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混合所有制改革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一直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有企业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混改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绩效,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那么,混改后的成效如何,是否真正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绩效,也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白药为研究对象,简单介绍了其混改的背景和混改的过程,并最终从发展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四个方面来分析混改完成后云南白药的财务绩效情况。  相似文献   

2.
张清爽 《河北企业》2023,(4):102-10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主旋律。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完善企业治理机制,激发企业市场活力,改善企业绩效。选取东航混改作为案例,对其混改前后的绩效进行分析。财务绩效方面,东航物流在混改前的经营存在很大问题,企业盈利极少甚至存在亏损的情况。对于非财务绩效,在股权结构方面,东航物流是由东方航空百分百持股的国有独资子公司,企业缺乏自身活力。在治理结构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监事会如同虚设,没有相应完善的监督体系,这些因素促使东航物流加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队伍中。  相似文献   

3.
周颖 《财会通讯》2022,(4):103-107
文章从财务文化建设视角出发,分析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究如何利用企业财务文化建设推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并提出财务文化融合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优化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其中劳动关系的管理又是混改过程中的"硬骨头".裁员、员工安置等与劳动关系管理密切相关的事项历来都是国企改革的核心地带,也是牵动神经的关键工作,事关国有企业改革的稳定与成败.本文针对国企混改这一大的背景,梳理了国企混改的不同模式及其劳动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国企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汪伟  石珊 《会计之友》2021,(18):154-158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大范围实施的研究背景,依托产业融合、分权控制等理论基础,分析公益类国有企业的固有属性与长春公交集团混改之间的联系,探究长春公交集团为何要进行混改、与谁混改、怎样混改等问题.研究表明:(1)公交虽然归属于公益行业,但未来应向公益+市场化方向发展,减少财政资金弥补亏损.(2)同行业公司通过依托地域优势、"三省四市"帮扶政策等吸引了不同领域的战略合作者,取得了良好发展.(3)同行业公司大多与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企业进行混改,企业混改后的经营绩效与其呈正相关关系.(4)长春公交集团的混改势在必行,参与混改有助于激发企业活力,创造国企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本文以我国A股2008-2018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董事会效率在混改程度与混改有效性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国企混改的推进有利于提升混改有效性,董事会效率能够在混改程度对混改有效性的提升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会效率的中介效应在竞争性国企行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刘静  娄登峰 《会计之友》2021,(24):144-149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为"管资本"的重要平台,对于普通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着统驭作用.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长春国投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地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的目标为逻辑起点,从公司本身和下属国企两个层面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得出地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要因地制宜吸收非公股东资源推进混改、完善公司治理促进股东资源内化、兼顾下属国企改革发挥平台作用的启示;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即只关注资本投资公司自身的改革,而缺乏对下属国有企业的引导,未真正体现平台的"中间层"功能,同时丰富了地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8.
卢相君  陈露 《会计之友》2021,(17):138-144
国有企业的改制任重而道远,鉴于安徽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案例,文章对吉林省老牌国企长春建工集团的混改路径进行研究.文章案例结合对标分析的方法,研究安徽建工集团公司上市前混合所有制改革计划,分析其优势及可取之处,并提出长春建工集团混改路径以此为鉴的建议.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应引入非国有资本以推动改革并运用激励机制稳固企业运营,同时进行混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9.
梁毕明  宋佳怡 《会计之友》2021,(19):148-152
一直以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就是国有企业,所以做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从本质上提升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公平的配置.文章基于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吉林省国有企业轨道交通集团的混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公司可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公司治理结构,设置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田苗 《河北企业》2023,(12):78-80
自2014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再一轮开始,国有企业混改就一直作为国家深化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断推进。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混改的方式也在不断丰富,近几年又涌现了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资本进行逆向混改的方式。梳理近期我国民营企业进行逆向混改的动因和绩效效果相关的文献,厘清逆向混改的作用机理,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北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我省在混改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须解决。本文分析了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河北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以规避、解决国企混改中出现的问题,推进股权多元化,形成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2017,(4):47-53
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测度了2009-2013年5年间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的投资效率,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实证分析了国企混改前后投资效率的变化,并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研究控股方式和股权制衡度对混改国企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混改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由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方式的混改国企投资效率提高为最优;混改后股权制衡度越高,则国企投资效率越差。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投资效率研究的理论知识,还可以为正在进行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018至2020年,中央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超过3000户,引入社会资本共计5000多亿元.并购类混改企业一般具有利益主体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经营方式市场化的特点,在当前混改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研究并购类混改企业提升监督有效性的方式路径,对于强化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统一,保证企业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同时,正确处理好增强企业活力和强化监督的关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代发龙 《当代会计》2021,(15):150-152
当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资源整合过程中遇见了诸多核心问题,其中,财务整合问题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几个问题之一.国有企业混改后是否能够按照预期的战略目标持续发展下去,很大程度在于企业自身的财务整合问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于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以及国企的资源整合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必须要关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财务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动态     
赵欣 《企业文明》2015,(3):103-104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之国资改革:市场化运作平台担重任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国资国企改革的表述,较去年呈现细微变化。其中尤其是对"混改",由去年报告中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变为"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强调"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这预示着,国资投资、运营平台在2015年的国资改革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5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首先提出"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紧接着就要求加快国资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此外,  相似文献   

16.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公司治理模式改革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相互持股的股权结构变化、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强化等几个方面。改革后,日本公司在股权集中度降低、董事会效率的提升、监事会独立性的增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尽管如此,公司治理仍呈现出原有模式的持续和改革并存的状态。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改革对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有诸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配置有两个特征,第一是股权集中,第二是大股东虚位。股权集中形成了一股独大的格局,股权虚位又形成了强管理层、弱董事会格局,我国上市公司更容易出现问题。我国公司治理既要解决一股独大问题,还要解决大股东虚位的问题。监事会制度的初衷是扶助董事会制衡管理层,由于监事制度安排不合理,致使我国公司治理出现了"缺环"。为此,完善监事会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国企改革是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经路径,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企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东航物流公司为例,重点分析了混改路径及其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企业提升员工活力,提高经营业绩,从而得出关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些启示,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有企业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背景,深入考察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非国有股权比例,这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少而优”的并购,即降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但所选项目能够获得优质的并购绩效,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大股东参与国企公司治理时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混改国企处于竞争性行业或属于地方国企时,非国有大股东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更加凸显。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利用市场化力量“混”股权、“合”治理以及实现国企价值创造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我国国企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本文从现实出发,对东北制药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研究,分析了公司混改结果对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探索东北制药混改细节,希望为其他同行企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