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不同群体间的相互融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要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需要充分理解残疾人社会融合的理论界定与实践经验,以此为基础完善新时代残疾人社会融合多领域综合保障机制体系,推动残疾人平等参与和全面融合。通过梳理和分析新时代我国残疾人社会融合的思想渊源,对国内外残疾人社会融合现状、理念、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得出应该秉持平等原则、倾斜保障原则、充分融合原则来推进新时代我国残疾人社会融合,并且通过加强制度设计,完善制度框架,构建友好环境,健全设施建设,注重社会引导,实现良性互动,完善社会保障,促进自我认同,推动教育融合,构建全纳教育等方式,将我国残疾人社会融合体制机制建立起来,为我国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心聚力,彰显大国担当,推动相关研究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2.
车蕾 《商》2012,(19):248-248
残疾人事业需要"两个体系"做支撑,在保障中为残疾人服务,在服务中实现对残疾人的保障,两者既相互独立又无法分割。以残疾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三项权利",是"两个体系"要保障和服务的主要内容,而"两个体系"是实现"三项权利"的直接形式和载体。为了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吉发〔2009〕22号),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实现和保障残疾人"三项权利",是当前残疾人工作的重点。要想把"两个体系"建设好,把"三项权利"保障好,各级残联必须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首先要建设好"事业管理体系"。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随着"两个体系"建设的深入,2010年以来,残联把"残疾人事业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新重点来建设,即在中残联要求的"两个体系"建设基础上,加强管理体系建设。这是我们努力探索的残疾人事业"2+1"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前,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近尾声,土地确权从法律上强化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确立了农村土地使用权主体与所有权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然而土地权利是一个权利束,还包括他项权利,其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土地确权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土地发展权制度有利于深化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改革。首先分析了我国设立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针对两个问题,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深入考察了土地发展权制度的英国经验和美国经验,总结了这两个国家土地发展权制度的特点。结合英国和美国的经验,从我国土地现有制度出发,提出了从法律上确定土地发展权的属性,强化并规范国家土地管制权;同时在制度上将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增值收益脱钩,保护农民的权益,实现地利共享;在土地发展权的实践上,提倡结合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创新土地发展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商》2015,(12)
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亨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基础。为保障残疾人就业,我国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比例的用人单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笔者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发现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过程中存在社会认识有误区、征收法规政策不完善、征收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就进一步完善残保金征收工作试提出几点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促进残疾人就业,对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有重大意义。为此,论述了庇护性就业服务基本特点,实证研究蓬江伍威权庇护工场,分析庇护工场在提供残疾人庇护性就业过程中的优势、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善残疾人庇护性就业服务质量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雷雨  雷林子 《上海商业》2023,(1):184-186
现代学徒制目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模式,现代学徒制的规范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保障。本文从法律保障的角度,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现代学徒制在实施中存在着相关法律和政策不健全、财经类专业合作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及相关合同管理不够规范等主要法律问题,在确定具体研究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即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完善现代学徒制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财经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相关协议和构建与财经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相配套的激励机制等三个层次逐步递进来构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杨杰 《商场现代化》2010,(11):96-98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首先的问题是让农民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平等地位,根治现实生活中对"三农"问题存在的偏见与不平等现象,从根本上解决不平等问题。制定《平等权利法》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法制基础,主要目的是敦促全社会关心"三农",保障农民宪法权利和公民待遇得以实现,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突出我国农村"民主、法治、公平、高效、开放、文明"的新农村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日本老年人社会福利体系有两大特色,一是法律制度的保障和专业服务体系相结合,法律保证了服务体系各环节的有效运转,而服务团队的实践又为法律和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指导。二是政府主导与自发的社会力量相结合,均发挥了二者的比较优势,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的需求,保障了专业服务的社会化供给。我国可借鉴日本经验,从法律与服务层面、政府与社会层面,探索中国特色的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之路。  相似文献   

9.
对女性劳动者的政策倾斜是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措施之一.以企业(雇佣者)为社会责任主体的女性劳动保护政策规范得到了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再分配机制的有力支撑,但由于责任主体的错位,其在市场经济时期的不适应不仅没有保障女性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反而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基于此,本文认为应改革完善与市场价值规律不相适应性的女性劳动保护规范,确立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女性劳动保护政策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
陈占梅 《中国市场》2012,(1):147-149,158
弱势群体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对这些人合法权利的保障,而权利的保护必须要靠宪法和法律来保障实施和进行救济。虽然我国宪法通过"特定群体的权利"来体现对一些特定的弱势群体保护的原则、精神和规范,但这些规定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应该尽快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必须承担的职能和责任。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具有人本性、均等性、参与性、共享性、预防性、服务性等特征。在政府资源稀缺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以及民间资金的作用,要在解读国际残疾人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持网络,建好"654321系统工程",准确定位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的利益相关方即政府、管理机构、社会力量、社区与残疾人基层组织等角色,建立并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发展,消费者的法治意识、权利意识、规范意识渐愈强烈。在安全消费、称心消费、满意消费、自由消费成为普遍社会意识的背景下,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愈加关注和重视,这必然会促使我国现有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与时俱进,并作出调整和革新,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为构建和谐消费关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of modern labour law, that provide the keystone of progressive liberalism, are often only reactionary to the entrenched concepts of socialist law. Adoption of institutions of “workers rights”, and employment protection based upon contract, inevitably nullify the ideological promise of the inalienable “right to work”. China, among the last bastions of theoretical Marxist socialism, and among the first socialist countries ready to accept that it has been in desperate need of reforming uneconomical state enterprises, seems willing to sacrifice ideological purit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Yet, if economic turnaround requires enterprise rationalisation in a market economy, it is understandable that Chinese labour requires the same kinds of protection against unbridled capitalism as progressive labour movements elsewhere. Doubtless, for those who have enjoyed no such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in the past, official commitment to improvement of labour conditions is better than no acknowledgment of need for reform of social policy whatever. Yet, the real question for students of social change is “Are these legislated reforms effective policy guides for loc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urts?”“|Or are they merely regulations for licensing compliance – primarily for foreign invested enterprises?”. In brief, “... to what extent are the new ‘workers’ rights’ realistically attainable sources of judicial remedies for individual workers?”  相似文献   

14.
我国侦查制度历来偏重于打击犯罪而忽视人权保障,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为刑事诉讼领域加强人权保障提供了依据和要求。文章以“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原则对现行侦查制度的缺陷及侦查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希望通过具体制度的完善来促进、强化侦查制度整体的人权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性规制的内部性和外部性具有产权特征,并可统一到产权分析框架中。社会性规制无论是外部性还是内部性的产生都根源于产权界定不清和产权保护不力。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社会性规制的理论,是内生于产权界定不清和产权保护不力的现象。产权界定不清和产权保护不力可能是导致我国的“公共领域”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水权交易中提高公民参与的力度,契合民主社会发展之需要,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益博弈是公民参与水权交易主要动因,社会讯息互动、法律制度保障、公民参与精神等的缺失是当前制约公民参与水权交易的现实困境,因而今后应着力进行公民参与的多重建构,具体可在水权交易中引入公共参与的概念并对之进行具体体系构建,从法律和精神两个层面出发,通过全局体系构建模式完善公民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朱晓喆 《财贸研究》2006,17(2):52-57
我国政府在制定有关“三农”问题的社会政策和法律制度时,应该从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利益出发,从法律上来说,必须围绕着如何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利,展开各项制度建设。我国目前已经通过各种形式的立法,努力确保农民的生存权。农村社会保障法是落实农民生存权的最为重要的法律途径。本文将从法理上廓清农民生存权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关联,从而对农民生存权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权利易受权力侵犯的刑事诉讼场域,建立被追诉人财产权救济制度,是有权利必有救济理论、诉讼主体理论以及人性恶预设理论的必然要求。权利救济内容不完善、救济义务主体不中立以及重要权利救济方式的缺失,是当前我国被追诉人财产权救济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我国应树立程序正义、救济为民的理念,在刑事诉讼中进一步完善被追诉人财产权救济内容、设置相对中立的被追诉人财产权救济义务主体以及增设财产保护令等。  相似文献   

19.
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我们被赋予了理性和良知,应该以亲情的精神互相帮助。《世界人权宣言》问世60年之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法公约于2008年5月正式生效。公约明确了残疾人应与普通公民平等享有合法权益和参与社交、政治及经济生活的权利。然而,调查表明,约10亿多的残障人士每天都要忍受自然或人为障碍带来的不便。对此,我们的会议行业应该在总结该方面不足的同时,担当起无障碍服务的领跑者。我们是如何做的呢?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2002年的调查资料,介绍上海市非公有制企业女工的工资报酬、她们所享有的一般劳动权益和特殊劳动保护权益.在市场化条件下,现有的法律和法规对妇女劳动权益的保护作用呈现减弱的趋势.呼吁全社会在关心妇女就业的同时,必须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妇女劳动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