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分析驱动机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对2016—2020年相关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各城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程度总体不高但呈不断提升态势,成渝两地发展水平十分突出,各地差异明显,外围的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文旅融合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规制、科技水平及人力资本的驱动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旅游相对优先度模型,基于2015—2021年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31省(区、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测算,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过2/3的省(区、市)实现数值提升和等级跨越,空间上呈现从原来的“北高南低”转变为“南高北低”的对调性改变格局,凸显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相对发展优先度同样呈现南北格局,相对而言北方地区两者的同步性更强。总体上看,我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不断筑牢,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夯实,耦合协调水平稳步提升,深度融合发展呈现新气象。  相似文献   

3.
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高质量转型以及空间统筹优化的重要课题。本文构建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新疆十四地州为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对2010—2019年“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分析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其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系统中,文旅融合资源本底快速增长,文旅融合支撑条件波动增长,产业融合规模缓慢增长,文化产业表现出由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的特点。其二,新疆十四地州“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三系统间的关联性较强且协调程度较高。其三,2010—2019年,新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呈现出西强东弱的“非对称性”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
郭绍琦  王瑜 《科技和产业》2022,22(8):241-245
以宁夏特色葡萄酒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产业基础3个方面构建产业指标评价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2014—2019年宁夏地区各地市统计年鉴的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实际状况和可获得指标数据,测算分析其耦合协调情况。结果表明:葡萄酒-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逐年增加,但目前处于勉强协调等级阶段;葡萄酒-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总体趋于平稳,稍有增幅减幅;文化-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协调的影响作用增强;葡萄酒-文化-旅游3个产业耦合协调度与两产业相比融合程度较弱。最后,针对宁夏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升路径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宁夏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晓慧 《科技和产业》2023,23(7):210-217
选取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16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对统计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赋权,测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莫兰指数、标准差椭圆模型等方法,探究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协调等级上,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发展水平呈逐步增强趋势,而协调等级不佳;空间格局上,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水平的局部集聚特征明显;重心迁移上,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的耦合协调度重心均向西南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6.
文旅融合是一种现代人文经济在多维层面的整合现象,于新兴科技应用提质增效加持下,不断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嵌、耦合协调,促进各种文旅活动逐渐从浅层观览和符号文化消费转向深层精神体验与文化再生成,进而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价值循环。在实践中,文旅融合存在区域不均衡、产业发展不协调以及融而不合、法治保障薄弱等,需坚持文化保护传承、兼顾传统美感与现代审美、注重社会公众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通过精准定位统筹规划、融“智”汇“才”聚力创新、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长效机制等,不断推动“诗”的文化与“远方”的旅游双向奔赴。运用嵌入关系分析理论,对文旅融合内在逻辑、发展困局与基本原则进行了多维分析,并对深化路径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7.
文旅融合是国家战略发展要求。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具有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天然条件优势。当前,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形成了“红色文化+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特色景区”、“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等多种融合模式,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推动黑龙江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要通过深挖红色文化价值内涵、构建红色文旅特色品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强化红色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助力红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新时代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经济结构单一,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山西省经济结构转型的战略支柱,对于山西省面临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探讨文旅产业耦合发展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山西省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耦合程度进行测度,测算山西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分析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耦合度。结果显示,山西省文化与旅游产业间耦合协调度存在不稳定性,但总体上处于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9.
探索海岛旅游产业与乡村可持续生计的协调发展,对实现海洋强国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舟山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海岛旅游产业与乡村可持续生计系统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1—2020年海岛旅游产业与乡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旨在为舟山市以及其他沿海城市的海岛旅游产业与乡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表明:2011—2020年舟山市两区两县两系统耦合协调度都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其中,2011—2016年,海岛旅游产业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水平呈显著增长状态,2017—2020年,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缓慢增长,但最终舟山两区两县均达到优质协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空间统计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6年淮海经济区20个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1年间淮海经济区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上升态势,但其协调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且协调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多聚集于苏北、鲁南,协调水平较低的城市多聚集于皖北、豫东;(2)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经济综合水平,经济综合水平较高的城市,其协调程度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宁川川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54-158
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Tboit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文化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文旅产业协调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总体均值由0.446增至0.627,中上游协调发展较为迟缓,下游处于领先水平,梯度差异较为明显;文旅产业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差异性较大,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城镇化均是文旅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做好青海省囊谦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果转化,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结合囊谦县文化和旅游资源地域分布特点和资源组合特色,提出主打高原生态旅游、高寒岩溶地貌科普研学旅游、盐文化科普研学旅游、藏传佛教文化体验旅游、格萨尔文化体验旅游、传统古村落文化体验旅游、自驾旅游、民族歌舞文化体验旅游八大品牌。将囊谦县分为香达镇综合旅游核心圈、西北部高山牧场观光旅游区、东部森林生态观光与户外休闲旅游区、西南部高山峡谷观光与宗教文化旅游区,结合囊谦县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一核八心两廊三区四线” 整体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全面提升囊谦县文化和旅游产业品牌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浩  邓琳 《改革与战略》2011,27(7):125-127
文章对淮海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现状、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选择适合于淮海经济区旅游合作发展的模式,为淮海经济区提供合作发展的目标与路径、合作发展的内容,希望能为淮海经济区旅游合作的发展作出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熊亚丹 《特区经济》2011,(9):146-14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体化演进推动旅游产业在区域内不断集聚。环鄱区内旅游业地缘关系紧密,通过分析旅游产业密集带旅游资源、旅游市场与旅游企业发展水平现状,针对旅游产业密集带构建中存在的缺乏整体旅游规划、旅游内部发展不平衡与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问题,提出应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参与的旅游合作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毕明建  郭健 《科技和产业》2023,23(24):28-33
利用2001—2021年山东省16地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文旅融合发展质量影响山东省乡村振兴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旅融合发展质量对山东省乡村振兴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文旅融合发展质量对产业兴旺的正向影响最明显,对生态宜居的影响相对较小;2012—2021年的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2001—2011年;沿海城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显著强于内陆城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分析了2011—2018年陕西省10个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绝对差异在扩大,但相对差异在缩小。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部分城市处于文化旅游产业高值区。陕北地区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波动较大,陕南地区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稳步提升,而关中地区的城市文化旅游产业不平衡性较为明显。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等是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主因。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资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炜  陈景新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27-129,133
创意产业作为文化、经济、科技高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环渤海经济区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复合型环境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方面对环渤海地区的创意产业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其具有丰富性、差异性和互补性的特点,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应密切协作,整合资源,进一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