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钟蔚祥,朱道聪,杨斌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律性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中,面临着劳动力的大流通、大转移。包括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发展产业集群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产业类型和企业结构、集聚地域、社会网络特征和分工协作特征、地方根植性和产业的需求关联效应等方面阐述了产业集群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改革、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瑜 《南方农村》2012,28(2):32-34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合理有序的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和扩大内需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受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不合理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在分析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基础上,围绕广东“双转移”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伴随着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各国现代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相适应,劳动力也有一个产业间转移的过程.考察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行工业化国家农村劳动力以梯度转移模式为主.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也移呈现出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基于这一趋势和我国国情,加速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县在转移农村劳动力过程中,探索了六条途径。1.向二、三产业转移与第一产业内部转移相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第一产业,从事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这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县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我们还注重第一产业内部劳动力转移,引导农民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把劳动力投向开发性农业和高效农业,开发荒山、水面,开发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收到起网见鱼的效果。2.发展非国有经济组织转移与公有企业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天丽 《农村经济》2001,(11):10-12
四川省是内陆大省 ,又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 ,农村劳动力占全省劳动力的 70 %以上 ,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总量的 1 1 5% ,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达 1 3 0 0多万。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量大 ,给四川省实现经济起飞、建设经济强省提供了优势条件 ;另一方面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长久滞留在农业和农村 ,就会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因而 ,如何建设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我省现今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之一。(一 )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障碍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 3种选择 :一是离土不离乡 ,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农业是农村中最主要的产业。由于我国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在很大的范围内为零甚至是负数,即使将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的产量。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实际上就是以隐蔽形式表现的失业人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民拥有了更广泛的流动空间,长期被隐蔽化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将成为我国失业者的主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把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出去。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原因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超出农村产业实际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加速运行,尤其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变革,中国农村需要面对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安置问题愈发严重。怎么将这些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其它生产部门,在安置劳动力保证社会平稳过渡的同时,实现农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市化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为研究我国的富余劳动力安置问题,从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改革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一重要现实背景出发,分析目前与未来中国产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安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在产业不断优化转移的大趋势下以农村电商的发展为突破口,从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问题以及农村电商的发展出路进行了分析,得出农村电商将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安置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票作用1.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大量调查和研究表明,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小城镇比大中城市更具有优势。(1)小城镇吸纳劳动力所需的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较低,同样的资金可以比大中城市吸纳更多的劳动力。(2)小城镇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劳动力择业面较广。(3)小城镇接近于农村,可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和就业风险。由此可见,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2.小城镇建设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小城镇的繁荣兴旺,可以…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的发展,使得农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为加强农业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解决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能有效促进剩余劳动力的二次就业,缓解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劳动力转移培训旨在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提高知识技能,使其能够适应城市工作的需要和城市建设的需求。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注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时效。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时期提高农村劳动力专业培训的实效进行相关研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而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为重要前提。因此,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在剖析新农村建设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种路径,即就地就近的产业转换与跨地域的异地转移。最后,文章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安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要问题,并且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捷又廉价的道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由于体制转变、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并且愿意大量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产业转移。一方面向第二产业转移,从事工业、建筑业;另一方面向第三产业转移,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不仅为规模经营、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条件,而且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人口流动,均衡劳动力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阶段和特点,我国劳动力跨地区转移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行政和计划性色彩,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引导”和限制。整个社会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这一城市就业群体的称谓也经历了从“盲流”、“农民工”到“民工”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的“不自由”是我国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能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此,本文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就地转移是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良策 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城市膨胀、工业扩张、发展二、三产业,创造非农就业机会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二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部门内就业得以深化,同时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我国国情而论,采用后者,即就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办法,不失为良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经济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投入要素。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很大,但利用并不充分,存在相当数量的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要求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纯粹的种植业部门向其它行业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而这个过程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和难题。本文主要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分析入手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进行了重新定位 ,并重点分析了其制约因素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加速小城镇建设 ,引导乡镇企业发展 ,促进农业开发 ,适度向大城市和境外转移劳动力等。  相似文献   

17.
当前,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可以给经济和社会效益带来巨大的好处。但同时,劳动力转移问题严重影响了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稳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当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内蒙古锡林郭勒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现状,了解造成内蒙古锡林郭勒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并提出锡林郭勒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关系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村小康建设的大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应结合我省产业特点和农业劳动力的特点,多动脑筋,克服困难,拓展渠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多种措施,立足农村本身,统筹城乡发展,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等多种途径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逐年扩大。本文以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和转移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和障碍性因素,为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移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健全劳动力市场、改革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科教卫事业发展等诸多方面,因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一项重大决策创新,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率,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