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我国先后多次提出治理“小金库”,既说明了中央治理“小金库”的决心,又说明了“小金库”的难治。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一些地方还存在农村干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集体的部分资金变成了少数村干部的“自留地”、“私房钱”,不仅脱离了上级部门和群众的监督,还造成了铺张浪费,成为孳生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不少合作组织有了一定的积累,而村合作经济组织内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了。由于进人“小金库”的资金使用失去监督,可以任意支配,请客送礼、大吃大喝,它已成为少数村的村干部用于报销不合理开支的主要途径。私设“小金库”不仅滋生腐败、助长贪污私吞等不法行为的发生,而且违反农村财务管理规定,容易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和上访,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私设“小金库”,给村干部们留下了滋生腐败的土壤,违反了财务制度的规定,极大地危害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尽管“小金库”具有隐蔽性,通过审计查出“小金库”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注重审计方法,抓住蛛丝马迹,一查到底,“小金库”终会露出马脚。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日前,中共中央纪委、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联合印发了《“小金库”治理工作举报奖励办法》,规定在“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向“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举报“小金库”。  相似文献   

5.
动态     
中纪委:使用小金库吃喝严重者将被开除党籍 8月23日,中央纪委公布了《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的处,理依据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背景,阐明了“小金库”的定义、资金来源、设立手段、使用去向、惩处原则及惩处方式,论文着重对“小金库”的政府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所谓“小金库”是指实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后,村集体经济组织为逃避乡镇经管部门和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和管理,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采取隐匿收入、虚列支出等非法手段,私自将部分收入不按财务制度规定列入本村账目核算而私设的“账外账”和私存的“账外款”。加大对“小金库”的审查力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小金库”专项治理的背景,阐明了“小金库”的定义、资金来源、设立手段、使用去向、惩处原则及惩处方式,论文着重对“小金库”的政府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下面,我就前一段时间我部清理、检查“小金库”工作情况讲几点意见。一、充分认识清理“小金库”的必要性私设“小金库”是违犯财经法规的。由于私设“小金库”导致违纪违法的事件屡见不鲜。去年,中央纪委、监察部会同审计署等部门严肃查处的卫生部原卫生检疫局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的案件就很典型。这起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也再次深刻警示我们,要维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必须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取消“小金库”。党中央、国务院曾三令五申严禁设立“小金库”,但仍有一些单位置党纪政纪于不顾,阳奉阴违,明知故犯。造…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财务管理的不断加强,村集体的财务收支越来越规范,胡支滥花的现象不断得到遏制。然而,仍有部分地方的村干部为满足各种不正常的支出需要,想方设法私设“小金库”,逃避监督,给集体造成损失,加重了农民负担。因此,农村集体财务审计仍有必要加大对私设“小金库”的查处力度,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和村集体的利益,严肃财经纪律。由于私设“小金库”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审计难度较大,若能选准切入点,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就几年来农村财务审计的实践,谈谈查处农村集体财务“小金库”的几个有效切入点:1.突击盘点出…  相似文献   

11.
“小金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是权力滥用、滋生腐败的温床。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外部监督,从源头上铲除“小金库”,建立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据报载,2010年,广东省纪委在通报10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隐匿“小金库”的典型案件时披露,截至2010年7月底,全省在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两个阶段,均未发现“小金库”的63个“自查自纠零申报”和“重点检查零问题”的“双零”地区和单位,经督导核查,发现全部存在“小金库”问题,“小金库”数为96个,涉案金额3200多万元。看了这则报道,笔者不禁要问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小金库剖析     
小金库剖析□周力田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公有制单位,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单位,都设有“小金库”。国家虽三令五申:严禁设置“小金库”,但屡禁不止,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甚至有日益蔓延之势。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小金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  相似文献   

14.
“小金库”现象透视与诊治措施一、“小金库”现象透视何谓“小金库”,凡侵占截留国家和集体的收入,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未列入本单位财会部门的收支和私存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虽然各自采取的手段不同,索取的数额大小不同,但都是以损害国家或集体利益为前...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三部门意见在全国开展清理“小金库”专项检查各单位一律不得再私设“小金库”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了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说,近几...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提起的“小金库”一般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脱离单位财务核算和监督,在正常的会计账务系统之外设立的、资金未纳入法定账户管理的财务收支账目。“小金库”具有较为隐蔽的特点,且危害性大,作为监管机构的检查人员应按照“小金库”作案手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农村财务运行的重要环节,票据审核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目前,诸如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收据管理混乱、原始票据手续不全、不合理开支、变通报销票据、民主审批程序不严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农村财务工作健康有序地运行。加强和规范票据审核工作势在必行,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小金库     
《农村工作通讯》2009,(14):44-45
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为“小金库”这一老词重新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9.
尽管农村财务管理不断加强,财务收支越来越规范,胡支乱花的现象不断得到遏制,然而仍有部分地方村干部为满足各种不正常的支出需要,想方设法私设“小金库”,逃避监督,给集体造成损失。因此农村集体财务审计仍有必要加大对私设“小金库”的查处力度,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和村集体的  相似文献   

20.
单位私设“小金库”行为浅析董淑萍,刘金华单位私设“小金库”是当前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对策,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单位私设“小金库”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反财经纪律,不在财会帐上体现,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