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斌杰 《英才》2012,(10):117
世界经济融合到一定程度,人们不再看重谁是老板,而更多看重的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英才》杂志创办15周年之际,由《英才》杂志举办的"2012贡献中国高峰会"隆重举行。我首先对《英才》杂志创办15年来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美国人杰里米·里夫金预言,21世纪将会出现第三次工业革命,而且将由中国领头,其目标是改变经济发展的整个模式。他认为,之前的两次工业化改变了农工商  相似文献   

2.
《英才》2003,(12)
《英才》和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关于企业家和经理人的争论始于2002年的“双十”(十位聚人气企业家,十位具价值经理人)评选。那次评选中,联想的两位“少帅”杨元庆和郭为双双被专家评为年度最具价值经理人。可是,柳传志却认为:杨元庆和郭为不是经理人,而是企业家。自此,双方便开始了对企业家和经理人应如何界定的争论。2003年2月,柳传志和张维迎等参加了《英才》杂志总编辑宋立新主持的家族企业论坛。在论坛中,嘉宾对丁经理人的职业化问题进行了讨论。此后,关于企业家和经理人划分标准的争论频繁出现于各种媒体,在2003年“双十”评选之前,宋立新同柳传志对此话题再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英才》2000,(1)
在人类新纪元降临之际,《英才》杂志于2000年元旦推出世纪珍藏版,以志其蛊,本人谨致以衷心祝贺。《英才》杂志多年来保持着高水平,深受读者爱戴,珍藏版的面世,必然更添异彩,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4.
与《英才》共同成长的5年,千言万语在这个庆典彰显;与《英才》风雨同舟的5年,百感交集在这个夜晚融融。在广大读者的精心呵护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全力支持下,《英才》杂志迎来了自己的5周岁生日。为此,英才杂志社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隆重举行《英才》创刊5周年庆  相似文献   

5.
《英才》2005,(1):72-77
由《英才》杂志.《北京青年报》、新浪网、凤凰卫视四家媒体发起主办,与中国管理宣传主流媒体联盟共同评选的2004年“十位聚人气企业家”、“十位具价值经理人”及中国管理100人,于2004年12月3日揭晓。  相似文献   

6.
2001年12月,《英才》杂志和湖南电视台共同组织推先出国内“最具人气企业家”。本从中选择八位勾勒轮廓,意在体现企业家与企业凝聚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仲裁者樊纲     
杜文 《英才》2009,(9):8-8
值中国南车上市一周年之际,《英才》杂志带我们一起回忆了这个百岁寡头企业惊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唐凯林  梁海松 《英才》2006,(8):60-62
“以后飞机上也应该配备这种降落伞。”郑元豹指着一本杂志上的降落伞图片对刚落座的《英才》记者说。  相似文献   

9.
吴仕逵  吕金奇 《英才》2004,(1):24-29
2003年12月13日,由《英才》杂志、新浪网、《北京青年报》和凤凰卫视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联合举办的“2003年10位聚人气企业家、10位具价值经理人”评选活动颁奖盛典上,本年度惟一由四种不同媒体平台运筹推出的“人本榜样”新鲜出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和部分国家部委领导到场祝贺,并为获奖者颁奖。来自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媒体的400多位嘉宾一起见证了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  相似文献   

10.
唐凯林 《英才》2006,(1):79-79
无论是对于中国的财经界,还是见证了财经世界风云变幻的《英才》,2005年都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对于《英才》来说,2005年12月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的中国年度管理大会暨“双十”颁奖典礼,在打造商业影响力的理念之下,中国公司管理苒一次被我们鲜活地描述,至此《英才》杂志“最聚人气企业家”以及“最具价值经理人”的“双十”评选活动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对于中国的财经界,还是见证了财经世界风云变幻的《英才》,2005年都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对于《英才》来说,2005年12月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的中国年度管理大会暨“双十”颁奖典礼,在打造商业影响力的理念之下,中国公司管理再一次被我们鲜活地描述,至此《英才》杂志“最聚人气企业家”以及“最具价值经理人”的“双十”评选活动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心灵之约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初秋之夜,《英才》有约。8月26日晚,首届“英才之夜”联谊会在京瑞大厦阳光大厅闪亮登场。出席联谊会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等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企业界、新闻界、卫生界、文艺界的朋友60余人。本刊总编辑宋立新首先致辞,代表刊社向莅临“英才之夜”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和谢意,并向嘉宾介绍了《英才》的办刊情况。她说:“由中华英才半月刊社出版发行的《英才》杂志创始于1997年。两年来,我们以“宣传精英,介绍精品,追求精彩,弘扬精神”为宗旨,致力于广交各  相似文献   

13.
徐江山 《英才》2009,(10):8-8
满眼是让人心惊肉跳的黑色数字和国际航运的惨淡,全然不见中远的豪迈和魏家福船长的霸气,《英才》杂志《魏家福:中远低谷反击》的开篇给读者展示的是困顿中的一丝生机。  相似文献   

14.
《英才》2012,(10):150-151
2012年,《英才》杂志在官方微博上推出了企业家"老照片"专题,受到众多粉丝的热捧以及企业家的好评。今年是《英才》创办15周年,在这15年中,我们记录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印证着企业家群体的崛起,也很荣幸同众多企业家一同成长。  相似文献   

15.
《英才》2003,(2)
一直以来都认为,财经人物杂志大多都是给企业家亮相、做秀的舞台。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英才》杂志,这期的《首要故事》吸引了我。我感觉到这个栏目的不同,也感觉到《英才》的与众不同。其实,我并不关心远大是如何策划战略、运营公司甚至是他们资本的运作等等。但是,此文写出了打动我的东西,我们想了解企业家是怎样使用“人性”的,而不是想看一个企业明星是怎样的“做秀”。文章  相似文献   

16.
《英才》2005,(1)
由《英才》杂志、《北京青年报》、新浪网、凤凰卫视四家媒体发起主办,与中国管理宣传主流媒体联盟共同评选的2004年“十位聚人气企业家”、“十位具价值经理人”及中国管理100人,于 2004年12月3日揭晓。与以往三届评选所不同的是,本次评选的主办方特别邀请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专业咨询公司——美世咨询公司 (Mercer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专门设计了适合国  相似文献   

17.
看不清     
王静 《英才》2008,(12):8-8
2009年大势如何? 谨慎乐观,是《英才》杂志一项调查中,64%的企业家对2009年经济走势的看法。但是,时间临近年底,“谨慎”的气氛能够感觉到.而“乐观”的倾向不多。  相似文献   

18.
《英才》1998,(12)
美国前总统布什10月19日在北京亲切会见了《中华英才》,《英才》总编辑王霄鹏,宾主双方就中美关系,地区和国际问题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秘书长孙阿清,理事和志耕,本刊编委任元华,《英才》月刊编辑部主任姜苏鹏等会见时在座。会见中,布什对《英才》爱不释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2月13日,由《英才》杂志、新浪网、《北京青年报》和凤凰卫视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联合举办的“2003年10位聚人气企业家、10位具价值经理人”评选活动颁奖盛典上,本年度惟一由四种不同媒体平台运筹推出的“人本榜样”新鲜出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和部分国家部委领导到场祝贺,并为获奖者颁奖。来自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媒体的400多位嘉宾一起见证了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这次企业管理榜样的推出,具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评价指标注重理念层次而不  相似文献   

20.
《英才》2002,(12)
奇自传》、《第五项淮奇自传》王甲j廿界扔24位英才生活状况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