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沪港经济》2012,(9):25-25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今年再度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2012年度恒生中国乡村小学“悦读行”项目。2012年上半年,来自各地的恒生中国员工志愿者参与了“悦读行”安徽站、广西站、福建站和云南站的活动,共计为250余位乡村小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2.
图片新闻     
《中国老区建设》2009,(9):54-55
贵州松桃:特色“农家乐”乡村旅游生意红红火火 连日来,贵州省松桃自冶县特色乡村旅游迎来重庆、湖南、云南、浙江等地的游客,原生态民俗民风倍受青睐,乡村旅游红红火火。近年来,该县依托苗族原生态民俗民风及浓厚的苗族绝技绝活文化资源,全力打造一批“农家乐”特色旅游乡镇和旅游村寨,目前已初步形成农家餐饮经营型、山水养殖科普型、避暑休闲度假型和民风民俗体验型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3.
杜京 《发展》2012,(6):54-56
近年来,云南供销社从衰落谷底开始“二次创业”,在双向流通解决农民买难卖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服务“三农”的新路子。云南省深化供销社改革,推进供销社“二次创业”,建设“乡村流通工程”,大力发展“两社一会”推进“四进村、五个有”,供销社正在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和“以商活农”的重要载体,形成了值得称道的中国供销社改革的“云南模式”,为全国供销社系统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4.
李翠 《东北之窗》2023,(10):26-27
<正>“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在启动和落实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在实施之后不仅发挥着引领作用,还为建设美丽乡村和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等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依托自身的自然环境和产业优势,但是往往在发展中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乡村生态旅游的美好愿望将会破灭。这就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5.
云南立足立体气候、雨量充沛、植物生长周期长的地域特征,把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点支柱产业进行培植,配套出台了培育壮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政策体系,符合“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的新时代产业布局战略。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生产与市场脱节、政策与发展脱节、保障与风险脱节等问题,全面构建产业选择数字化、产业布局数字化、市场开拓数字化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新体系,为乡村振兴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旅游规划是“正规划”,侧重于经济发展,而现在的旅游规划和发展愈发注重环境的影响。“反规划”理论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森林、湿地旅游规划中的研究,在乡村旅游方面研究较少。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于“反规划”视角对乡村旅游规划理论进行研究,侧重于关注乡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先规划,分析了乡村旅游“反规划”的理念、过程、特征、原则、路径等,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廖成中  翟坤周  毛磊 《改革》2023,(12):113-127
进入数字文明时代,数据业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要素和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资源,基于“数据治理”的数字能力建设构成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基本内容。当前,相对于城市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步伐,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打造“良政善治”的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实现乡村敏捷高效治理的进程相对滞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和优化乡村治理“秩序”,亟须实现从既有研究突出“技术重构乡村”到“数据治理乡村”的前提构设情景转换,建构基于“功能—场景—路径”耦合的“数据治理”驱动数字乡村建设新范式。对此,数字乡村建设不仅要突破传统治理方式的弊端,更要立足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超越纯粹“数字技术主义”的认识迷误,在“数据”的精准化、图像化、具象化层面重塑“数据治理”驱动数字乡村建设的复合化价值功能,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重组“数据治理”驱动数字乡村建设的具象化运用场景,在主体、技术、空间、制度等维度重构“数据治理”驱动数字乡村建设的集成化赋能路径,以此摆脱“数字技术”驱动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功能“模糊”、场景“悬浮”、路径“排异”以及...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乡村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创立与发展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对我们国家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孟加拉乡村银行发展宝贵的经验,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村镇银行,尤其是对云南等欠发达省份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或许是许多人返乡过年的缘故,“乡村”成了今年春节期间“朋友圈”的热门话题.我也不能免俗,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了十几个“乡村发现”的片段.不过我发现,许多朋友发或转发的“乡村见闻”的基调是灰色的,对农村的未来有些悲观.但我作为乡村的孩子,基于30多年来对家乡的观察,我对故乡的发展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0.
秘境云南 云南至今仍是一隅秘境。 面对秘境,古人曾说:这是一方“化外”之地,是“吾土之外”的未开化之地。 面对秘境,古书记云:云南“瘴岭蛮江,夷服异俗,百夷杂混……”是有别中华的一方异土异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