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香港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借鉴庄国京(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香港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总结和探讨的命题,根据在港学习期间的授课和考察,我主要的体会是:(1)香港的经济发展,是香港人民用自已的双手经过40多年的创业取得的。从1842年到1949年,英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2.
国证监会副秘书长汪建熙近日表示,当局正考虑成立认可本地机构投资者(QUALIFIEDDOMESTICINSTI-TUTIONALINVESTORS,QDII)机制,以容许国内投资者往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他在香港举行一个关于公司管治的研讨会上称,“我们现时正考虑香港的建议,成立QDII,以容许(国内投资者)往海外市场投资。要到外面去(投资),恐怕要以外币为主。”对于香港投资者是否可以往国内投资,他表示中国亦考虑成立外国机构投资(QUALIFIEDFOREIGNIN-STITUTIONALINVESTORS,OFII)机制,届时香港投资者便可往内地…  相似文献   

3.
“九五”时期我国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与政策调整王允贵(一)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利用外资的首要目的在于补充欠发达国家国内储蓄的不足,一般来说,计划投资与计划储蓄的差额被认为就是为达到经济增长的目标所需要的外资数额,储蓄缺口越大,外资的需求规模则越大;反之...  相似文献   

4.
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作为GMS合作的核心成员国,如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中,通过到GMS国家直接投资促进并利用区域整合的巨大效应求得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我们亟需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优势理论作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的分析方法,首先从宏观环境、产业及产品和微观经济主体三个维度研究了我国到GMS国家直接投资已经具备的优势,然后根据我国到GMS国家直接投资现存的问题分析了如何构建新的优势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到GMS国家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5.
李辉 《工业技术经济》1998,17(3):44-45,47
利用外资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然而,从区域分布来看却极不平衡,投资地区结构偏向东南沿海地区,近两年中西部虽有发展,但招商引资仍然相对困难。认识和改变这一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西部地区引资现状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流入外资的分类,外资利用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79—91年我国利用外资构成以对外借款为主。从92年起,外商直接投资跃居首位。然而,一个  相似文献   

6.
《中国纺织》2011,(7):143-143
近日,2011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魅力港院20年”暨香港服装学院服装设计毕业作品展演在广州国际轻纺城隆重举行。本场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余位嘉宾到场。今年正值香港服装学院建院20周年,校方借此契机,为观众献上了这场“魅力港院20年”的大型服装主题秀。  相似文献   

7.
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一直非常显著,因此对贸易出口量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依据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极值边界分析方法(Extreme Bounds Analysis , EBA ),采用2003~2012年省际区域面板数据,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各省外商直接投资、进口额、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最终消费是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稳健性(Robest )”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光溪 《中国石化》2001,(11):10-13
入世后,我国法律(包括立法、执法有司法解释)如何对照WTO协议(包括WTO设立法及其附件协议和作为WTO协议有机组成部分的其他有效文件,包括加入议定书、部长宣言、谅解和决定等,两个诸边协议除外)和中国的对外承诺,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修改、废止和增补)并使之与WTO协议相适用,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履行WTO义务的能力和享受与之相对应的权利问题,同时,也直接关系到维系WTO成员对我国改革开放信心的重大问题,因为信心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外经济关系的生命。国际工商界对我国没有信心,贸易要下降,投资要锐减,开放要萎缩,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无从谈起。这也难怪,关于入世后我国法律与WTO协议的关系问题目前在法律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些讨论逐步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既然中国入世是对WTO协议的全面认可,那么WTO协议就应自动适用(或“直接适用”)中国法律,其主要依据是我国《民法通则》(还有《民事诉讼法》和《海商法》)明确规定我国法律与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有冲突的,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声明保留的除外;另一种观点目前居于主流地位,认为WTO协议只能通过国内立法机关的“转化”(或叫“转承”和“嫁接”),纳入国内法院可以直接适用的法律,其主要依据是WTO协议属于国际公法范畴,规范的主要是成员的政府经济行为,不能直接适用国内法律,国内法院也不能直接适用WTO协议所包含的法律规则。前一种观点可称“直接适用”论,后一种观点则可称为“间接适用”论。  相似文献   

9.
创新并购     
蒋恒 《汽车观察》2010,(7):57-58
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变革,深刻影响着全球FDI(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景,也改变着FDI的格局。无论是海外并购,还是外资并购,我国目前都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2月2日,马云在香港举办的“马云与青年有约:从梦想到成功创业”交流会上宣布阿里巴巴投资10亿港元成立“香港青年企业家基金”.他坚信,如果相信未来,就要相信年轻人;如果想把握未来,就要投资到年轻人身上. 虽然马云表示,阿里巴巴的10个亿是一个“symbol”(象征),10亿港币虽然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可以给年轻人多一点机会,让他们成长 这是阿里巴巴在改变自己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1~ 1998年间 ,外资在我国 GDP平均增长 10 %中的直接贡献为 0 .5%左右 ,如国内配套资金按 1∶ 1考虑 ,外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在 1%左右。今年 ,经济形势决定了投资需求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外资作为非国有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内可能出现的变化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1999年利用外资下降的主要原因1.欧美国家对我国的投资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欧盟内部经济不振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资金为了规避风险 ,更愿意在欧美国家间寻求投资机会 ,跨国公司为增强竞争力在发达国家间展开大规模购并 ,使 1999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资金…  相似文献   

12.
“九五”期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为各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着重分析山东“九五”时期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规模扩大、投资结构改善、投资方式改变等方面的新特点。同时指出山东在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还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多端的经济环境下,山东扩大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广东核电合营公司(大亚湾核电站)是由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广核投)和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港核投)分别出资3亿美元等值人民币和1亿美元现金于1985年成立的。按合同约定,在合营公司中广核投掌握75%股权,港核投掌握25%股权;合营公司的合营期为20年。到2014年合营期满,核电站全部资产将为中方所有,并将继续运行20年。该核电站自1994年底建成投产发电,到1999年底,已累计发电上网700亿千瓦时,还本付息33.4亿美元,占需偿还基建贷款利息总额的61.6%。就是这样一个在我国当时还主要是计划…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 2007~2017 年 “一带一路” 国内沿线18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 利用DEA 模型测算各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效率, 并建立空间杜宾模型, 对软、 硬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 (1) 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区域差异较大, 综合效率呈现东部>西北>东北>西南的特征, 各区域整体投资效率均有所提升但区域差异缩小的趋势不明显; (2) 基础设施投资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贡献程度大于规模效率, 管理、 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提升相比基础设施规模的优化配置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更大; (3) 资本投入依然是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力, 软、 硬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后者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高于前者; (4) 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本地经济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经济增长。 此外, 还发现交通运输能力同样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但本地经济增长受外地交通运输水平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一、PTA产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规划 (一)中国石油石化产业面临挑战 随着中国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石化市场将走向全面开放,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逐步形成。特别是随着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将形成中国未来石油石化市场的增量之争。以欧美跨国大石油石化公司、日韩台资大中型石化公司、中东大型国家石油公司为主的外资公司将在中国以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为主的地区建成一批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的石油石化和化工产业群。  相似文献   

16.
东盟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一直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关注对象。评估东盟各国的政府治理水平,可以更好的判断投资环境、识别风险,助力双方互惠共赢。本文通过构建东盟国家的政府治理指数,实证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东盟国家政府治理对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东盟国家的政府治理对其经济增长并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却抑制了中国直接投资对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未来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应更注重长期效应,重视营商环境以及国家吸收外国投资的能力,根据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差异,实行“一国一策”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服务海洋经济发展,服务会员单位刨牌和维权”是舟山市商标(品牌)协会(下称“协会”)的目标,协会成立后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努力实践创建“服务型协会”的方法与途径。舟山是海洋经济大市,渔、港、景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领先、打头阵、创特色、求实效”的要求,市商标(品牌)协会在成立之时就向全市各企业发出了“品牌兴市”倡议书,旨在强化全社会商标品牌意识,营造扶优创牌的社会氛围。倡议发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反响强烈,浙江电视台“魅力浙江”栏目组专程来舟山拍摄“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专题片。及时向社会各界介绍了舟山市商标(品牌)协会成立并致力于“品牌兴市”、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后WTO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方式发生着改变,通过并购进行的直接投资活动日益频繁。运用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透析了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转变的原因。外资并购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应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增强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 的发展导向特征使其不同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 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增长关系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本文从 “两缺口模型” 和经济增长核算方程入手, 在测算分析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存在资金缺口的基础上, 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聚类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 (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促进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 但是促进作用会随沿线国家人均GDP 水平的提高而减弱; (2) 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阶段, 东道国的技术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 随着东道国人均GDP 水平的提高, 东道国的技术水平替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3) 资本和劳动投入是 “一带一路” 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20.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日前在“东盟与中日韩(10+3)短期资本流动管理和资本账户开放”高级研讨会上建议,为适应开放进入崭新阶段的需要,我国对公司部门的资本流动管理需要适时调整,近期可研究采取扩大外资进入国内证券市场的规模等措施。他说,可考虑有计划、有控制地逐步扩大外资进入国内证券市场的规模,同时使国内机构和居民个人的资金有组织地进入海外资本市场。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香港、上海、深圳资本市场的整合,使其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势;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允许部分符合一定条件的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