的信用中介机构,从事吸收和聚集有流动性和收益安全要求的存款,进行不流动的实业项目贷款,并从中获取有风险的存贷利差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往往被称为间接融资中介,其功能特征决定了它在配置风险的过程中要承担风险。同时,商业银行通过直接进入短期货币市场成为直接融资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张卫波 《时代经贸》2012,(22):182-182
风险投资已成为全世界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相结合的一种商业化投融资模式。本文通过一个公司作为案例,论述一个创业者从创立公司到引入风险投资整个过程中,风险投资与注册资本的规划,从而揭示风险投资的财富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从小商贩到70亿美元大富豪──世界华人首富林绍良发迹史王增斌,张睿林绍良,印度尼西亚著名华人实业家,以富有的资产位列印尼富商之首,美国金融杂志《投资家》把他列为世界十二大银行家之列,有些国家报刊推定其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一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权威...  相似文献   

19.
《商周刊》2013,(14):19-21
2008年,"山姆大叔"栽了,美国梦也经历了破碎与重建。 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虚拟经济过度繁荣,与实体经济断裂,最终不得不以海啸式的危机收场。5年的时间,美国政治周期进行更迭,山姆大叔将目光转向实业,金融领域的关键词已经由创新和投机,变为监管,美国经济正逐渐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养老保险基金不同资产投资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资产收益率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养老保险基金的资产配置结构和比例要作相应的调整,同时应关注金融产品所处行业对收益率的影响。而且,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养老保险基金可以适度介入实业投资,主要包括战略型产业、公用事业型产业和成长创新型产业,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推动国家创新战略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