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本文以生产函数的多变量分析为基础, 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研究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 2009~ 2015 年的经济增长、 信贷投放对能源消费的长短期均衡关系。 实证表明: 经济增长、 信贷投放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短期正相关关系; 同时, 经济增长与信贷投放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 积极调整信贷政策,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2.
姜磊 《电力技术经济》2011,23(1):31-34,49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相影响关系一直是能源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焦点。应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广东省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广东省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通过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判断存在经济增长到电力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需求强劲,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消费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增长的同时,地区GDP也呈快速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上海、江苏、浙江产业结构均呈现231模式(即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最小),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和GDP增长的关系进行模拟分析,测算出能源总量、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消费对GDP的回归系数以及江浙沪三地对能源消费的地区影响因子和2000~2003年各年对能源消费的时间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 1996~2017 年京津冀产业碳排放面板数据, 采用脱钩模型分析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同步关系, 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 (LMDI) 分解分析模型探究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 研究表明: 1996~2017 年京津冀产业能源碳排放平均年增长率 3.50%, 增加主要由河北拉动, 工业、 民用和交通部门是碳排放主要部门; 京津冀三地产业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由弱脱钩转变为强脱钩关系;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是碳排放的两个主要抑制因素, 并且抑制作用逐年增强, 经济强度因素对碳排放有正向影响,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对京津冀碳排放影响程度较小。 因此, 可以从严控高能耗产业、 增加技术投入、 借助经济杠杆、 提高环境补偿等方面着手京津冀减排。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长三角地区优化能源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能源消费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长三角地区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短期内会造成能源消费的增加,而在长期对能源消费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是逐步增强的,而能源消费自身的惯性作用则不断减弱;在长期中,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消费自身对能源消费的变动影响最大,技术创新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各个省市作为横截面单元,利用各横截面单元1988~2005年的样本组成面板数据,进而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FDI对我国不同地区贸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于我国初级产品基本上不具有促进作用,而FDI对于制成品的出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个效应因地区和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吕涛  潘丽 《工业技术经济》2017,36(2):118-125
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研究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有助于了解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态势。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关键因素,并构建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收集36家新能源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不同类型的新能源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整体成长性偏低,多数企业追逐短期盈利,各分项能力发展不均衡;不同类型的新能源上市公司成长性和各分项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1997~2016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特征, 基于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该地区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口、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与已有研究不同, 本文技术进步指标的测算同时纳入技术投入和技术产出因素。结果表明, 各影响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 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口, 每增长1%, 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1.914%, 其次分别是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 整体技术进步实现的碳排放的减少量小于其带来的增加量, 技术进步水平并未达到使碳排放减少的程度; 人均GDP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的研究结果不支持倒“U” 型的库兹涅茨曲线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面板数据为样本,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 运用Tobit 面板数据处理方法, 研究环境规制与我国各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1) 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 技术水平下降是主要原因; (2) 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不均衡, 东部地区最高, 西部最低; (3) 用各种指标度量的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基本一致, 均有利于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发展如果不能与经济发展保持相应的数量关系,那么经济发展就会受阻。这种数量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费数量和经济发展数量之间的关系(能源强度);二是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三是能源建设时间与经济发展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7~2014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基于Arcgis、Geoda和Matlab软件平台,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对不同环境污染物的差异影响,并讨论了技术进步、环境治理投资、对外开放度、经济增长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污染物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对环境污染没有显著影响,保险业集聚对于不同环境污染物具有差异影响;第二产业发展和调整促进了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工业废水和工业粉尘的减少;不同控制变量对不同环境污染物具有差异影响。因此,环境治理需要考虑区域间的协同效应,加大银行业和证券业环保投资支持力度,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 变,改善引进外资结构和环境治理投资结构,重点推进控制工业粉尘排放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30个省份1998~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 利用VAR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人口、经济、产业城镇化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影响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水资源消耗受到自身的冲击作用最大, 省份的人口、经济城镇化程度高, 则对水资源消耗有负向冲击作用, 反之有正向冲击作用, 大部分省份的产业城镇化对水资源消耗均有正向冲击作用, 只有少数省份有负向冲击作用;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对水资源消耗都有负向影响, 东北地区影响最大; 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产业城镇化均对水资源消耗产生正向影响, 其中东北地区的经济城镇化影响最大, 中部地区产业城镇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能源消费与能源需求影响因素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多数从中国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能源价格等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中国能源消费与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林伯强应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中国能源需求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能源需求的决定因素,得出能源总消费、GDP、能源价格及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路正南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极大的相关性。但是对能源消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多变量分析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拟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甘肃省1985~2007年能源消费和各变量的时间序列.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内在变化机制,建立了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和影响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二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呈正相关;二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对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影响具有滞后两期的经济惯性;能源消费结构对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不存在显著影响;霍夫曼比例对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存在显著负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了用于能源消费分析的SKYLINE模型,实证分析了2002~2007年我国43个产业部门能源消费的结构、变化及效率.研究发现:①能源消费型部门主要有6个;②上述6个部门根据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及效率可分类为:能源利用效率低部门、能源利用效率高部门、能源消耗和产出同比增长部门;③2007年,我国6个能源消费型部门的生产用能源都实现了不仅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同时还满足出口需求的大转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碳排放的测算, 发现京津冀碳排放的行业分布集中且存在重叠现象,但碳结构差异性较大。 利用STIRPAT的扩展模型, 使用京津冀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 发现京津冀生态化与规模、 技术、 结构和政策效应高度相关; 然而, 河北重组效应显著, 天津主要是能源结构的优化, 而北京则更多为结构升级效应。 另外, 北京和天津对河北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 反之不成立; 而北京和天津之间互为正向溢出。 鉴于此,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 其生态化调整既要考虑差异性, 也要认识正向溢出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的工资水平将会产生影响。本文以我国各个省市作为横截面单元,利用各横截面单元1988-2005年的样本组成面板数据,进而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FDI对我国不同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工资水平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同时FDI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之间的脱钩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之间的耦合关系。选取新疆2007—2017年间经济生产总值、总能源消费(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生产总值及其能源消费、第二产业各部门的产值和能源消费以及各地州能源消费和经济生产总值,采用脱钩模型(Tapio弹性分析法),分析了新疆经济发展和能源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新疆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总体相对较好,经济发展和能源排放与二氧化碳的脱钩状态较好,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好;三大产业总体上脱钩较好,第三产业脱钩最好;各工业部门在两阶段(2008—2012年和2013—2017年)变化较大,但总体上脱钩较好的工业部门占大多数;各地州中在4个阶段内总体上脱钩状态逐渐变的更好。  相似文献   

19.
节能减排是实现绿色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绿色信贷可以通过调节资本流动达到控制能源消费的目标,从而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基于各省制造业2006—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验证绿色信贷政策对于制造业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并结合空间视角进一步揭示不同异质性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水平。结果表明:(1)整体上,绿色信贷政策减缓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显著;(2)绿色信贷政策对于各区域制造业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以及能源消费的控制力度都呈现自东向西逐步递减的趋势;(3)绿色信贷政策在市场化水平、政策重视度、产业结构、研发费用等异质性因素上都对各区域制造业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产生不同影响,异质性因素水平较高的区域多呈现“高增长、低排放”的特点,而水平较低的区域多呈现出“低增长、高排放”的特点。研究结论为绿色信贷政策在不同区域进行差异化实行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增加天然气这一优质、高效、洁净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是实现国家总体能源战略的重要举措要实现2010年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供应中占8%的目标.必须“理直”天然气发展中的七大关系,所谓“理直”才能“气壮”。一是“理直”天然气与其他能源,特别是与煤炭之间的关系;二是“理直”天然气行业上中下游之间的发展关系;三是“理直”天然气发展与电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四是“理直”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燃气行业与相关市政产业之间的关系;五是“理直”天然气成本、定价和税收之间的关系:六是“理直”竞争与保护,政府监管与企业作用之间的关系:七是“理直”天然气行业内与行业外之间的关系。只有在整体的能源政策下“理直”了这七大关东,天然气的终端用户市场才能得到快速发展,天然气供应各环节的商业可行性才能得到保障,国内外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发挥,中国的天然气行业才能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