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日益增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营销手段变化多样,利润空间不断缩小。“降低物流成本”作为“第三利润来源”成为大多数汽车生产企业取得更多利润的新途径。本文从物流成本管理相关概念出发结合汽车物流自身的特点对我国汽车物流成本管理进行分析,以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总成本,获取更多利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日益增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营销手段变化多样,利润空间不断缩小。"降低物流成本"作为"第三利润来源"成为大多数汽车生产企业取得更多利润的新途径。本文从物流成本管理相关概念出发结合汽车物流自身的特点对我国汽车物流成本管理进行分析,以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总成本,获取更多利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的一份报告指出: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为汽车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4.
有资料显示,在美国,汽车快修连锁已占整个汽车售后服务业80%以上的份额,产值占整个行业的50%以上。中国,凭借幅员辽阔和日益繁荣,必将成为轮子上的国家!与此同时,汽车后服务市场的时代也随之到来。 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去年,我国汽车产量超过了500万辆。据专家预测,今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900万辆左右。如此巨大的汽车市场,必然衍生出巨大的汽车后服务市场。有业内人士预测,到2010年,中国整个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900亿元。更加令人动心的是,目前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利润率高达40%。根据汽车发达国家的经验,汽车后市场的利润可占整个汽车产业利润总和的60%~70%左右。有专家指出,现在国内每年约有800亿元的汽车用品市场。 汽车消费的普及在各省市都是一种大势所趋,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使汽车后市场——汽车快修、美容、装饰等服务业成为目前国内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但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汽车制造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市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汽车装饰店已近万家,而真正实力雄厚、技术和服务水平良好的企业在其中占有的比例很小。 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的建立,无疑为汽车后市场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起到了典范作用。在本期特别策划报道的企业中,特福莱与弛耐普可谓汽车后服务市场的佼佼者,而去年才开始起步的中美汽车,一开始就以强势出击,很难说不会将汽车后服务市场这块蛋糕啃下一大块缺口!相对而言,天津车宝贝还处于发展阶段,但车宝贝做的主要是汽车用品,亦可为投资者了解汽车后服务市场多一个视角。 有人说,汽车后服务市场遭遇“井喷”的时代已经到来。而优秀的企业都期望自己能够成为领头羊,甚至是汽车后市场的真正领跑者…… 在“井喷”时代到来之前,本期特别策划报道的几家汽车后服务企业,或许只是该市场的冰山一角。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其中的一些端倪,并愿意与读者和相关企业共同探计与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范宗辉 《商业科技》2013,(29):51-51
在我国不断增长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汽车销售企业需要贯彻服务营销理念才能构建竞争力和竞争优势。通过市场营销内涵,服务营销的“服务-利润链”,互动营销叹息构建汽车销售企业的竞争力。最后总结出为了构建汽车销售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必须贯彻服务营销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随着受教育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将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汽车工业是技术密集性、资金密集性和人才密集性的产业,发展汽车工业我国有人才优势。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预期是全球最大的,最大的成长性市场将给我国汽车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产能过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浪 《中国市场》2008,(35):18-19
我国汽车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市场的需求量,出现过剩。过剩能促进竞争、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但也存在资源浪费、制造企业利润下滑等弊端,因此需要在产业政策上进行引导,使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弯道超车的关键节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聚集到海外市场。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拥有国内市场内驱力、全产业链保障、“新四化”推动力等优势;另一方面,也存在产品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配件有待突破、自主品牌竞争力不足、高端配套体系不够完善、多元市场竞争激烈等劣势。企业能否抓住绿色可持续发展、国际市场油价波动、各国政府政策扶持等机遇,积极应对技术壁垒和贸易摩擦加剧、汽车产业链面临重塑等挑战,对于其海外市场的拓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提升发展潜力;加大商业模式的研究与创新,打造发展动力;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借助发展外力;重视国际形象,加强发展实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已发展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但奠定了汽车消费的基础也促成了各级城市汽车市场流通和发展的格局。同时,汽车企业市场份额的竞争,品牌营销氛围的需求则推动了汽车市场各项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了汽车市场整体格局及交易规范化水平。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经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不断地调整和充实,逐渐平稳地向良性机制循环发展,市场已出现向多元化功能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对私家车的追求热情越来越高涨。私家车是汽车制造业的一个新发展方向。汽车制造业的市场发展越来越广阔,企业的利润也在不断的增长,每年纳税的数额也在逐年增加。汽车制造也在关注汽车制造成本和企业所获得利益的同时,也要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和筹划的力度。汽车制造业在国家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对汽车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筹划和管理,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合理的减少财政的支出。  相似文献   

11.
于彩霞 《财经界(学术)》2013,(36):238-238,24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对私家车的追求热情越来越高涨。私家车是汽车制造业的一个新发展方向。汽车制造业的市场发展越来越广阔,企业的利润也在不断的增长。每年纳税的数额也在逐年增加。汽车制造也在关注汽车制造成本和企业所获得利益的同时。也要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和筹划的力度。汽车制造业在国家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对汽车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筹划和管理,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合理的减少财政的支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汽车后市场已成为越来越多汽车服务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分析了国内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现状,在对当前热门的几种汽车后市场电商模式优缺点加以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天猫汽车重组汽车后市场带来的新变化,以期找到一种更适合国内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新零售模式。  相似文献   

13.
汽车成本高,但是由于其较大的利润空间,各国都在争夺这片市场。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各大企业均设法从降低成本入手。但是对于我国的很多汽车企业来讲,资金管理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本文将对汽车制造企业基于价值链的资金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对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各种汽修企业层出不穷,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悄然发生了新变化,面对市场的需求,汽车快修作为一个全新的汽车维修模式脱颖而出,在汽车后市场占领一席之地。我国汽车快修起步晚、起点低,快修企业应清醒意识到行业的现状及其对策。如何提供方便、快捷、规范、优质的汽车快修服务,有效提高快修效率应是企业探求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蔡立军 《市场周刊》2004,(25):32-32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电子产品市场正在蓬勃兴起。据统计,2003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已达到550亿元。然而,目前这个大市场基本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包括合资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到30%。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作为汽车的主要原材料的钢材价格持续增长,致使汽车制造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来源于市场竞争以及自身的库存等压力,迫使汽车生产厂家降低价格。汽车制造业的利润一压再压,开始进入微利时代。  相似文献   

17.
传统国有汽车运输企业主要是以客运为主,伴随着私人交通的不断普及以及人们对待出行方式观念的转变,国有汽车运输企业客流量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利润的持续下滑。因此,深入挖掘"第三利润源",发展现代物流成为国有汽车运输企业走出利润不断下滑困境的必由之路。本文正是基于这种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目前国有汽车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劣势及所处的行业环境,充分发挥国有汽车运输企业网点多、线路广的比较优势,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传统国有汽车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晓健 《国际市场》2002,(11):12-13
一个完全成熟的国际化的汽车市场,有50%-60%的利润是在其服务领域中产生的.换句话说,2001年全球汽车商(含生产、销售、服务)总利润大约8万亿美元,其中就有4万亿美元利润产生于跟汽车服务有关的市场,这远远高于汽车本身的销售利润和零部件供应利润,汽车服务市场被经济学家们称为汽车产业链上最大的利润"奶酪",投资开发汽车服务市场正当时.  相似文献   

19.
单纯的价格战不再是中国汽车企业博弈的核心,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面前,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差异化的营销手段将加速中国汽车业的优胜劣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刘晓昆 《市场周刊》2004,(19):30-30
我国汽车业发展至今,已开始步入了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即专用车的巨大潜在市场——这是由于供需关系发生新变化而决定的,并已成为主动谋变、寻求发展的企业的目标市场。目前,我国的汽车市场正处在一个总体需求向私人用户转移的结构性变化时期。因此,汽车业正面临着专业化、细分化的再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