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aumol认为企业家行为模式受到所在制度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制度环境会促进企业家从事增加社会福利的生产性活动,比如创新;而制度环境不佳会导致企业家从事攫取社会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比如寻租。Baumol的企业家才能配置理论在中国具体情境中,是否有其适用性?以我国2009-2014年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利用各省份人均土地出让面积作为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的工具变量,在有效控制内生性可能导致的模型估计偏误后,实证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家寻租活动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转轨时期我国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深,企业家寻租活动就越多。进一步通过系数检验以及Bootstrap方法考察企业家寻租活动在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和企业创新强度之间的中介效应,证实了“要素市场扭曲→企业家寻租活动增多→企业创新强度减弱”传导机制的存在,可为深化中国要素市场机制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
制度质量与企业家活动配置——对鲍莫尔理论的经验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莫尔关于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企业家活动的理论是对经济学中企业家理论的一次重大贡献,本文以跨国数据检验了鲍莫尔的著名论断:制度质量决定了企业家在生产性活动与非生产性活动中的配置,好的制度鼓励更多生产性的企业家活动,坏的制度鼓励更多非生产性的企业家活动。鲍莫尔理论的政策含义是明显的,各国政府应该设法改善制度质量,鼓励现有的企业家才能更多地投入到生产性活动领域,而不是增加旨在提高企业家数量的各种政府补贴。鲍莫尔的理论从另一层面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并不缺乏企业家,而是缺乏把社会精英变成生产性企业家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背景下,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成为必然。在本文的调查样本中"僵尸企业"的比重达到10.08%。遵循内生增长学派企业家活动配置的理论逻辑,本文研究僵尸企业形成的内生因素。Probit回归结果表明,企业家非生产性活动的投入过高会对创新式的生产性活动产生"挤出效应",这是"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原因。进一步OLS回归发现,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偏向于通过参与非生产性活动来获取发展资源,尽管国有企业的僵尸占比高于非国有企业,但其非生产性支出没有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据此,本文认为:企业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应当将更多的能力与精力投入到生产性活动中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同时政府应退出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完善竞争型政策,缩小寻租空间,为市场主体创造有序、良好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制度与企业家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和制度之间存在双边的因果关系:一方面,制度框架决定企业家活动。制度决定了企业家是选择寻利还是选择寻租,这种决定对一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转型时期制度的不完全导致了企业家大量的寻租行为,这是制约中国技术创新和持久发展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家能够通过公开倡导等四种方法对他们面临的制度环境作出反应,企业家活动反过来又影响制度的产生和演化。制度与企业家活动的双边因果关系告诉我们,容忍和保护制度企业家并习惯于将制度企业家的个别创新努力一般化的社会,将能够更多地分享制度创新所带来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活动、品牌资本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式下将企业家生产性活动分解并把品牌资本纳入到代表性企业家生产函数中来探讨最优经济增长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发达经济体与落后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差异。基本结论是:一个经济体的最优增长依赖于经济中企业家的比例,经济中企业家的密度越大,经济增长率就越高;企业家通过权衡两类劳动对经济贡献的大小来配置劳动和创新品牌,寻求企业家活动配置组合最优,以使福利极大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8年度中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项目调查的匹配数据集,从经验上考察了城市营商制度环境对民营企业家"内治外攘"行为(生产性活动vs非生产性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更好的营商制度环境下,企业家的经济活动时间将更长,并且在有限的经济活动时间中,用于"内治"(即生产性的日常经营管理)的时间占比将更高,而用于"外攘"(即非生产性的对外公关招待等)的时间占比将更低;在更糟的营商制度环境下,情况正好相反。本文研究结果为Baumol关于制度环境与企业家精神配置的理论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同时也对改善制度质量和政策环境以鼓励企业家创造财富提供了政策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中国现实,通过构建一个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的企业家才能配置模型,从自然资源导致的寻租空间对企业家才能配置的扭曲这一微观视角考察"资源诅咒"问题,并运用我国省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自然资源禀赋的增加会直接提高企业家寻租的预期收益,进而使企业家才能从低回报的生产性部门转向高回报的寻租部门,这种扭曲会降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产生"资源诅咒"现象。为确定寻租导致的企业家才能配置扭曲是否是自然资源禀赋影响我国不同省份经济增长水平的中介变量,文章实证检验了相应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创新、企业家活动配置与长期经济增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继承并扩展了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思想,把企业家活动的配置引入内生技术创新模式。在本文中,企业家活动的配置决定了一个经济的R&D投入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不同经济活动的报酬结构决定了企业家活动的配置,而且报酬结构是内生的,并且存在历史依赖性。本文的突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企业家活动的配置引入宏观的分析中,考察了企业家活动的配置对宏观总量的影响;二是把企业家活动的配置对经济活动影响的一般性分析引入创新活动分析中,考察了企业家活动的配置、相对报酬结构与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要提高经济中R&D投入水平,进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及经济增长率,就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制度创新,营造激励创新的报酬结构,促使企业家更多地从事生产性的创新活动,经济才能打破低水平均衡陷阱,趋向较发达的均衡。本文对我国实施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浙商率先兴起于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模仿创业和创新为主,现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迫使其加强自主创新。鲍莫尔关于创新型企业家与创业型企业家,以及把创新型企业家区分为生产性企业家和非生产性企业家的定义,有利于分析浙商的创业和创新。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及市场化和工业化的早期,模仿和模仿创业往往也是生产性的,到了中后期就逐步转变为非生产性甚至是破坏性的。要实现从模仿创业向自主创新转变,必须加强创业和模仿创新,实行联合和协同创新,以及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0.
综合考虑政治法律制度环境和金融环境,实证分析制度环境对企业家精神配置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政府行政管理质量对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业精神和生产性企业家精神综合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企业经营法制环境、金融环境质量与企业家创业精神存在负相关关系;金融环境在政府行政管理质量与企业家创新精神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在企业经营法制环境与企业家创业精神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企业家理论出发,充分突出企业家的主导地位,探讨企业家认知因素对技术创新行为及绩效的影响,构建企业家技术创新行为关系模型。通过对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企业家敏锐度与技术创新行为变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技术创新绩效变量呈显著正相关;不确定容忍度及风险偏好与技术创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企业家私人关系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但是,私人关系网络与技术创新行为、不确定容忍度及风险偏好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李晓敏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1):91-98,127
本文继承并扩展了鲍莫尔关于企业家才能配置的思想,在一个微观分析框架下分析一国企业家寻利活动的供求及其市场均衡的实现,一国企业家寻利活动的多少取决于一国企业家精神的多少和制度环境的好坏,在长期内可以通过增加企业家精神来增加寻利活动减少寻租活动,而在短期内只能通过制度安排改善相对报酬激励来实现。本文的突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企业家精神的多少引入到分析框架中,弥补了传统研究偏重制度质量差异(宏观层面)而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二是考察了寻利活动的供求及其市场均衡的实现,提出从增加寻利活动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改进企业家才能配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论证了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的持续创新活动,然后对企业家持续创新形成的原因及持续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使用一个包含社会偏好、企业家创新和产业结构演进的模型,对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为如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运用中共中央统战部等四部门组织的七次全国民营企业抽样调研数据库,利用Tobit模型探讨了企业家活动配置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经营绩效,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特色企业内部制度安排(党组织和工会)以及外部市场化程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民营企业生产性活动投入与经营绩效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即在一定阈值下生产性活动投入未能提高经营绩效,而超过该阈值,生产性活动投入的增加会促进经营绩效的提升.(2)党组织和工会在民营企业生产性活动投入与经营绩效之间起到显著正向调节效应.(3)市场化程度在民营企业生产性活动投入与经营绩效之间起到显著正向调节效应.本文的结论揭示,通过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等生产性活动投入,帮助其早日突破U型门槛效应,扩大党组织和工会的覆盖面,优化市场经营环境,能够有效拓展民营企业生存空间并提高其经营绩效.这些认识为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以及今后正常时期党和政府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家活动配置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企业家行为动机的中小企业群落式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群落式衍生为案例,分析了中小企业经营骨干辞职创办新企业的行为动机,综合考虑经济、风险态度、个人的主观偏好和其他社会性效用等不同的偏好对选择成为企业家的影响.提出企业家动机各因素对企业家活动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人力资本视角,将企业家人力资本分成能力性、知识性和能动性三类,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分成绿色创新投入、绿色创新技术和绿色创新控制三种能力,构建了理论模型.基于2016-2019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结果发现:企业家能力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创新技术能力以及绿色创新控制能力均显著正相关;知识性人力资本与绿色创新技术能力和绿色创新投入能力显著正相关,但对绿色创新控制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能动性人力资本对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的影响不显著,且与绿色创新技术能力以及绿色创新控制能力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对企业充分开发企业家人力资本,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202位企业家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企业家创新意识量表》和企业创新氛围、企业创新绩效等企业创新潜力指标,探讨企业家创新意识与企业创新潜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企业家创新意识与企业创新氛围呈显著正相关,并对企业创新氛围有较强的预测作用;②除反思批判意识等维度以外,企业家创新意识与企业创新绩效(主观测量)基本呈显著正相关,并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③对于具有不同创新意识水平的企业家,其所在企业的创新绩效(客观测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制度环境决定民营企业家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善企业家资源配置制度应从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表明,从各项制度对河南省民营企业家资源配置重要性影响程度来看,依次为社会信用制度、市场平等竞争制度、企业财产保护制度、税收优惠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从各项制度对河南省民营企业家资源配置改革的紧迫性程度来看,依次为社会信用制度、税收优惠制度、民营企业融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场平等竞争制度等;调查分析结论对河南省改善民营企业家资源配置的制度改革指明了工作方向,有利于河南省民营企业家资源更多、更好地配置在生产性活动上,从而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实现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现有研究注重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且集中研究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的政策效应.本文对创新政策进行更细化的分类,以2009-2011年广东省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家人口特征,采用Hausman检验确定用随机效应模型展开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相关;政府补贴、金融支持与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知识产权政策、企业家年龄、教育背景、职称及薪酬对企业创新活动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与企业家型中小企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玉利 《当代财经》2001,(10):51-55
时代变化使得企业家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可以说我们迎来了一个企业家时代,而企业家型中小企业是企业家时代的核心。企业家型中小企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注重创新,敢于冒险等方面。我们培育并促进更多的企业家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