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倡导并践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并影响着全球经济,更加凸显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及其危机予以剖析的重要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体现于"现象经济学"倾向、方法论的形式化、环境假定的绝对化、"价值中立"的先天不足,以及均衡分析和静态分析的有限性等方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预示着其进一步演化的转换方向。  相似文献   

2.
陈华  高艳兰 《经济学家》2013,(3):100-104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使之备受质疑,其所主张的相关政策在这场危机中惨遭失败。主流经济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基本假设的先天缺陷;原子个体主义方法论的缺陷;对金融复杂性认识不足;崇尚自由市场,忽略收入差距。主流经济学应与非主流经济学和谐发展,注意对发展中国家经验汲取,从资本主义制度寻找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在自由主义经济信条的指引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进入新世纪以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在反思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弊端的同时,不断重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剖析。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当前发生的经济危机时,显得苍白无力。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深刻的阐述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即危机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危机。此外,后凯恩斯主义危机理论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也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正在全球蔓延的这场金融危机已然成为理论界关注的最热门的问题之一。但是,人们在讨论这场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多是从西方现代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很少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而且众说纷纭。我们认为要透过现象看到危机背后的根源和本质,才能找到正确的应对之策,从而对症下药。而要如此,则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才能把握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危机都有论述。本文对这两大学派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及解决危机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尤其针对危机产生的根源问题,结合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透彻地认识经济危机,尽力避免危机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西方经济学理论日趋完善.当前,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危机的解读已成为一门实践科学.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危机根源的解释,让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先进的社会科学价值不断显现.本文分别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的解读,凯恩斯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的解读,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的解读等三个方面对经济危机根源展开分析,阐明了各类西方经济学观点关于经济危机的认识,对于应对不同原因引发的经济危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源起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应对危机的乏力。相比之下,马克思经济学的危机理论,从描述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中的危机可能性,到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有效需求不足与危机周期性,再到虚拟经济与信用制度下危机现实性等一系列讨论,不但指出了其根源在于特定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并由此探讨了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之周期波动的运行机制,更是以独特视角深刻解析了此次遍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由此表明回归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视角的社会哲学应用于市场经济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方现行主流经济学理论在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乃至当前的美债、欧债危机时没有触及到本质,只是在表象上做文章。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依然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的总体框架之内,本质依然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强制平衡,是资本剥削劳动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其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路线及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剖析和改造。但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在微观行为机理及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很大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需要契合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具体微观问题的工具、模型及理论。将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表达工具和检验手段结合起来,就可形成更全面的分析体系。  相似文献   

10.
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因注重经济治理方面的研究而获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为金融危机后的世界寻找制度意义上的根本艇决方法,还在于预示着主流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走向:今后经济学与多个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更加职显;人文性质开始回归主流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将成为主流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1.
对于人的行为假定是经济学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而不同的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把人假定为社会经济人,而西方主流经济学把人假定为经济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们各自对人的行为假定的不同。这种不同具体体现在二者存在的基础不同、包含的内容不同以及引起的理论体系和解释力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因注重经济治理方面的研究而获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理论贡靛不仅在于为金融危机后的世界寻找制度意义上的根本解决方法,还在于预示着主流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走向:今后经济学与多个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人文性质开始回归主流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将成为主流的研究范武.  相似文献   

13.
西方实验经济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静 《经济纵横》2005,(11):76-78
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演变,经济研究领域逐渐超出了传统经济学范畴,作为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和分析方法日益遭到人们的质疑和挑战,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不断拓展和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实验经济学从美国等西方国家产生并迅速发展为目前经济学科中最有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4.
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方法论上一直奉行理性主义传统,并把确定性经济社会观、经济人假定和个人主义作为其方法论的硬核;而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又不断地把逻辑演绎、数学方法和博弈论纳入它的方法体系中。在如何对待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反思中,以揭示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演变为线索的路径可以让我们发现它的理论具有的特性。这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传统,而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要根据研究的实际问题实现多样化,包括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些具体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经济学中,各学派之间的激烈争论--经济学"拳击赛"从未停过.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需要安排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进行一场"拳击赛".通过分析他们有关政府要不要干预经济、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政府怎样干预经济、政府干预经济的效果等方面的政策主张,结果发现:在这场经济学"拳击赛"中,凯派获胜,弗派失利.因此,为了对付金融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较大力度的措施,使凯派在西方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重新得到了确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新古典经济学在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清算和理论与历史的反思,探讨了新古典经济学铸成如此大错的理论和历史渊源。文章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完美理性和完善市场假定在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中的误导作用,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指出经济学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按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分析和描述世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无论是传统的苏联范式、主流的西方范式,还是试图把二者调和起来的折中范式,都不能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学范式。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根据科学性、适应性和综合性的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广泛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努力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引发西方国家失业问题严重化,从根本讲这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发展变化的反映。借助经济理论来解读此次危机及其失业问题,可以发现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既定前提下,在经济运行层面对失业问题进行解读;马克思经济学则是从制度层面对资本积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资本对劳动控制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这三个方面,考察资本主义的失业发生机制,因而更能揭示失业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王岩 《经济纵横》2013,(7):41-45
纵观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发展,作为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工具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凯恩斯主义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和关注点都不在于如何保持长期发展以及研究未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观本质上都是急功近利的,与可持续发展观背道而驰。因此,西方主流经济学试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通过市场机制和快速的经济增长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的主张是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古典经济学中,西斯蒙第和凯恩斯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批判了萨伊定律,肯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他们所倡导的需求不足论,存在许多相近之处又各具特色。对二者危机思想的比较研究,既可以揭示古典经济学中危机理论发展演进的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加深对当代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