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曼丽 《今日重庆》2006,(10):64-67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我无法把你看得清楚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感觉进入了层层迷雾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雾中的梦想不是归宿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我等待着那最后孤独……1993年,当年轻的中国流行音乐刚刚走入轨道之时,一首名叫《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的歌曲,如一声炸雷,震惊四座,又如一  相似文献   

2.
马玉国 《魅力中国》2013,(11):201-201
在数学教育界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台湾一位学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二年级小学数学题: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参加测试的台湾学生有2/3的人答案是43岁。测试大陆的学生时,竟有88%的人答案也是43岁;因为他们认为此题不可能加,所以只能减,而不敢写上“此题不能做。”这是一则笑话,然而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八年教龄的小学数学教师,我则笑不出来,因为这则笑话的确不是“空穴来风”。我们之一代当老师的,从小当学生时,就崇拜老师、服从老师,很少敢挑战老师的权威,也不敢讲自己的思路。长大当了老师,也觉得学生服从我,崇拜我,把我讲授的内容听会,练会,考个高分,课堂纪律好,就很有成就感。比如学了“笔算除法”,老师讲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我们的学生有向老师提出:“笔算除法能从低位除起吗?”。如果还有学生再提出一个高智商的问题“老师,笔算加法、减法、乘法都是从低位算起,为什么笔算除法就一定要从高位除起呢?”这时,会不会有的老师已经很不耐烦了。会说:“你怎么事那么多,书上就是这样规定的,教你怎么算,你就怎么算。”如果真的老师这么说,试想一下,今后,这个孩子还敢“异想天开”吗?还敢“思维和创新”吗?慢慢地,在学生的心中,就会逐渐形成听老师的没错。这就是中国学生,很听话,很刻苦地去记忆、模仿,就是不敢自主地思考和质疑,没有了疑问哪会有思维呀,没有了思维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相似文献   

3.
从读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每人前后都会经历过几十位老师,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留给人的是不同的印象,留下的却是不同的教育和思考. 印象之幼儿园 幼儿园,我在村小读,从家到学校走路要走30多分钟,每次回家,都要等到老师一起,因为老师就在我家附近住,每天上学回家都是一路. 一次中午放学后,我依然等老师一起回家,未果.师默然,拿出了早上带的饭分了一半多给我,自己却留了很少.当时人小,我才5岁多点,没有多想,然后就开心地吃起饭. 后来,我懂了’我吃饱了’老师却没有吃饱.幼儿园期间,让我记忆犹新的就这一次,那是老师的爱,无私的爱.  相似文献   

4.
我从小就只喜欢和同龄人交往,不爱与比自己小的孩子打交道.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要当老师.甚至小时候玩扮演“老师和学生”的游戏,我都觉得十分无趣而拒绝参加.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填的专业大都是法律、财经之类,只在本科提前批填了一个师范院校.然而,当我收到西南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的一生就与“教师”一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我从小就只喜欢和同龄人交往,不爱与比自己小的孩子打交道。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要当老师。甚至小时候玩扮演“老师和学生”的游戏,我都觉得十分无趣而拒绝参加。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填的专业大都是法律、财经之类,只在本科提前批填了一个师范院校。然而,当我收到西南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的一生就与“教师”一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刘振军 《魅力中国》2010,(22):224-224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调控 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以文章教学为主,而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倘若不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控,在稍纵即逝的45分钟里,是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本人在听课中就发现,有些老师侃侃而讲的内容,恰恰是学生已经懂了的,或者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而那些学生不懂,或者似懂非懂,或者自己领会不深理解不透的地方,老师反倒不讲了;或者本来想讲一讲却没有时间讲了,  相似文献   

7.
江丽 《中国西部》2013,(9):80-81
学生学会认真倾听既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一种意志的锻炼。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和习惯,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也是学习的基础。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现状不容乐观。镜头一:课堂上,小手林立,学生嘴里不停地喊着:"老师,我,我""老师,我知道"……叫喊声此起彼伏。当老师指名一位同学回答时,未能发言的学生就会发出  相似文献   

8.
23年前,我远渡重洋来到德国。学习企业管理。我如饥似渴,学习了不少课程。例如什么是营销,如何计算企业的利润,怎样用OR的方法优化生产。但是我必须承认,六年后,当我以优异成绩取得硕士学位时。我还不懂管理。  相似文献   

9.
他说,这个时代最忌讳的话,大概就是说他不懂互联网。但的确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人对互联网实在缺乏深入理解,谁都知道互联网是趋势,但又不敢轻易决策或简单放手,惟恐带来负面效应。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认识互联网?实际上,互联网说好懂也好懂,说难懂也难懂。关键是理解的角度与层次。他认为起码可以在三个层次上理解互联网:第一层次:互联网是一种新工具。浏览网页、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等,作为新的信息获取和沟通方式,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目前绝大多数人对互联网的认识就处在这个层次上。第…  相似文献   

10.
守望故乡     
我的父亲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他除了专业之外,最大的特长是下围棋,他是故乡的小城里鲜有的六段棋手。父亲很少与人交往,他的一生就像他的棋艺一样寂寞。当他在周围实在找不到对手的时候,就自己一个人下棋,有时是右手战胜了左手,又有时是左手赢了右手。我从小听惯了父亲在棋盘上落子的声音,那种声音就像珠落玉盘,令我一生怀念。当父亲的两只手难分胜负的时候,他就轻轻地把棋一拂。其实人最难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父亲是一位日本的遗华孤儿,我们的老家原是日本长崎,祖父是一个老实得像一块礁石的渔民。爷爷、奶奶、伯父和姑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