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农村居民人情消费的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情消费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消费支出,近年来我们农村居民的人情消费出现了名目多、礼金重、范围大、频率高的发展趋势,使得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本文从"礼"、面子、报、关系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角度来分析目前农村人情消费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一现象,促进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而农村居民人情消费出现上升势头,人情支出已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经济负担。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借助交易费用范式,尝试对农村人情消费这一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进行解释,对协助优化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促进消费和谐也有一定价值。分析表明,人情消费需要正确的引导,也需要通过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城市化、加速农民的流动,建立健全农村市场运行体制机制,只有这样,农民行为才能逐步走上市场化、法治化、契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马铭言 《商场现代化》2012,(20):334-335
教师收受礼金是礼尚往来还是受贿我国学者观点不一,本文在分析此种行为性质的基础上认为教师收受礼金为自身谋利应属受贿范畴。同时本文还从法律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证了将教师收受礼金谋利行为入罪处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农村人情消费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消费经济》2004,20(4):17-20
我国农村的人情消费,业已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负担之一,但国内的经济学文献还很少系统地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本文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人情消费的影响,运用博弈论知识分析在农民普遍厌烦的状况下人情消费仍然得以存在并持续增长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农业税费的取消和减免,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了。不仅如此,国家每年还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给予各种补贴,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收入逐年增加。但是,有的农户感到收入越来越多,钱反而越不够花了,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人情负担太重了。这实际上是农民朋友自己给自己增加的负担。有的地方办婚事讲排场、比阔气之风愈演愈烈,客人要送礼,而且礼金年年看涨,如今农村的婚宴挂礼一次少则五六十元,多则一二百元,一年下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人情消费持续高涨,已经成为农民的沉重负担,但是人情消费依然存在并且持续增长。本文基于对当前农民人情消费现状的了解和分析,剖析维持这种消费持续高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民的人情消费行为与理性选择之间的关系。经过研究分析可知,在当前农村,农民的人情消费看似非理性的行为选择,然而实际上更像是进行投资,以期获取的是社会关系网络带来的社会资本,是被或明显或隐性的既定条件约束着的农民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农村是拉动内需的主战场,针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这两个主要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本文利用协整分析具体研究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消费支出的长期稳定关系,同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并进行相应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点整理挂钩中的权属调整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华燕 《江苏商论》2006,(7):157-159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重要环节。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过程中,农民土地的权属调整产生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现阶段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权属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中权属的调整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权益以及耕地的保护,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商》2015,(10)
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情消费越来越失去原有的本质,破坏农村的人际关系,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本文通过描述当前农村人情消费现状,并分析农村人情消费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适当的建议,以减轻农民负担,优化农村社会风气,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四川物价》2006,(2):28-28
阅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不久前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当前农村急需解决七大问题。一是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沉重。根据对全国2000个农户的访谈,每个家庭的教育开支为5975元,占到总收入的30%,成为农村家庭的最大支出。二是农民看病难、医疗保障程度低。据调查,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仍大量存在。农民一次大病平均花费7000多元,差不多是一个家庭一年的全部收入。三是财政支农资金难以统筹使用。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急需的水利和道路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四是城市对农民工“经济接纳,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11.
刘彩芹 《市场论坛》2007,(12):55-56
文章对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面临宏观背景后认为,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低端使得以工业为导向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难以获得好的发展,而我国城镇不可能大规模增加农产品需求使得以农业生产为导向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难以得到好的发展。因此文章认为可以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定位为,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支出、保障农民经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保障与消费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农民消费支出的相关性,给出一种合理的消费结构分类方法,从时间和截面序列出发,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得出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不同消费结构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有了社会保障,农民的消费需求已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开始逐步转向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且随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享受型等更高精神层次消费越来越成为今后农村的消费导向。  相似文献   

13.
据调查,我国户均人情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仅次于食品、医疗和教育,植根于千年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人情消费是国人特有的互动法则。本文阐述了农村人情消费研究的进展,评述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时磊 《财贸研究》2010,21(4):62-67,74
利用苏北农村家庭数据,检验政府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是否会因农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实证结果表明,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政策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家庭消费支出,但对农民家庭教育支出和生产支出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意味着,在现有条件下,对农民家庭而言,家庭收入用于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的边际福利意义小于消费支出,农民家庭没有教育投资激励。农民家庭教育投资激励不足,可能是由于农村教育回报率过低所致,而农村教育回报率过低则是由一系列问题造成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教育回报率,提高农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以来,农民完全由自己掏腰包买药就医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但农民医疗保健改善的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等都是本文研究的内容。从调查结果看,国家卫生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较小,低于国际水平。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差距大,农民医疗保健支出占其总消费支出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全国各地区农民的医疗负担不均等,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农民减负增收成为时代主旋律。然而,受“一家有喜,众人送礼”的传统习俗影响,人情消费依然是农民负担中惯性最强、治理难度最大的沉疴。日前,笔者就此问题在陕西省平利县部分农村进行了调查,庄户人对办事要体面风光;对凑不完的份子;对还不完的人情,一句“穷人怕,富人愁,干部群众都挠头”道出了他们心中的无奈与困惑。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民收入,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农业生产性收入和农业生产资料支出是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分析2012-2021年共10年间农民收入与支出结构数据,采用熵权的TOPSIS评价方法,实证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收入与农业生产资料支出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农业收入对农民总收入贡献度较大,农业收入与农业生产资料支出均是农民总收入和总支出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将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农村,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资价格;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打造“一县一品”产业。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支出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公共支出膨胀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如何确定政府公共支出的最优规模成为一个难题。本文在综合分析Barro和Ghosh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带有研发投资的模型,考察了政府公共支出的最优规模。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面临宏观背景后认为,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低端使得以工业为导向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难以获得好的发展,而我国城镇不可能大规模增加农产品需求使得以农业生产为导向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难以得到好的发展。因此文章认为可以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定位为,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支出、保障农民经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贺亚星 《商》2013,(23):312-312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约占中国人口比例的53.1%,因此,农业推广在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过程,必须注意对农民科技的培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各方面素质。本文通过对农民素质、农民教育情况的了解,从农业推广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农业推广的教育和培训是农民教育,农村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