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整合正规金融的规模优势和非正规金融的信息优势,构建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表明,金融系统的演化方向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相关,并受到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此外,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双方因合作所投入的初始成本、以及其贴现因子是影响二者合作竞争关系演变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倪迪芸 《时代金融》2012,(27):169-170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非合作博弈问题存在不公平的纳什均衡解,而二者的合作博弈问题则存在帕累托最优解。在运用博弈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博弈矩阵,并在深入分析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下解的最优性。  相似文献   

3.
倪迪芸 《云南金融》2012,(9X):169-170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非合作博弈问题存在不公平的纳什均衡解,而二者的合作博弈问题则存在帕累托最优解。在运用博弈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博弈矩阵,并在深入分析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下解的最优性。  相似文献   

4.
正规金融的规范管理会产生"隐性约束"从而增加中小微型企业借贷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而由民间信用衍生的非正规金融则能有效降低这一成本,但民间信用的"声誉约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发挥作用。于是,在借贷双方有限理性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体系存在扩张边界,越过这一边界将极易爆发风险。基于交易成本构建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以及借款者的均衡模型,刻画正规金融以及非正规金融规模扩张过程中风险导致交易成本变化,将能够解释非正规金融扩张边界和不同监管方式对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结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主要特征。本文从演化博弈视角分析农村二元金融制度变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农村二元金融制度变迁是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过程,遵循"路径依赖"与"适应性选择"的演化原则;当二者相互合作时,达到帕累托最优均衡状态;变迁过程受到二者合作时的初始投入成本、获得的超额收益以及单独一方选择竞争行为时的收益或损失等影响,还受到诸如农村经济发展、国家对"三农"的政策导向等外部因素影响。因此,要完善我国农村二元金融制度,必须根据内生性金融需求采取自下而上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构建竞争有序、合作共赢、多元化、广覆盖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同时健全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孙权 《甘肃金融》2018,(2):44-50
文章基于稳定策略(ESS)构建博弈模型,对普惠金融制度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策略选择与政府部门政策导向之间的演化、收敛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模型参数满足不同条件时,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会出现多种稳定均衡;强制性的行政推动可能造成"监管越位",健全差异化的行政激励机制可以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鼓励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加快增信及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引入第三方力量等途径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降低风险溢价,有效抑制金融排斥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力图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含义给以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以一个混和策略博弈模型将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源所在,并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3-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农村二元分层金融发展的农民收入效应进行再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正规金融的影响效果不如非正规金融明显;农民收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空间变量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图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含义给以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以一个混和策略博弈模型将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源所在,并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非正规金融是指那些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有效监管范围之外,由市场主体白发创造,服务于正规金融难以有效满足其金融需求的市场主体的金融活动。在我国,非正规金融也常常被称为民间金融、体制外金融、草根金融等。尽管非正规金融处于非法地位,但其本质与正规金融并无区别:都是以信用为基础,以资金融通、余缺调剂、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同时存在,对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理论界长期存在分歧。本文从需求、制度以及成本三个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原因,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探讨其演进趋势,提出当前形势下应当选择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协同发展路径,并提出若干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非正规金融问题是近二十年来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而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重建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交易机制上的区别,澄清了人们对非正规金融的一些误会,并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融合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不同交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规金融问题是近二十年来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而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重建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论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在交易机制上的区别,澄清了人们对非正规金融的一些误会,并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融合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双驾并驱的“二元经济格局”日益明朗。在此基础上,我国金融业也呈现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双轨运行的“二元结构”。考察我国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并对借贷合约成本进行经济学分析揭示非正规金融演变的条件,可以发现促进我国非正规与正规金融演变是解决中国非正规金融问题的有效途径,而这一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15.
张青庚 《上海金融》2006,4(1):72-74
关于非正规金融时正规金融的影响相关文献分析的不多。本文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成因与特征,还分别从整体上和个体层面上分析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信用风险管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已有的关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研究文献大多持两种观点:(1)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补充,但该观点缺乏深入的观察和研究。(2)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上看都是非理性的。本文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利弊,认为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不能采取抑制政策,而应该加以科学的引导和管理。同时本文对如何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县域金融发展调研的深入,笔者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在社会资源越来越金融化的时代,区域间资金的流动性、效益性和安全性更多地取决于金融生态环境,优良的金融生态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县域金融是有别于城市金融的特殊金融形态,域内政府、银行、企业三大金融活动主体选择最优博弈策略,形成良性合作博弈关系,对优化县域金融生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非正规金融是内生于民间金融需求的处于正规金融之外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民间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回顾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对河南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阐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河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应赋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发展的法律基础,构建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合作互补的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  张萌 《西南金融》2010,(5):24-26
本文在正规金融组织逐渐淡出农村金融格局的背景下,考察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状况。非正规金融组织凭借其"民间性质",有效降低了农村地区金融抑制的程度,弥补了正规金融组织留下的金融空白,这与其窘迫的生存现状是不相对称的。基于资本市场多层次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认为:我国应加强引导和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使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相互协调,以共同解决农村地区的金融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明  胡聪慧 《金融研究》2022,503(5):189-206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定位和关系,不仅是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影响间接金融体系改革方向的关键。本文从机制视角建立学理框架,从信息和履约两个基础维度,讨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相对效率及决定因素,并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指出现有实证研究的成果与挑战;进而结合中国特征,讨论如何提高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效率,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本文认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因信息和履约机制不同而各有其独立存在价值,其相对效率取决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社会网络基础和征信、法律体系,现有实证文献对两者作用的分歧主要源于分类、样本局限和内生性处理。本文从机制视角进行分析,体现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金融属性,为探索相关领域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