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特尔员工总在问英特尔CEO一个重大问题:“我们的CEO.我们应该如何承担起企业责任?”当时,我以负责任的方式回答我们所应负的企业责任。我在2005年成为公司董事长,我必须以更负责任的态度回答英特尔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商界》2004,(3):70-71
许多企业鼓励员工进行“战略思考”,这和前几年流行的“像CEO一样思考”知出一辙,都是要求员工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公司的发展。那么,从企业的运作情况来说,是否真有必要要求每位员工都具有“老板思维”?“战略思考”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是否符合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原则?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中心”流于口头禅 如果问及很多企业的CEO:“你们企业的文化是否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答案通常毫无置疑是:“YES!”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康师傅“水源门”、三鹿奶粉“结石门”、东航“返航门”等一系列危机事件的发生,企业的声誉管理再一次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眼球。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之后,人们不禁会问:企业的道德与社会责任在哪里?企业到底还有没有声誉?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企业声誉建设的路在何方?针对这些问题,就企业声誉的内涵、作用、建立与维护方面进行一些研究,以为企业的声誉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缝补Esprit     
新CEO是否将令Esprit“ZARA化”?前CEO的185亿港元“The New Esprit”计划又将何去何从? 5年之内迎来三位CEO,新一任CEO身价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6.
张翼 《商界名家》2003,(9):32-34
人们对中国软件业第一CEO、用友公司总裁何经华的关注和质疑似乎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先是因为他客居海外多年,对内地企业知之甚少,非常陌生,怀疑他能否“洋为中用”真正融入用友,摆脱“水土不服”的“宿命”?而今,他以年薪500万元人民币位居国内软件企业上市公司高管收入排行榜榜首,这与同行ST龙科高管7.2万元的年薪真是天壤之别,一些人又开始拿他“开涮”——何经华怎么值得了年薪500万元!2003年7月,何经华在北京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首次详尽地就人们的质疑进行了“辩白”——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每个企业CEO的成功,不在于企业为社会制造了多少产品,而是制造了多少“CEO”,是否打造了一个让每位员工实现自身价值、让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潮西 《三联竞争力》2006,55(9):45-45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长江商学院于2006年启动“中国企业CEO课程”,集合世界三大商学院的知名教授及经典案例,与中国各行业中顶级企业的领袖人物共同探讨“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全球化?”这一大命题。在该课程的几个模块中,这群特殊的师生在课堂内外展开了对话和碰撞,本刊从中采撷部分片断,是为当代“论语”。  相似文献   

9.
老板何时退     
倪轶容 《浙商》2011,(19):75-75
脱下工作服,换上一身中山装?眼前,戴着眼镜的汪金芳,看起来就像是个文质彬彬的学者。而很多时候,汪金芳确实是用一种接近学者的视角,来看待企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谈到最近乔布斯辞去苹果CEO一事,以及近几年来传奇“大佬”们的频频退出,汪金芳表示,这确实是自己最近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的灵魂人物,什么时候退出最合适?  相似文献   

10.
1 93%CEO视“可持续”为企业发展引擎 5月25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和埃森哲联合发布了一份报告称,称全球CEO将“可持续”视为企业发展引擎。全球766位CEO参与了这项调查,其中93%的人认为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未来的成功是“关键”或者“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谁会建议一家公司去鼓励员工之间互相斗争?谁会鼓励员工要“敢于蔑视”自己的上司?谁又会劝说CEO们去雇佣那些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人呢?又有谁会相信那些对组织规则接受比较慢的人往往对企业贡献更大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是永远像金子那样闪亮,还是如流星般匆匆?纵观CEO们的职业生涯,“长寿”CEO大都有着相对一致的“保鲜”法则  相似文献   

13.
雷富礼 《商界》2009,(10):4-4
CEO的工作是什么? CEO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联结者。内部指的是组织,外部则包括社会、经济、技术、市场和客户。组织内部只产生成本,结果则只反映在组织的外部。联结企业内部与外部是CEO的专属工作——别无选择、义不容辞。CEO的四个基本职责是:  相似文献   

14.
龚梅 《市场论坛》2005,(4):34-35
近年来,在一些声名显赫的大公司,领导人上任不久便纷纷遭遇滑铁卢,一些大公司CEO的在位时间越来越短。像这样走马灯式地换人.已不光是离去的CEO的窘迫的失败.更是选择了他们的公司董事会和前任CEO的窘迫的失败。一个公司要想长期稳步发展.有什么比选拔和培养未来的CEO更重要的呢?可是,当一些公司正小心翼翼地审视候选人名单时,许多新鲜出炉的CEO却悲壮地失败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胜任那些原本为他们而准备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1日,中国直销市场正式开放,面对一些实力雄厚的医药保健品企业的“直销狂热症”和一些中小企业叫苦不迭的现状,作为国内知名营销咨询机构的专家组不禁担忧,难道直销真的就是产品救世主?“明星”集团要不要在直销上“悠”着点?那些正在崛起的发展中企业是不是也应该以务实态度看待直销,避免跟风现象呢?  相似文献   

16.
何晓春 《浙商》2007,(3):98-99
鲁柏祥:最近,我常问一些老板:“你们的企业是风筝还是滑翔机?或者是单缸拖拉机、多缸发动机甚至喷气发动机?”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12,(22):30-30
“当前是一年中的第四季度,并不是融资的好时候。如果急于求钱,必须在这个季度启动融资的话,希望多做一些准备,在资金上、业务上更稳健一些。”近日,清科资本董事总经理王利朋在第三届中国高成长企业CEO峰会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18.
营销掌控权 企业领导对营销者有什么看法?企业的CEO是否对你和你的营销部门足够重视?许多营销者都在努力向企业董事会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人们似乎仍有一个疑问:营销活动对企业业务发展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反抗焦虑     
CEO“出事”以及“出事”之后公司里的难局,是近一两个月来最引人注目的商业事件。马克·赫德、黄光裕、唐骏们引发的不仅仅是媒体上的喧嚣和股市上的骚动,一个略显陈旧的话题一下子变得相当紧迫。CEO的突然出事引发的是一连串“措手不及”,公司如何在紧急状态下免于代价惨重的系统紊乱,甚至系统崩溃?企业有没有针对“不可抗力”的管理预案和制度安排?有没有类似于IT系统中“灾难数据备份”的应急系统,让企业在经历人事地震时损失最小化?  相似文献   

20.
何晓春 《浙商》2006,(12):98-99
鲁柏祥:我经常会问一些企业老板:你是否经常想起初恋情人?有没有后悔?这时,我通常会告诉他们:“不要那么相信自己的回忆,因为回忆里面的那个人并不一定同样想念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