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从注重数量到数量质量并重、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由低级向高级非连续性缓慢演变过程。鉴于此,该文结合危机前后供给与需求结构失衡问题,从后发优势视角剖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思路和关键,并抓住转变投资驱动发展模式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  相似文献   

2.
资源哲学是对"以物为本"经济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对"以人为本"新的发展方式的探索。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于"以物为本"的增长方式——资本和自然资源对GDP的贡献额大于劳动本身,由此产生生态和民生等问题,并在根本上割裂了人自身的属性。资源哲学突出"以人为本"的资源观——人作为资源不断生成的原动力,强调经济发展方式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促进市场力量、政治力量与文化伦理力量的有机统一,走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建立在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之上,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未来走向的重大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带动发展、发展开放型经济几个方面入手,促使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单纯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向速度与质量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变革,是以追求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人类最全面发展和谐统一的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从发展伦理视角观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覆盖时空领域深度和广度的重要命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认知上看,是数量到质量、速度到结构、单极到全面的转变;从价值上看,是价值取向、价值重心和价值标准的转变;从途径上看,是产业结构、支撑要素、发展时段和发展动力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增加劳动收入,发展经济的目的才能从见物不见人转向以人为本;发展的路径才能实现从主要依靠简单劳动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发展的动力才能实现从外需转变为内需、转向经济结构升级和资源节约,扩大就业,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龙 《当代财经》2007,(12):5-10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命题,并且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由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今天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仅仅两个字融改变,却标志着我匿长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转变,这一历史性跨越是建国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累积的结果。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入手,结合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时期,我国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实现经济科学发展,因此,必须在逐步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同时,着力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型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走向科学发展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科学发展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行动指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要从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入手;主要途径是把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驱动环节放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保障措施是通过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叶德跃 《经济师》2012,(1):38-39,41
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但目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问题和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从立足新的思想解放即转变传统发展观念上,从立足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上,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从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上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要抓住其主题、主线和主旨:促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正>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江苏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客观要求。从全国来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我国解决工业经济问题的~个中心环节,是解决通货膨胀的一条根本途径,是解决资源短缺的一条根本出路,也是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的一个根本立足点。从江苏来进,各市的领导都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是中央提出来我们才要这样做,而是从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深切地体会到不转变不行。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要认清江苏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其基本特点。 一是从发展阶段的目标来看。江苏正处在力争全面实现小康并逐步向初步现代化迈进的发展阶段。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总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经济素质的提高,一定要改变过去的那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上来。 二是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相互联动的规律来看。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从低速度、低效益阶段进入高速度、低效益阶段,再进入高速度、高效益阶段,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了低速度、高效益这样的发展阶段,它增长的幅度不是很高,但是它的经济效益非常好。江苏已经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经济效益并不很理想。有些同志常常满足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实指财政收入或利?  相似文献   

12.
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仅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更要体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但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所谓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  相似文献   

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观念的更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思想前提,从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观念的变化必然会带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影响中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因素已扩大和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因此,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现实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浙江省海宁市的乡镇企业已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主体和主要经济增长点。尤其是近年来,乡镇企业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为目标,以发展和提高为主线,不断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加大投入、优化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后劲,在浙江均处于领先地位。乡镇企业发展也开始呈现出五大转变,即从原来的“小、低、散”向注重集聚效应转变,从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转变,从以量的扩张为主向突出质的提高为主转变,从以不讲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为特征的“短期发展观”向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从政府以行政直接管理企业为主向重视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突出营造经济发展环境方面转变。但与此同时,也不能不看到,与苏南等先进地区相比,海宁市乡镇企业在产业层次、规模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整体素质等方面均还存在一定差距。当前,经  相似文献   

15.
徐学清 《经济论坛》2000,(13):29-29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   面对邢台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难和农村经济发展难的问题,我们改变传统的做法,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用新的方法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当前,在推动结构调整的思路上应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注重抓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二是由注重抓生产向生产、加工、流动并重转变;三是由注重抓速度向速度、效益并重转变;四是由注重抓物质投入向物质、科技、信息、教育投…  相似文献   

16.
杨松茂 《生产力研究》2005,(10):9-11,34
从经济层面上讲,传统工业社会生产方式是导致今天资源短缺、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而循环经济模式是化解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性的必然抉择。为此,必须按生态平衡规律办事,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新型的循环经济伦理体系,实现制度、科技的创新和构筑公众参与的平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升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经济飞速发展,渗透到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当中,特色经济成为各级领导谋划运作的主要课题。笔者认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必须把握"四个注重"摆正"四个关系"。注重产业化。经济发展是以产业为载体的,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必须注重产业化。产业化经济形成的进程就是县域特色经济的产生过程,产业化程度越高,产业链越大,其经济发展就越有特色,越能体现出特色。同时,产业化形成的过程也是各相关小产业巩固提高的过程,产业化规模越大,其集约性越高,市场风险越大,对农村经济拉动力也就越强。从这个意义上讲,特色经济就是产业化经济。注…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实质上揭示了中国模式市场经济的行动规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尤其应关注资源有限和市场经济复杂性的双重约束,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适度规模。从市场经济行动规律的视野把握科学发展理念,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根本前提,坚实的物质基础对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保证;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0.
郭有和 《经济论坛》2011,(10):19-19
思考之一:贫困县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注重挖掘资源优势,树立‘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极致”的发展理念。一要做足产业文章。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核心。贫困县区必须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