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热火朝天的世博会会期过半,我们迎来了“质量月”。 今年的“质量月”可谓“别样”,因为是在世博会的背景之下。走进世博会、融入世博会的我们。对质量的认识多多少少有了“别样”的感受。比如对今年质量月“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主题的理解,更有深度了。  相似文献   

2.
《上海质量》2010,(5):6-6
《上海质量》的广大读者朋友: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于5月1日隆重开幕了。本次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包含五个分主题:“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城乡互动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关系”“城市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充分体现了全人类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新世纪梦想,是世界各国展示对发展质量、生活质量深入理解与反思的契机,也是各行各业了解、学习各种先进理念和经验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宗和 《上海质量》2010,(8):26-29
“低碳世博”各项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7月4日上海世博局长洪浩在“环境变化和城市责任”分论坛上盘点了“低碳世博会”,说从世博会筹备到举办,“低碳世博”各项措施正逐一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穿越时间隧道,纵观历届“世博”,购物始终是“世博会”的目标诉求和主体命题。显然,作为“2010世博”的主办城市上海,理所当然应在“世博会”的购物方面,凸现主场魅力之优势,旋起卓尔不群之强势、展示“卖点”集成之旺势、映显抢眼瞩目之靓势,一言以蔽之:要有本届世博会自主的话语权、解读力、贡献度和诉求点。  相似文献   

5.
在世博会倒计时200天之际,市世博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周汉民发表"凸现低碳经济,深化世博主题"的新论指出:"正是人类加速城市化和新科学技术革命的酝酿与发展,使‘低碳经济’日益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不知道你在参观上海世博会时感受如何?《世博与质量——参观世博会见闻记》征文启事刊出后,很快就得到了响应。令人惊喜的是,专程来沪审定“我与质量”亚太少儿绘画赛评选结果的亚太质量组织主席山·如普瑞为我们写来了世博观感:《美丽的世界之窗——2010上海世博会》。我们把它作为世博征文的第一篇刊发于此,期望这个好的开头为我们带来更多优秀的世博会见闻记。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导报》2010,(5):52-52
【共同社东京4月3日电】题:世界一流企业欲借世博会平台抢滩中国市场(记者清水敬善) 上海世博会的赞助商包括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可口可乐和日本资生堂等世界一流企业。虽然世博会是排斥商业主义的展览会,但是如果以展示“技术”和“文化”为目的则有参展的可能。在世博会这一舞台背后,世界一流企业正瞄准巨大的中国市场展开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8.
每一届世博会都是一次全球范围的“头脑风暴”,这为中国企业带来历史罕见的机遇 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中国人有两个百年梦想:一是奥运会,二是世博会。这两个梦想都变成了现实。中国的企业家们都在谈论上海世博会提供的机遇,而要抓住机遇,首先要认识世博会。世博会经久不衰的秘密何在?世博会从1851年诞生,  相似文献   

9.
世博展期将过半,正是“十二五”规划谋划之时。“一切始于世博会”,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在世博会捕捉先机,谋划未来。近来上海各区政府将学习心得付诸规划的报道,也常见诸于报端。如“闵行区对照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不断完善规划,打造沪上首个生态低碳区”:该区干部被伦敦案例馆的“低碳之都”魅力所吸引,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城市问题首次纳入世博会的展示视野.现代意义上的大规模城市化起始于工业社会,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意义之深,延绵至今.但工业文明的两面性有目共睹,它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与技术进步的同时,却又使城市走向背离人类追求“优良生活”这一初衷的本意.上海世博会主题展示正是立足于反思这一问题和创想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前景而展开.本文的考察与分析结果显示,世博会展示了城市在步入后工业社会后将主要受到“人文关怀”、“生态思想”和“公民意识”三个逻辑的主导,其寓意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的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上海“世博会”,潮菜(潮府馆)作为广东菜的官方代表出展,跻身中国菜系八大展馆之其一;2012年,潮府馆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以“中国饮食馆”出展韩国丽水“世博会”,且在会后落户首尔;2015年的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组委会,在多方考察后,已向潮府馆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到米兰“世博会”展现独特的东方饮食文化。至此,潮菜“借场”世博会,已成为出入国际高堂华厦的中国菜“国际形象代表”。  相似文献   

12.
网络这么发达,电视包罗万象,本届世博会甚至还创新出了一个网上世博会,为什么人们还要纷纷“亲自”前往世博会?且很多人是徜徉在“热门馆”之外!  相似文献   

13.
世博会是世界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盛会。文章纵览了150多年世博会历史,无论其规模大小,都见证了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并分析出世博会举办与国家实力、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着重从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视角对上海世博会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参观过世博会的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太精彩了!令人意犹禾尽。人太多了!令人望而却步。这种矛盾的感受,一方面体现了世博会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体现了参观者对提高世博会游览质量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2010上海世博会,又一次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全球盛会。在世博会的餐桌上,从不缺乏精美、高贵的器皿,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巴黎世博会的埃菲尔铁塔、布鲁塞尔世博会的“原子球”……而如今,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形似大粮仓的“东方之冠”华美亮世,于8月全部穿上“红衣”,飞扬起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激昂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上海标准化》2008,(9):3-3
为了更好地服务2010年世博会,市标准化研究院结合自身业务特点,近期正式进驻上海市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专设的“2010世博会参展者‘一门式’服务大厅”,为世博会参展者提供优质代码登记服务。  相似文献   

17.
带着全力以赴办好世博会的责任,上海市“两会”确定的今年各项目标和任务,把确保世博会成功举办,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确保民生持续改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和高质量谋划好“十二五”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并把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作为今年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8.
在世博会筹办期间,外事汽车公司以“锦江”的名义,向世博会外事工作指挥部郑重承诺,将确保世博会开幕式全部国宾接待用车。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10,(8):12-12
世博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1889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最具吸引力的世界奇迹;1982年美国诺克新维尔世博会上魔方引发了人们的“头脑风暴”,之后在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亿只;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丰田机器人”赚足了眼球和人气,其倡导的文明生活方式后来享誉全球。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启示黄小花西欧、美国和日本是当今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国家,但正是在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城市化运动之中,出现了一种逆城市化倾向,这种现象在本世纪70年代形成高潮,80年代开始逐渐减弱。逆城市化的兴起对西方国家的城市化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