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类发展史表明,消费自始至终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现代社会,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市场供求关系重新定位,开始形成买方市场的经济相对过剩时期,原有商品市场基础上的消费增加随之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消费需求不振、投资增长放慢、通货转入紧缩、出口和利用外资下降、经济增长低速。1998年以来,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财政投资力度,但并没有收到有效地带动起…  相似文献   

2.
一、目前通货紧缩仍在持续,经济运行维持1997年以来的状况, 没有进入正常的增长状态 中国经济从1997年以来出现的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的抑止,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局面维持至今,经济仍然没有进入正常的增长状态。 1998年,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扩大内需启动经济,下半年又进一步加大了政策的力度。这些政策在短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为1998年第4季度经济达到了9.1%的较快增长。但财政支出扩张政策…  相似文献   

3.
1998年以来,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强力冲击下,中央及时作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决定,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扩大内需应更加重视扩大消费需求,通过消费需求增长拉动投资需求增长,以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一、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意义如果说最终消费需求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那么,扩大农村需求则是保证最终消费需求增长的关键。在当前出口增长受阻、投资增长有限以及市场新的消费热点一时难以形成的形势下,通过开拓农村市场来扩大内需是现实的选择。根据农民消费对国民经济关联部门影响程度测算…  相似文献   

4.
编辑手记     
2004年以来,国家实施了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工业、投资、金融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落,物价仍处于可承受的范围内且压力趋于减少,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投资需求过度扩张及增长结构不协调等问题仍没有根本性改变,政策力度稍有放松,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就可能反弹,下一步如何实施宏观调控及政策,本期"经济广角"栏目刊登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的《结构导向 进中求稳》文章,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预测了2005年的经济形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晴雨表发出重要信号.投资结构出现新变化.对此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做出专题景气述评— 财政投资继续挑大梁 我国自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投资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1998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在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的情况下.个体投资增长6.1%.集体投资下降3.5%。这种情况延续到1999年.今年一季度.从社会投资结构来看、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还是比较缓慢.而政府的财政投资将继续作为主导力量.今年1000亿元长期国债重点投向…  相似文献   

6.
一、1997年机械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市场形势(一)1997年机械工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1.宏观经济的总体需求环境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需求和出口贸易王大方面的需求仍将是拉动机械工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主要环境因素。①投资需求。199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计划增长9%左右。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增长8%,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率控制在32%以内。实际执行结果,有可能基本保持1996年的投资增长幅度(18%)。1997年在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情况下,投资结构调整的力度会继续加大。在继续增加对农业、重要基础设…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日益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总体上国民经济运行处于收缩态势。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和措施逐步到位并取得成效,经济景气出现了回升的迹象,居民消费保持稳定增长,进出口出现高速增长,物价水平同比降幅进一步缩小,居民消费价格已止跌略升。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有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总体上看,内需不足仍将是2000年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因此,要保持经济景气持续回升,2000年应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力度。对2000年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如下:在国内消费稳定增长、出口增长回升的同时,若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9~11%,达到32850亿元左右,则国  相似文献   

8.
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指出,中国“十五”时期在实施投资适度扩张政策时应注意四大问题。 其一,实施投资适度扩张是一项持续的长期政策。中国持续了四十多年的全局性投资总规模膨胀态势将基本结束,有效投资需求不足将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矛盾。投资总量的宏观调控目标将由控制投资总规模转为刺激投资总需求的适度扩张。但是刺激投资需求扩张要作长期努力,投资高速增长的目标既不可行,也不现实。 其二,加大投资力度要与优化投资结构紧密结合。由于投资者对一些行业和项目盲目竞相投资造成的重复建设仍会存在,除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9.
从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额度出现跨越性增长,其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回升的目的是明确的。在全球经济放缓,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的今天,我国投资拉动政策的积极作用,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李泊溪 《经济界》2001,(4):22-25
一、经济形势出现转机,发展基础仍要加固 2000年的经济形势一经济运行稳定,国民生产总值和出口总额增速加快;二扩大内需的效果明显,对即期生产的拉动作用增强;三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加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负变正。 经济形势出现好转的基本原因从国内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取得了效果;二是采取了发挥大、中、小企业活力。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刺激民间投资积极性等措施。二者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积极财政政策。 二、积…  相似文献   

11.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发表研究报告说,对1999年的经济形势作了展望。历史经济增长是不断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过程,改革和开放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20年经济发展揭示,经济政策与居民最终消费结合最紧密的时候,是经济实现高速健康增长最快的时候。现实1999年我国宏观形势将面临四大问题:外需进一步压迫内需,消费需求不振仍将延续,民间投资仍显乏力,调控回旋空间受限n目标将满足人民基本生活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目标。具体做法是:将住宅商品化作为启动经济的着力点,因为住宅商品化迟缓不仅影响了消费,也直接影响了投资…  相似文献   

12.
一、国内需求增加可以带动经济稳定增长 1.国内需求的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在80年代表现为消费需求扩张并带动投资迅速增长,而在90年代以后,消费需求的增幅减缓,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对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构成的分析表明,消费是最为重要的增长因素,其在GDP增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延续了下行态势,且降幅有所扩大,并创1992年以来季度累计同比增速回调时间最长记录。这既是多重周期因素交织、内外需求下降叠加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向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面对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应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宏观需求政策的基本稳定,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确立稳增长、稳效益、防风险的宏观调控基本思路;重视改革导向的供给政策,激发供给活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为中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罗云兵 《经济界》2001,(5):41-44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已逐步认识到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践业已证实了这一点。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7.8%,房地产业增长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7.1%,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不难看出,21世纪初期,房地产业发展将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拉动作用。 一、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原由 (一)从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规律来看,我国城镇居民家用电器类产品消费需求已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居民消费费结构正从变动平缓的积蓄期向变动剧烈的消费革命期过渡,房地产将成为新的消费…  相似文献   

15.
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去年下半年,面对国内经济增长不断回落、物价指数持续下降的严峻局面,中央果断地出台了增发国债用于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时又连续7次降低了利率,从政策执行的将近一年的时间看,扩大内需的政策对刺激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首先,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升,带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增长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从 1998年 3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长扭转了下滑局面,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其次,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出现明显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向量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从需求的角度对近年来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美国GDP、中国出口及房地产开发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分别拉动中国GDP增长0.87、0.15和0.16个百分点。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GDP的变动中,短期内自身扰动项及房地产开发投资扰动项的冲击将起主要作用,长期内美国GDP扰动项及出口扰动项的冲击将起主要作用。为保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在经济政策制定或宏观调控政策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变量冲击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时限和影响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一、启动民间投资已成当务之急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清淡、物价连续下降、企业亏损继续增加、实际失业率上升、生产能力闲置的现象。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要想经济能够重新启动起来,无非是从三个方面入手:增加出口、增加投资和增加消费。从出口方面看,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加之东南亚各国地区货币大幅贬值对我国出口形成的巨大压力,1998年仅增长0.5%,1999年形势将更加严峻。就消费而言,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企业效益不佳,下岗失业人员有增无减,在目前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一、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关系重大 1999年若要实现7%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由于贸易净出口预计将减少近100亿美元,对经济增长将形成1个百分点左右的负拉动,那么依靠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为8个百分点左右,高于 1997年和 1998年。 尽管 1999年仍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当的货币政策,以确保投资的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将受到结构调整、国企改革、财政赤字和财政发债空间等因素的制约,国有经济的投资增长速度难以超过1998年22%的水平。所以在实现1999年7%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关键在于刺激国内消费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在体制上表现为计划经济的退位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在经济类型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战线的收缩和多元化市场主体的不断壮大。国有经济应当逐步从竟争性领域中退出,主要承担公共事业项目投资,支持发展公共基础性产业和需扶持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对此理论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始于1993年的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明显。到1997年通货膨胀问题已基本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扩大政府公共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随着国有经济战线的收缩和公共投资的扩张,由计划体制中延续下来的对政府投资和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已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在体制上表现为计划经济的退位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在经济类型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战线的收缩和多元化市场主体的不断壮大。国有经济应当逐步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主要承担公共事业项目投资,支持发展公共基础性产业和需扶持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对此理论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始于1993年的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明显。到1997年通货膨胀问题已基本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扩大政府公共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随着国有经济战线的收缩和公共投资的扩张,由计划体制中延续下来的对政府投资和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已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