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Shapley值法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其有不同的利益要求。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都站在自身利益需求的角度上,不同的利益要求间往往存在着一定冲突。有研究者曾用合作博弈中的讨价还价模型讨论了两个利益相关者在对企业所有权比例争取时的子博弈精炼均衡,但当有多种利益相关者同时存在时,该模型无法发挥作用。本文提出基于Shapley值的企业利益分配方法,既克服了讨价还价模型的不足,又能避免利益平均分配,使得企业的利益分配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更加合理,减少了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郭高宏 《经济师》2006,(8):83-84
当前盛行的股东价值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局限于资源配置、利益分配讨论,忽视公司治理对企业创新、价值创造体系的培育;创新能够实现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效应,公司治理应当有利于创新,“创新企业”必然要求组织控制而不是市场控制,为此,文章提出我国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相关者利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认为,企业理财活动应该追求实现相关者利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该观点强调考虑各方集团的利益。基于相关者利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下,利用经济模型采确定企业最大价值尤其重要,这对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企业应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不断推进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煤炭企业整体绩效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相关者利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认为,企业理财活动应该追求实现相关者利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该观点强调考虑各方集团的利益.基于相关者利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下,利用经济模型来确定企业最大价值尤其重要,这对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企业应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不断推进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煤炭企业整体绩效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所有权边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认为 ,企业所有权由股东及其它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 ,但如何界定企业所有权边界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理论入手 ,阐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下企业所有权的分配原则 ,是以股东为主导的所有权分配模式 ,股东分权策略是以分权为其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零作为所有权分配的极限  相似文献   

6.
我国PPP项目合作中的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PP项目融资模式的成功运用,离不开其利益相关者的收益与风险利益关系的协调。从激励角度考虑,将利益分配作为解决公私双方利益冲突的途径之一。通过对公私双方利益的分析,充分说明了双方利益协调的必要性。以公私合作利益分配原则为前提,建立起基于风险调整的利益分配模型,提出了基于资源投入和风险分摊等因素的合作双方收益公平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动态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洋  王辉 《现代财经》2004,24(7):32-35
本文试图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历史演进,结合不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两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勾勒出一条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影响企业生存”到“参与所有权分配”的动态发展脉络,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郭凌云 《经济师》2005,(6):213-213
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控制进行深入地分析,指出所有者或控制者将会按照自己的理性选择对企业进行控制,产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由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控制的利益相关者属于不同层面,不同阶段,使得利益相关者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实现。只有按照企业自身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且最大程度地满足利益相关者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才是企业的理想的财务管理目标,即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许慧 《当代经济》2007,(19):140-141
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共同体,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与各利益主体相关.本文分析了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两种理财目标的局限性,并提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基于相关者利益均衡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企业价值,财务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全面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因此,本文从企业财务关系的角度出发,将利益相关者局限于企业投资者、企业经营者、企业债权人、企业职工和政府等,进而分析了企业相关者利益与企业价值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向志平  王婧 《时代经贸》2012,(20):193-193
企业中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者、政府、债权人、企业员工,还有供应商、消费者以及其他社团体。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受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产生的影响不一样。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研究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提出了公司制企业"两权分离"的著名命题.而新制度经济学家通过对公司产权的分解与剖析,指出应当通过剩余控制权分配从而实现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事前的制度安排.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使得理论界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现代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公司治理的发展渊源及理论基础进行简要回顾和分析,进而说明治理结构与机制的设计则重在对各利益相关者做出相关制度安排,以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寻求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13.
许慧 《当代经济》2007,(10S):140-141
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共同体,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与各利益主体相关。本文分析了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两种理财目标的局限性,并提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基于相关者利益均衡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并根据Freeman的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综述性地介绍影响中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成果。最后,揭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政府和监管机构有效的奖惩措施、地方政府的协同作用;社会责任投资者;利益相关者不同环境下的环境信息需求特点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提升绿色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崇学 《生产力研究》2004,(12):204-205
公司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当局、政府、债权人、职工、供应商、顾客等,这些利益相关者由于提供了不同的资源,因而对公司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会计政策选择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技术规范,但它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是各利益相关者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各利益相关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施加影响,以实现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6.
刘淑花 《经济师》2010,(2):141-14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更加关注,社会要求企业越来越多地披露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文章以利益相关者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企业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应尽的社会责任;其次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需求的不同,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提出了企业应该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城市矿产是新兴战略性资源,合理利用可以减少废物排放,促进资源节约。城市矿产的发展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理清各利益相关者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是实现有效利用城市矿产的前提。基于此,文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城市矿产资源利益相关者进行概念界定和关系梳理,然后构建出城市矿产资源利益相关者网络图。在这个网络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各种目标协调和利益牵制关系,通过影响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可以实现网络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目标的协调。最后论述了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激励措施,以期各个利益相关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利益相关者网络"的合作,并最终使得城市矿产产业达到利益分配合理、产业规模适中、产业发展高效的协调目标。  相似文献   

18.
社会管理是政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职能.政府社会管理本质上是一个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政府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是影响或决定政府社会管理质量观的主要变量,政府利益相关者对社会管理质量的不同价值诉求形成了不同的社会质量观,而社会管理质量观正是这些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博弈的结果.构建基于政府及其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管理质量观的博弈论分析框架,可以为政府社会管理质量观的确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理论将企业看作由一系列与之有利害关系的利益相关者所结成的合约体.由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合约中的契约权利不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趋向也不同.因此,以满足"共同需要"为目标的传统"通用型财务报告"模式就难以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差异性需求满足,这无疑会局限现代会计决策相关性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笔者认为,应建立以同一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生成依据并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的个性化财务报告,即利益相关者适用型财务报告体系.为此应在统一的基本准则基准上制订各主要利益相关者适用型财务报告具体准则,以实现在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与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的协同.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定性地分析了社会责任视阈下企业价值增长可能出现的六种形态。并指出基于资源的有限性,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会根据相关者的利益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所偏重。因此社会责任行为下企业价值可能只会在部分形态上有所增长而不是全部。文章还利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给出社会责任及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给企业价值带来四种形态的增长,而员工责任和政府责任和企业价值有一定的关系,但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