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子废弃物的法律定义探索——欧盟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晨 《环境经济》2006,(9):52-53
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废弃物下的定义,可以归纳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理解认为,电子废弃物是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电子电气产品,具体而言,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电子废弃物是在使用中被淘汰的家电和其他电子仪器仪表,如"电子废弃物又称电子垃圾,包括各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废旧电脑、通信设备、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以及在生产、办公过程中淘汰的电子仪器仪表等";先界定电子电气产品,尔后指出"电子电气产品在达到使用寿命后就报废成为电子废弃物";电子废弃物是"电子类产品丧失使用功能后的固体遗弃物".  相似文献   

2.
<正>电子垃圾(electronic waste),又称电子废弃物,包括各种废旧电脑、通信设备、家用电器,以及被淘汰的精密电子仪器、仪表等。其突出特点是数量多、形式新、危害大、价值高、不易降解、难以回收等。电子垃圾已成为继化工、冶金、造纸、印染等废弃物污染后新的一类重要环境污染物。目前,全球电子垃圾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发达国家以各种手段将电子垃圾倾倒入发展中国家,从电子垃圾中提炼出来的贵金属再重新流入发达国家,而留给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面临电子废弃物国内迅速产生与国外非法进口的双重压力。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过程复杂,回收处理活动涉及利益相关方多,环境管理工作也牵涉诸多政府部门。辨识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节点,开展面向全过程的生命周期管理是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论文分析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发展概况及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生命周期思想、生命周期过程、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工程四方面提出了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管理的整体策略,并对其发展前景和趋势作了展望,以期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升级发展和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处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的现状。然后指出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回收渠道结构不合理、拆解造成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等。最后提出了一些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策略,如完善电子废弃物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为、建立电子废弃物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等。  相似文献   

5.
新思维     
电子垃圾处理正道——建立便捷完善的回收体系和专业化分拆基地 电子产品已进入淘汰的高峰期,每年都有大量电子垃圾产生,其中绝大部分通过街头小贩流入旧货回收市场,转入农村或被随意拆解处理,电子垃圾污染隐患在日益增大。河北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电子垃圾缺乏监管、无序回收、污染严重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视点     
欧盟征收电子垃圾回收处理费我国电器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从2004年8月13日起,国内家电企业向欧盟出口电子电器产品,每件产品将被额外征收一笔费用,该笔费用将用于欧盟进行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工作,征收的电子垃圾费用的幅度在1-20欧元,部分大型家电或许会被征收更高的费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随之而来的电子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导致电子废弃物的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如何正确处理电子废弃物已经成为环境治理中的一大难题.相关政策法规的缺乏以及回收市场秩序的混乱直接造成大量的电子废弃物被错误的归置或填埋,不仅浪费了其含有的“隐性”稀缺资源,而且给土壤、河流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破坏.为提高整个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市场体系的有序性和规范性,政府应充分发挥出自身在宏观调控和监督协调方面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和更新换代的加速,人们在享受电子产品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制造电子垃圾。而且,在2017年"洋垃圾"禁令实施之前,中国除了自身产生庞大的电子垃圾之外,还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垃圾进口国家——全球70%的电子垃圾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面对如此庞大的电子垃圾,在中国回收处理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始于20世纪90年代,出于资源短缺、垃圾填埋场地的限制,以及消费者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要求,各国政府纷纷制订废弃物处理法规以及产品回收处理政策,企业经营观念随之发生重大改变,逐渐以循环使用资源的观念代替"一次使用资源"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一、电子垃圾的概念 电子垃圾又称电子废弃物,包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脑、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以及在生产、办公过程中淘汰的精密电子仪表等。目前,国内学者对电子垃圾给出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理解认为:电子垃圾是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广义的理解认为:除了消费者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电子垃圾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及其零部件、边角余料和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报废品及废弃零部件。  相似文献   

11.
曹家新 《环境经济》2006,(12):66-66
时下,回收、拆解电子废弃物已成为一些地方人们从事的热门职业。电脑、手机、彩电、MP3……这些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高科技电子产品“退役”后有相当部分经过废品收购者回收中转最终流向了非法拆解作坊。在这里,没有利用价值的部件扔掉后被填埋或焚烧,大量有毒物质因此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而且不少回收处理方式严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洋垃圾是指我国明令禁止进口的来自于境外的走私废物。随着贸易多元化的发展,洋垃圾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固体废物之外,废弃的电子产品、服装、生活用品等,也通过各种非法的渠道进入我国废旧回收市场。这些废弃物尽管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但在境外已经被界定为"垃圾",一旦进入我国,其中的有害有毒物质除了污染环境之外,还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洋垃圾非法入境问题,我国需要从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13.
广西电子废弃物回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子产品的需求与消费增加,电子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广西电子废弃物迅速增加,对广西循环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开始凸显。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广西电子废弃物回收渠道与回收政策法规的制订情况,根据广西1990年到2006年的电子产品拥有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处理,分析了电子废弃物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针对广西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现状,总结了广西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存在的主要障碍:广西电子废弃物总量分布不确切;对电子废弃物的潜在价值和危害认识不足;民间作坊处理技术的落后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针对广西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回收处理电子废弃物的经验基础上,提出广西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红 《当代经济》2011,(15):40-41
电子废弃物兼具危害性和资源性,鉴于我国电子废弃物总量巨大,因此构建回收体系具有迫切性。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的分析研究,对未来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的构建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子废弃物蕴含新商机 成为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带来的一个巨大变化.但另一个后果是,目前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家庭的冰箱,洗衣机等都已到了报废的高峰期.每生产一件新的电子产品,就意味着至少会有一件电子废弃物需要被处置.电子废弃物是垃圾,还是财富?不同公众有相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汞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的应用,由此也造成大量的汞以废弃物的形式进入环境中造成污染.本文综述了常见的含汞废弃物中汞的回收途径,对国内外较先进的含汞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汞污染防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在北京,大部分垃圾的处理方式仍是焚烧和填埋,而在美国旧金山,厨余和园林废弃物并不会被填埋,而是被加工为堆肥。旧金山是美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垃圾填埋分流率为72%。35万户居民和9万家企业都基本实现了守法的垃圾分类。目前,北京市一天大概有18400吨的生活垃圾,其中厨余垃圾产出量占50%左右。北京垃圾处理的基本思路也是不同的垃圾用3种不同的方式处理,但是旧金山有回收利用场,北京没有。北京的主要任务就  相似文献   

18.
陈俊清 《城市建设》2010,(7):295-295
汞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的应用,由此也造成大量的汞以废弃物的形式进入环境中造成污染。本文综述了常见的含汞废弃物中汞的回收途径,对国内外较先进的舍汞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汞污染防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废旧手机回收构成电子废弃物回收政策研究的新课题。在我国,手机生命周期的相关企业中,手机维修商和二手手机商回收贡献突出,而手机厂商和手机拆解商贡献不足,形成了"橄榄型"结构特征。这种"橄榄型"结构凸显支撑我国废旧手机回收的科技政策乃至电子废弃物回收科技政策,应该区别于发达国家,应该节约资源与治理环境并重,应该重点促进旧手机等旧物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相似文献   

20.
日本电子废弃物处理模式的阶段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乌力吉图 《经济师》2008,(12):106-107
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国际电子垃圾的转移,导致我国电子废弃物泛滥。研究电子废弃物的妥善处理已经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日本作为昔日的“公害大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和推进“循环经济”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国家之一。文章以2000年为界,对日本“大量废弃型社会”与“循环型社会”的电子废弃物处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