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冲突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遇到难题,破解这一难题是当前的重大任务.引起资源型城市发展困难的一个原因就是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的冲突.因此,资源对土地的补偿是恢复土地生产力和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资源开发的同时,应对土地的破坏作出必要适当的补偿.  相似文献   

2.
"大大连"的发展思路要求树立"大旅游"意识.生态旅游代表着当今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发展生态旅游能够优化大连旅游的资源结构和产品体系.大连生态旅游资源的种类多种多样,这为大连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方面,笔者建议采取以下策略搞好生态旅游规划,突出自然美学价值,加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并且面向青少年和家庭旅游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资源诅咒”理论的回顾,认为“资源诅咒”陷阱的产生不是因为资源丰裕,而是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所导致的,对传统产业模式下的“资源诅咒”陷阱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在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下,通过各种传导机制阻碍了矿产资源的优化利用,形成“资源诅咒”现象,因此,发展生态产业可以破解“资源诅咒”,将矿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途径,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并根据生态产业的内涵和矿区特点归纳了矿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资源价格的合理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循环经济视角下的资源价格及其构成由资源的价值构成所决定.资源价格机制缺失,造成了中国自然资源价格偏低,且与再利用资源比价不合理,形成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价格制度障碍.建议通过健全市场化的资源定价机制、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资源价值补偿机制等制度创新,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资源全部真实价值的资源价格机制,突破资源价格制度障碍,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价格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旅游资源的保障程度及开发、利用和保护状况,直接制约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因此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研究是现代旅游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兴凯湖的实地调查,提出了加大市场促销力度,加强行业建设等促进兴凯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辽宁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辽宁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客源市场潜力、基础设施潜力、旅游资源潜力、城市文化潜力和服务质量潜力很大.盘活工业资源, 开展工业旅游;优化城市环境,开展都市旅游;激活城市精神,开展文化旅游;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开发旅游商品,建立生产基地等基本策略可以作为辽宁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体育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体育资源开发相应的旅游活动已成为体育界和旅游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根据体育资源的旅游价值,提出体育资源旅游开发的内容,带动体育和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并购和联盟是企业获取和利用外部资源的两种方式.并购是一种依赖资本集中和控制权转移的资源占有和利用方式,联盟是一种依赖关系集结的资源利用方式.从并购到联盟的发展,体现了企业外部资源获取和利用方式的转变.从本质上说,并购到联盟,是资本集中到关系集结的转变,是社会资本对经济资本作用的一种替代,突出了关系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反映了企业的外向型发展战略从资本型战略到关系型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出版传播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资源、版权资源的传播,对信息资源、版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在界定版权资源定义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版权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我国版权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治资源是政治现代化启动和推进的前提和基础;政治发展不仅是一个政治资源消耗的过程,更是一个政治资源配置的过程政治资源的配置影响政治稳定,往往形成不同的政治形态.政治资源配置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企业资源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同经济时代人们对资源有不同的认知.总体经历了从单一到多个,从有形到无形,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企业资源的变迁主要由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市场状况、企业组织形式及人们对企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水平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2.
强化金融支持是推进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的诞生和发展,资金投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由于矿业资源枯竭、产业接替不衔接等影响,此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突出问题.国务院2007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3月确立了首批12个国家典型资源枯竭城市,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从金融视角看,结合区域实际,加快建设金融组织体系,增加有效信贷投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尽快出台倾斜性金融政策,多渠道地筹集转型配套支持资金成为金融支持资源城市转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和国际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我国出现了一批新兴的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依赖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产生了资源依附性和发展的稳态性,由此引发了产业锁定效应,进而出现了金融锁定现象.本文以新兴资源型城市榆林市为例,就金融在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金融锁定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反锁定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可促进这些城市可持续发展.目前,东北地区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前后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对此,成长型资源城市可在延长优势资源产业链的同时带动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成熟型资源城市应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衰退型资源城市可摒弃传统产业,形成以装备制造和以绿色食品为主的产业结构;再生型资源城市可基于石化、钢铁等传统资源产业,向资源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等多种产业并存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矿业循环经济与完善法规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对矿产品需求旺盛.资源的过度消耗,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保障和环境约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资源.环境安全.推进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势在必行.为此,必须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制规范和监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维系可持续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6.
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也面临政府功能发挥不足、环境保护力度不强、金融资本支撑不够等困境.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要转变发展思路,大力推动解放思想,深化政府体制机制改革;发挥资源富集优势,注重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资源富集区竞争力;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健全资源富集区投融资体系;充分利用政策支持,打造资源富集区发展洼地.  相似文献   

17.
红色旅游资源是山西的特色资源与优势资源,如何把现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对于实现山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山西红色旅游的开发现状和问题出发,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分析山西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经济意义,并针对现状和问题对山西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经济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陕北资源开发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但资源开发未能起到发展当地经济的作用.中央直接管理、垄断开发和经营的体制,使地方参与资源开发的领域受到严格约束,造成利益分配关系严重扭曲.资源利益分配制度应充分考虑资源所在地的利益,实行资源所有权的多主体所有,是西部资源开发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9.
资源是人类产生、进化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演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对资源的认识、利用和保护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浙江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更新与资源演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度.把握资源演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正确处理生产管理模式更新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对于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大都要受到国内这样或那样资源不足的制约.通过引进外部资源可以缓和国内资源不足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发展.1966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H.Chenery和A.Strout提出的"两缺口模型"(Two-gap Model),对引进外部资源的重要性,外部资源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作了系统的说明."两缺口模型"的中心思想是要阐明:当发展中国家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所需资源的数量与国内最大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缺口时(如在储蓄、外汇、政府收入、技术等方面),引进外部资源是弥补这些缺口的必要条件.其后,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德国的A.Hrschman等在他们所作分析的基础上,将该模型扩展为"三缺口"和"四缺口"分析,即增加了技术、管理和企业家方面的缺口,以及政府税收的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