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国锋 《财政监督》2011,(10):56-57
2009年,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和审计署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如何预防"小金库"并形成长效机制成为我们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一、"小金库"治理取得的成果(一)认识程度普遍提高一方面,对"小金库"的界定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以前对"小金库"的认识普遍比较模糊,一般认为账外私设账户或账外私存现金才是"小金库"。通过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大家明确了"小金库"是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  相似文献   

2.
2009年8月中纪委发布的《关于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中明确指出,"小金库"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其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相似文献   

3.
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意见的通知》将"小金库"定义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的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于"小金库"。  相似文献   

4.
揭穿虚列期间费用设立"小金库"的十面埋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当前,部分企业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的违纪行为,成为铺张浪费的重要渠道和减收增支的暗流,影响了企业收入分配的公平,扰乱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  相似文献   

5.
《会计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各单位违反财经法规及有关规定而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并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小金库"是滋生腐败和犯罪的温床,始终是审计机关重点查处的违规违法行为。"小金库"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才能有效发现并予以惩治。本文主要分析了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顾学增  郑道全  陈欣 《理财》2013,(1):92-93
小金库是否等同于账外账,审计部门人员纷纷都有说辞。经过这些年的审计实践工作,我们认为,私设"小金库"与私设账外账都是属于违规违法行为,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二者的区别,对具体的审计实践有指导意义。一、含义不同"小金库"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  相似文献   

7.
陆明琅 《理财》2012,(7):80-81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转移、隐匿国家和单位的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各项资金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鄢璐 《财政监督》2011,(7):53-56
"小金库"一般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影响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甚至进一步诱发和滋生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危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影响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9.
“小金库”即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企业的“小金库”就是企业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利用对一些项目资金管理的便利来筹集和建立起由本单位或部门自行支配的资金。“小金库”的存在,有很大的危害性,应建立长效治理机制.从源头治理上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它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目前,一些单位出于种种目的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和社会团体资产的流失,滋生了腐败现象,败坏了社会风气,也使一些干部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之路。  相似文献   

11.
所谓小金库,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规定,指的是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虽然小金库的隐蔽性较强,但是只要我们在审计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巧,小金库终究是不难查处的。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18号)的规定,"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均纳入治理范围"。可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5年3月29日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所谓“小金库”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设立“小金库”现象是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我国大范围的小金库治理活动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在198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决定对小金库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检查。第二次是在1995年,国务院以国办发[1995]29号文件,  相似文献   

15.
2000年财政部驻广西专员办,查处了三起金额巨大的私设"小金库"违纪行为。一是在对国税进行交叉检查中,查出北京市某区国税局私设"小金库"3,561万元;二是根据群众举报查出广西自治区某市建行私设"小金库"503万元;三是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发现广西金噪子有限责任公司私设"小金库"6,315万元。自专员办成立以来,我办已查处了23个单位私设"小金库"的违法违纪行为,合计"小金库"金额2.29亿元。从以上被查处情况看,"小金库"违纪有以下特点:一是"小金库"不小。在已查处的23起"小金库"中,200万元以上的16起,其中超过3000万元以上5起;二是普遍性。不但企事业单位有"小金库",行政机关也有,不但一般单位有,工商、国税、人民银行等经济执法部门也有;三是"小金库"多户头化。我办查处的私设"小金库"的单位,最少的有"小金库"户头3个,多的达13个;四是"小金库"资金来源多样化。包括截留主营业务收入、副营业务收入、利差收入、变卖财产收入、咨询服务收入、各种提成和返还收入、购物回扣、虚列成本费用、下级单位上交的各种款项费用、有关单位的捐赠等等;五是"小金库"资金主要用于违纪违法支出。如购建帐外资产、滥发钱物、出国旅游开支、请客送礼、过年送红包、行贿等。  相似文献   

16.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具有普遍性、隐蔽性、违规性的特点,其设立由来已久、屡禁不止,近年来随着检查力度的不断加大,被审机构为规避检查,其手段不断翻新更加隐蔽.如截留收入或虚列支出后的资金多以间接回流的方式套取资金,越来越难以发现,也越来越成为审计监管的难点和重点,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判断,通过纵横对比、实地观察、内查外调、多视角多维度查找蛛丝马迹和疑点线索,运用一定的技巧追踪资金流向、锁定审计证据、明确相关责任.现将虚列支出私设"小金库"的审计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蒋利强 《河北金融》2010,(10):51-52
内部控制作为单位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防止和发现单位内部舞弊的第一道防线。而"小金库"现象是单位的一种舞弊行为,因此通过内部控制来治理"小金库"是符合逻辑的。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应是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内部控制的定义,阐述了内部控制各个组成部分在治理"小金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瑜庆 《财政监督》2011,(13):57-58
关于财务管理,笔者乃半路出家,至今仍是"门外汉"。但在协管、分管财务工作的10年中,一直坚信"小金库"是一个"炸药库",坚持不设"小金库"。一个单位设有"小金库",就等于给这个单位埋下了"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安全隐患:一个领导私设"小金库"之日,就是这个领导走向腐败之时。针对"小金库"的成因与特点,在工作中应该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长效的机制,有效地治理"小金库"呢?一、科学分析"小金库"成因"小金库"危害多、危险性大,为何  相似文献   

19.
高宏 《会计师》2013,(1):33-34
<正>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的存在,危害大、影响坏,不仅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而且助长了铺张浪费、奢靡享乐歪风,往往成为消极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决清除。一、小金库形成的原因与形式若要及早防范小金库的产生及其带来的危害,就要了解小  相似文献   

20.
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的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小金库”具有来源上的多样性、形成上的隐蔽性以及经济利益驱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