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已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洋饮料冲击得元气大伤的中国民族饮料工业,眼下又面临着一次新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大饮料生产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一直在饮料配方、市场营销策略等领域暗自较劲,在奥运赞助权的争夺上同样如此。[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李光斗 《经济月刊》2009,(6):120-121
比可口可乐还古老的原始可乐配方将于下周在美国拍卖.中国企业该不该买下来? 在美国除了能喝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还有一种DrPepper可乐(直译:胡椒博士)很流行,卖得比可口可乐还贵。而Dr Pepper创立的时间比可口可乐还早了一年,是可口可乐的鼻祖。  相似文献   

4.
比可口可乐还古老的原始可乐配方将于下周在美国拍卖,中国企业该不该买下来?在美国除了能喝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还有一种Dr Pepper可乐(直译:胡椒博士)很流行,卖得比可口可乐还贵.而Dr Pepper创立的时间比可口可乐还早了一年,是可口可乐的鼻祖.  相似文献   

5.
亚生 《经济师》1996,(2):30-31
新论振兴中国民族工业亚生时下,在华夏大地,无论走在国营商场还是个体柜台、摊点,洋货比比皆是。在饮料市场,据调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连续几年都拨头筹,去年"两乐"在我国境内年产量达110万吨,占饮料总量的18.5%。在南京市场外国名牌饮...  相似文献   

6.
﹃让全世界的人都喝可口可乐﹄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海外市场营销策略嘉宾主持万城雄霸世界饮料市场百年之久的可口可乐,是最受人们欢迎的饮料之一。据说在美国,不知道美国总统是谁的大有人在,但不知道可口可乐的人没有。由此不难窥见可口可乐之魅力。可口可乐问世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其他饮料品类的陆续崛起,茶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可乐这一碳酸饮料市场的总体份额正在受到蚕食,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垄断的城市市场都出现了饱和的趋势,虽然可口可乐曾经试图开拓碳酸饮料以外的市场,但除了果汁饮料外,其他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销量在短期内难有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首次被百事可乐超越,面对失利,可口可乐誓夺在华市场,一场腥风血雨的争夺战又即将拉开.  相似文献   

9.
李光斗 《经济》2013,(9):18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无处不在。如今的中国式竞争是一种零和博弈式思维,像《红楼梦》里所说,"斗得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竞争战从美国打到了全球各地。当可口可乐以代表美国精神的正宗可乐称雄市场时,百事可乐则针对年轻消费者对碳酸饮  相似文献   

10.
《经济月刊》2013,(9):182-18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无处不在。如今的中国式竞争是一种零和博弈式思维,像《红楼梦》里所说,“斗得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竞争战从美国打到了全球各地。当可口可乐以代表美国精神的正宗可乐称雄市场时,百事可乐则针对年轻消费者对碳酸饮料的强大需求,提出了“新一代的选择”品牌主张,来吸引大量潜在消费者。100年来,在你追我赶的竞争中,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双双成为世界饮料业的巨头,实现了双赢。而当下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品牌之争火药味十足,从双方剑拔弩张的法庭争斗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市场策略,处处体现出中国式竞争的残酷。  相似文献   

11.
印度议会4日发表的最终调查报告 显示,在印度市场上出售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含有农药残留物。调查报告呼吁印度政府实施更加严格的饮料健康标准。去年,印度“科学与环境中心”发表研究报告称,在印度市场上出售的12家公司生产的软饮料都含有农药残留物,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此报告公布后引起舆论哗然,许多印度人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公司表示强烈抗议。不过调查报告并没有呼吁公众不要购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饮品,只是呼吁印度政府实施更加严格的饮料健康标准,杜绝含有农药残留物的饮料在印度市场上出售。可口可…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首次被百事可乐超越,面对失利,可口可乐誓夺在华市场,一场腥风血雨的争夺战又即将拉开,比较双方各自的发展路线和策略,我们又可窥见什么端倪?  相似文献   

13.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恩怨已经持续了一个世纪,但刚刚从近十年开始,百事可乐改变营销策略和经营思路,逐渐的走出困境,走进全球市场,并给可口可乐的老大地位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就两者主要的营销思路进行的梳理,对比了百事近几年的几大营销妙招,认为百事最大的有点在于市场定位准确,同时对于市场的变化十分敏锐,能及时作出反应,抢占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14.
刘作凌 《经济纵横》1998,(12):36-37
提起商业秘密,不由得使人想到享誉全球的饮料——美国的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公司凭借他们对可口可乐饮料技术配方的严格保密,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独家经营的垄断地位,赢得了巨额的商业利润。这不得不使人对商业秘密刮目相看,强化了对商业秘密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谁敢堪称"世界第一饮料"?这非美国可口可乐莫属。可口可乐独占了美国1/3的汽水饮料市场,在全世界的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大有市场,经销不衰,每天销售量逾3亿罐(瓶)。那么可口可乐成功的营销秘密是什么呢?一句话:利用形象的自我推销,提高可口可乐的知名度。提高可口可乐公司的知名度,是历届公司决策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公司每年都毫不犹豫地花费上千万  相似文献   

16.
提高中国品牌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下,国际名品牌充斥着中国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宝洁公司占了中国日化用品市场的50%,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则占了中国饮料市场85%以上的份额。“入世”以后,中国的产品将面临着外国品牌更为激烈的竞争。如何创建和发展民族品牌,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的百事可乐在营收总额和增长率方面都超过了老冤家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不仅是赢在市场竞争和营销策略上,更重要的是,赢在人才的较量上。  相似文献   

18.
解读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口可乐,全世界碳酸饮料的代名词。曾有人进行一项有趣的统计:把历年来销售的可口可乐的瓶子直立并排,其长度等于从地球到月球的115个来回。从1886年美国药师潘伯顿发明这种不含酒精的饮料至今,可口可乐饮料帝国已走过120年的光辉历程;而从1927年可口可乐进军中国上海、天津到现在,这位“碳酸巨人”也即将迎来自己在中国的80岁生日。可口可乐公司现已成为中国软饮料市场上的“龙头老大”。经过30年锐意创新的品牌经营和卓有成效的市场推广,目前它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饮料品牌。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成功带给我们一些经营管理的经验,公司的本土…  相似文献   

19.
有奖销售,简而言之就是以赠送物品或发放奖品为促销诱冈来刺激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扩大品牌知名度的营销手段,按其形式大致可以分为附送赠品、加价获赠、集点(积分)换物、抽奖等四大类。有奖销售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法一直被很多行业的厂商所青睐。例如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饮料巨头们争相举行的“再来一瓶”有奖促销活动;围美、苏宁常年推出的买赠抽奖活动等,甚至顾客买房子都可以获得大礼包。  相似文献   

20.
过去人们习惯上把咖啡、可可、茶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而在美国,汽水的销售量早已超过了它们。汽水在饮料中位居榜首据美国《饮料工业》杂志介绍,汽水在美国饮料市场中比重很大,十多年前就已在各种饮料中居第一位。牛奶第二位,咖啡排在第三,啤酒居第四位。美国饮料零售额高达1000亿美元,其中25%左右是汽水类商品,人均消费100多美元。据市场调查,美国软性饮料市场的销售量在60年代平均增长7.5%,70年代为4.2%,80年代为4%。可乐型饮料的地位1980年,美国市场软饮料的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