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公司治理与问责制》、《公司治理与证券交易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应用技术》等引进版专业图书,使其“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前沿译丛”粗具雏形。公司治理是当前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世  相似文献   

2.
(一)中央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1.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薄弱2008年末,我国141家中央企业中,按《公司法》注册的只有21家,不足15%。许多中央企业名义上是公司,实际是国有企业改制成为国有独资公司的,仍按《企业法》注册,受《企业法》调整。这种股权结构单一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展历程(一)年度报告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证监会2000年12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现见2003年3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4.
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法案》),该《法案》对美国乃至全球各地的会计、公司治理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法律环境。《法案》要求公司管理层应负担起建立和评价内部控制的责任,而内部审计是很多企业完成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资源。由于管理层的工作依赖于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职能,所以笔者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提出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针对安然公司、世界通讯公司等财务欺诈事件,2002年7月美国国会紧急出台了公司改革法案《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该法案是1930年以来美国证券立法中最具影响力的法案,(《萨班斯法案》不仅对美国(《证券法》(1933年)和((证券交易法》(1934年)这两部证券监管的重要法律做了修改和补充,而且还对会计行业的监督、审计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2006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为《指引》),成为我国第一部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文件。《指引》的出台与有效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联合召开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本文通过对A公司现有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公司的治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阐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及《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对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新发展,剖析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并设计出了基于内部控制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9.
<正>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的主要观点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关系是一个迄今为止没有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问题。尽管COSO等组织机构分别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公司治理原则》的研究公告,但是它们彼此都是从自身的立场来解释概念和制订标准,并没有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及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2001年以来,美国爆发出一系列财务丑闻,对美国的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美国国会通过,并由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2年7月签署了《2002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也被称为《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对公司治理、会计师行业监管、  相似文献   

11.
中美企业内部控制法律规范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美企业内部控制法律规范的立法形式比较(一)美国的立法形式美国联邦法律《SOX》(2002)中第302条(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和404条(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评价)中规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SOX》对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作出了  相似文献   

12.
中美内部控制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1世纪初美国安然、世通等一些大型公司财务丑闻的出现,促使美国甚至世界重新审视公司内部控制及企业风险管理。2002年美国的《萨班斯法案》和2004年COSO《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的发布,是国际上有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最新进展。在我国,虽然在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中就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随后财政部连续发布《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但仍缺少一套系统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当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会计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上市公司发展的需要,财政部、 审计署、 保监会、 银监会和证监会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颁布了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说明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式形成.但内部控制想要具体实行并不容易,会遇到很多问题.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分析入手,论述了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暂停审批拆迁公司时间,为文件发布之日至今年年底北京暂停审批拆迁公司意为控制拆迁规模全市293家拆迁单位年审已通过两批7月5日,北京市下发《关于暂停审批拆迁资质的通知》。规定暂停审批拆迁资质,时间为自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04年12月31日。据市建委负责人介绍,这是为了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46号)的精神,加强对拆迁单位的资格管理,严格市场准入,规范拆迁行为。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展历程 (一)年度报告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证监会2000年12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现见2003年3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和第8号《证券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要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做出说明,还应委托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随年度报告一并报送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指出以上三性存在严重缺陷的,董事会应对此予以说明,监事会应就董事会的说明表示意见,并分别予以披露。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初美国安然、世通等一些大型公司财务丑闻的出现,促使美国甚至世界重新审视公司内部控制及企业风险管理。2002年美国的《萨班斯法案》和2004年COSO(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的发布,是国际上有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最新进展。在我国,虽然在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中就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随后财政部连续发布《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但仍缺少一套系统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 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从现实情况看, 许多企业管理松弛、 内控弱化、 风险频发, 资产流失、 营私舞弊、 损失浪费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为了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 1999 年修订的 《会计法》, 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 审计署、 银监会、 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10年4月26日, 财政部等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和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连同此前发布的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 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18.
宋晓红 《山东审计》2003,(12):34-34
为保证公司经营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公司根据资产结构、经营方式,并结合控股子公司具体情况制定了较为完整的企业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并随着公司资产分布的变化不断完善。一、公司主要内控制度1、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为明确公司董事会的职责权限,规范董事会内部机构及运作程序,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经营决策机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制定了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对公司董事会的性质和职权、董事会的产生和董事的资格、董事的权利和义务、董事长…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于2008年颁布《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套指引不久即将由国内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已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的相关规定,研究了该指引给我国上市公司设计建立内部控制、保存文件记录,注册会计师具备胜任能力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成飞(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本着“依法理财,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人为本,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原则,狠抓财务管理基础工作,深化财务制度改革,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依法理财能自始至终贯彻到公司的财务管理之中。一、按照财会法规要求,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为依法理财打好基础11993年国家实行新的会计制度以来,公司针对原有财会制度已不适应新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状况,通过组织《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两则”的学习,使公司全体财务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