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就业的必由之路.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乡村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必须直辖市发展.在我国过去50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严惩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协调城乡发展关系,包括产业协调、空间协调、就业协调与收入协调,最终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巴西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相当高.但是,它的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属于过度城市化模式.20世纪30年代之前,巴西主要依靠外来移民推动其城市化进程,属于无工业化的城市化;之后,工业化起步,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巴西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区域不平衡和过度城市化、贫民窟等严重的城市问题.研究巴西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条件下,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体制制度的创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创建城乡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运行的协调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社会结构.核心是要造就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人口自由迁徙、劳动力自由择业,城乡地位平等、互通开放、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经济社会新体制.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不是把所有乡村改造成城市,更不是把城市变为乡村;也不是只修几条公路、建几幢房子、搞一些农村设施建设,而要从发展阶段、体制机制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协调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市化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战略,是以"集约、和谐、公平、可持续"为特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重点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传统城市化是一种"化地不化人"的粗放型城市化,其弊端,一是粗放型发展模式较突出;二是城市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改变。这些弊端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我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要在充分尊重历史和资源环境的基础上,从国家的层面和历史的视角来制定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顶层设计,从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城乡统筹和城市治理等4个方面来谋划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辅以空间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和财税政策等方面的改革,最终实现"区域协调、位序合理、城乡统筹、城市良治"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国家一项重大决策,城乡统筹要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而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需要协调土地流转与城市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在分析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缺陷。然后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提出土地流转和城市化的互动模式及互动途径。  相似文献   

6.
首先,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推进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基础;其次,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失衡推进使得城乡统筹发展面临许多困境;最后,提出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推进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市化到了由排斥性演进向包容性发展转变的时代,促进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通过对新型城市化道路包容性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包容性内核的诠释,从发展主体的全民性、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过程的公平性及发展成效的共享性四个方面入手,提出营造宽松氛围、创造发展机会与平台、城市内部系统协调和城市外部系统拓展互动、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及完善公共政策、规范公共管理等实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包容性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大系统共同推进的过程,这个系统包括人口聚集、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等五个子系统。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这五个子系统并非完全处于协调的状态,从而使城市化的内部结构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构建协调系数的概念,借以描述不同城市城市化内部结构的表现形态,寻找差异和共性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城市化大系统内部结构的差异普遍存在于地域之间和地域内部各城市之间,并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对规律的分析,总结出不同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并对其成因和改进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指明了健康的城市化应该具备的属性。  相似文献   

9.
高利群  李睿  孙洋 《活力》2011,(20):127-127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压力和对土地的需求更加强烈。如何做到一方面保护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另一方面仍然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所面临的挑战。如何协调城乡发展和生态规划间的关系。是现阶段城乡规划中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乡联系及统筹城乡的战略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城乡联系的传统经济理论大致可归纳为城市为主导、乡村为主导、城乡一体和城乡互动三方面,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城市化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则为城乡联系理论增加了新的内涵.以城乡联系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对建国以来城乡关系及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考察,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应重点关注主现愿望与客观规律的矛盾、政府的角色和职责定位、城市化的地位及其道路选择等重要战略性问题并分析给出了方向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省烟台地区为例,对农村城镇化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就农村城镇化对城乡发展的积极效应及其负面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学习十六大文件,进一步认识到提高城市化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密切关系.扩大城镇就业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给农村富余劳动力去城镇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并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不能教条式的对待城市的大与小.  相似文献   

13.
刘佳伟 《价值工程》2010,29(14):247-248
农村城镇化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的一项战略措施。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加快甘肃省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江苏13市2005~2017年的统计数据,建立PVAR模型,重点分析了流通业发展、城镇化及其控制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城镇化与流通业总值和结构之间存在持续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流通业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控制变量中,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的影响显著。因此,在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流通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外资引进力度、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张翼  吕斌 《城市问题》2008,(3):30-34
传统"苏南模式"促进了苏南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但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制度缺陷使得传统模式面临空间和效率的多重困境,城乡统筹的需求和动力愈发显著.以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利益主体能动性发挥为切入点,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具体思路,并以无锡市滨湖区为例,提出基于统筹城乡产业与空间的现代农村发展策略及其具体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心城区不断向外扩张,加上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与社会联系加强,都市区逐渐形成并发展。对京津冀都市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都市区统计和当前城市统计进行对比,发现都市区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主要聚集地,是真正具备城市功能的地域;都市区代表了区域内更高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都市区统计能够更好地反映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状况。最后总结了中国建立规范的都市区统计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都市区的视角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常亮  贾金荣 《城市问题》2011,(4):97-100
通过总结在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对比分析邻国日本、韩国乡村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农村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新农村建设策略应该是以建立在区域差异性基础上的城市化水平为轴线,通过区域功能分工实现城市功能延续,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认为不同规模的居民点构成中心地等级体系,人口规模与密度仅能提高中心地的市场规模,而不能提升市场的功能等级;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在城市化阶段有利于高级中心地的发展,在郊区化与逆城市化阶段则有利于低级中心地的复兴,产生大城市的衰退;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小城市可以有大市场,城市功能等级不再取决于人口规模,而是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浅山地区是大都市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地区,其农村由于区位、自身资源禀赋等发展条件的不同,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内部空间差异。本文基于北京浅山农村地区存在内部空间差异的假设,利用村一级的详细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相应的空间数据库,提取、构建影响北京浅山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因子体系,利用改进的聚类分析模型对该地区农村进行了类型划分,将这一地区的农村划分为典型农村、远郊型、近郊型、城市化型四种类型,并根据各类型影响因子的显著性分析,提出浅山区农村城镇化与产业升级的一般序列。  相似文献   

20.
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以城市偏向、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根据1978~2004年的时序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化与城市偏向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对城乡差距扩大产生正向冲击;城乡收入差距是城市化水平上升的原因,对城市化产生负向冲击;城乡收入差距不构成城市偏向的原因。正确认识三者关系,对于理性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