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衍生产品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产品是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以一定的成本转移给其他的机构投资者,从而达到降低自身信用风险的目的。在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解决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逐渐暴露出缺乏信用风险避险工具的问题,使信用衍生产品这一新兴的金融创新工具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美国,进而波及全球,给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都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美国利率大幅度上升、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以及美国过于廉价的信用体制等一系列因素所导致的。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产业发展迅猛,百姓买房的需求旺盛,以及金融机构放松贷款条件等因素导致房价的不断上涨,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掩盖大量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给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带来重大的风险隐患,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管理,中央银行应强化对银行贷款质量的监管,并尽快完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中信用衍生品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楠 《现代商业》2008,(12):42-43
本文着重分析了与美国次贷危机密切相关的信用衍生品的设计原理、风险收益特征,并从其产品设计及监管方面的缺陷入手分析了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及传导机制,同时就此提出在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和监管方面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持续蔓延。因其标的资产市场的信用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扩散到衍生品市场,形成十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即标的资产市场和衍生市场的双重危机。本文着重对美国次级债基础资产——次级抵押贷款的特殊性引发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银行面临多种风险,其中尤以信用风险为要,近几年,信用风险的管理工具不断发展,其中信用衍生工具日益受到贷款者、投资者和衍生工具交易者等方面的重视。研究通过信用衍生工具和其他避险工具的比较,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特点及优势,并且就目前中国推出信用衍生工具的所面对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可以用做分散、转移、对冲信用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它在设计理念、交易规则和风险收益特性方面都与传统的衍生工具不同,这种新的衍生产品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 Derivatives)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兵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这种新的衍生工具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启示作用.本文重点分析在使用信用衍生工具过程中的几类风险以其在我国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的爆发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在宽松的利率环境下因房产的抵押及信用风险等种种原因而造成.因而,可以将金融机构抠押信贷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次贷危机中解析当前金融机构所面临着的市场及信用风险,在危机后吸取教训,完善各类风险问题的预警机制,并建立健全房产信贷的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对于信用风险,银行持有信用暴露直至到期,只在出现问题贷款时才积极管理信用风险.而有了信用衍生工具就不一样,银行可以用新的方式积极拆散和管理风险,可以迅速改变其风险状况.随着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发展,对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监管将不断趋于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莫过于信用风险。信用衍生工具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使其变得可以交易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美国2007年爆发的次级贷款债券危机已经导致我国银行业海外投资的损失,本文在分析了美国次级的贷款券危机的成因和对我国银行业的然害后,提聘书了使用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化解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建议.并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我国的实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杨军战 《商业时代》2007,(25):72-73
信用衍生工具市场发展迅速,其在转移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同时,又带来了其它的潜在风险。本文在探讨信用衍生工具优势的同时,又分析了其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新问题。着重强调了信用衍生工具对银行监管带来的挑战,其中涉及资本金要求以及会计披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仍然存在,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很多实体经济都遭遇到了重创。本文将信用衍生产品与金融危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界定概念与分类,阐述了信用衍生产品交易风险以及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效应,最后,提出了完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斌  钟升 《商场现代化》2007,(6):266-267
作为新兴的金融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可以促进信用风险在金融体系内的优化配置,银行业可以利用信用衍生工具转移信用风险以获得资本减让,巴塞尔协议Ⅰ和Ⅱ对此有着不同的监管规定。本文分析了银行业在巴塞尔协议Ⅰ和Ⅱ框架下利用信用衍生工具的原理和效果,并对我国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及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次贷危机论我国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2007年爆发的次级贷款债券危机已经导致我国银行业海外投资的损失,本文在分析了美国次级贷款债券危机的成因和对我国银行业的危害后,提出了使用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化解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建议。并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我国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吴江涛 《商场现代化》2007,(23):370-372
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衍生工具,20世纪末以来已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的特点,给出了违约过程与利率过程相互独立假设前提下的风险中性定价分析研究,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发展信用互换市场和利用信用违约互换工具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以提高其经营绩效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贷款配置中,中小企业占比一直过低,其原因是在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中小企业风险相对较大且缺乏一种有效方法来防范风险。本文从信用衍生产品的角度出发,针对在实际中银行面临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可能不等的情况,利用信用违约互换,提出了一种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的金融危机迫使金融界加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监管和控制,同时也掀起学术界对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信用估值调整研究的热潮。我国的衍生品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放开,利用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将会成为降低资本市场风险的常用手段,而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信用及债务估值调整,有利于帮助投资者正确计算衍生品的真实价格,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9.
杨超  邢延辉 《商业会计》2011,(31):53-55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政策的指引下,积极开拓债券投资及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但其管理水平尚不能与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多数银行还未能建立起一整套覆盖所有业务环节的风险管理制度。本文从风险防范的视角出发开展研究,指出商业银行在债券投资及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中存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息科技风险、法律风险、托管风险及授权风险等七方面风险。在此基础上,结合监管要求和债券投资及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特征,从战略、策略、工具、流程等方面提出应对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自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外汇期货合约以来,金融衍生产品向世人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短短三十几时间它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令世人惊叹。在传统金融存贷利差收入不断缩小的今天,金融衍生产品给商业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风险隐患。在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如何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进行防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