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财政和预算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文章从管理层角度对预算管理改革的实践依据及影响做了较为深刻的阐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收购的正当性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家的目光逐渐从物质资料生产领域,转移到了资本市场的运作领域。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管理层收购被大量采用,很难避免地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于是,有人开始追问,管理层收购的正当性在哪里?即使是原来支持管理层收购的学者也开始惊呼“MB0突变”带来的后果。管理层收购的正当性问,题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虽然管理层收购在西方等国家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了,但是它对于我国国有产权改革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我国的企业改革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我国近几年的管理层收购实践不难发现,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已经有一些上市公司实施了隐性或显性的管理层收购,随着?国有  相似文献   

4.
陈震  韩伟华 《经济论坛》2007,(12):87-88,93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公司相继推出管理层激励条款.如何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更有效的激励机制,重新被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MBO与泛MBO的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导刊》2005,(6):20-22
在英国、东欧等国家,管理层收购(MBO)和管理层持股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产权改革方式之一,但这种本身并无对错的改革方式在中国却一直受到众多争议,2004年下半年,这种争议达到顶峰。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收购:作用、效果及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s,MBO)和员工持股计划正在引起国内企业界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视。许多经济学家、企业领导认为,管理层收购是中国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治理结构改革、企业绩效改变的有效方法,管理层收购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主流性重组手段。评估管理层收购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我们必须从管理层收购在西方迅速发展的原因和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客观地分析管理层收购的作用和效果。管理层收购何以发展迅速管理层收购即管理企业的管理层通过经济手…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两年产权改革、国有股减持的呼声日盛,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企业改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法制法规和健全经济机制方面探讨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推行以剩余索取权为核心的股权激励契约是旅游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也是缓解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法权上生产资料国有与事实上人力资本私有这一内在制度冲突的有效路径.然而自2005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试行)》以来,A股旅游上市公司仍未突破以年薪制为主导的管理层薪酬契约非效率均衡状态,管理层"象征性持股"与"零持股"现象普遍.本文以终极控制权为逻辑起点,采用Baron和Kenny提出的逐步法,对中国本土情境下A股旅游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契约实施困境的制度成因与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以年薪制为主导的薪酬契约设计中,管理层低持股困境对旅游上市公司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终极控制人产权性质国有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的金字塔式控股结构是其症结所在.建议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分类推进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从产权架构顶层设计出发探索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改革范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管理层收购(MBO)涉及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法学和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管理层收购概念本身进行了新的诠释,并通过对比中国与英美等国管理层收购的不同之处指出中国的管理层收购不能盲目照搬,最后对管理层收购带来的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盈余影响有“利益趋同”和“壕沟防御”两种效应。本文采用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0年样本,基于盈余持续性的视角,研究了管理层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作用强于监事会。本文不仅丰富了管理层持股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研究,而且获得了管理层持股“利益趋同”作用的支持性验证,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内部人控制”不再是制约管理层持股的制度障碍。本文研究支持上市公司和监管层积极看待管理层持股,并建议上市公司区别制定有效股权激励计划,通过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管理层持股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等院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科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教育在近几十年飞速发展,但中国保留几十年的教育体制已经开始阻碍了高等院校的发展脚步。随着2012年全国教师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提出"政校分离、管办分离"的理念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文章针对高校行政化问题,指出行政化干预学术的不良影响,吸取国外先进教育经验,提出了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院校管理层改革与权力分流办法,为高校体制改革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正>股权分置改革模式的意义陈光 (山西) 随着后股改时代的开启,股权分置改革已尘埃落定。改革的硝烟还未散尽,而深层次的改革还将此起彼伏。那么,股改除了彻底地屏弃了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缺陷,它还给我们的改革以何许的启示呢?我们有必要再回味一下这次股改,或将其模式化。本次股改最大特点是,管理层只出原则,由市场主体自由博弈,通过投票自行决  相似文献   

13.
《经济导刊》2003,(12):26-27
在西方,MBO是企业进行重组或反收购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在中国,MBO更重要的是它的激励作用和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一种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中国的MBO是经营者(管理层)持股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产权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准备实施管理层收购(MBO)。但目前,在中国实施MBO,还有一些难题没有解决。最为突出和敏感的问题是收购标的价值(即收购价格)的评估和确定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利益冲突,20世纪70年代,MBO以企业私有化的方式在美国资本市场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的代理问题,提高了公司经营效率.20世纪90年代,MBO引入中国,作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普遍存在.然而,中国的MBO却带来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外部中小股东利益等不良后果.2005年开始,国家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本文在回顾MBO经济后果的基础上,对全流通时代中国MBO的经济后果进行再次思考.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管理层收购被我国一些企业采用,众多管理层收购案例的成功实施引起了中国经济界和企业界的强烈关注,管理层收购通过公司管理层购买本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以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从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资产结构的制度安排。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很快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就成为MBO的推动主体,以MBO方式进行‘傲小”,解决国有企业产权不清、国有资产退出和管理层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志斌 《生产力研究》2006,24(11):192-194
管理层收购(MBO)是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途径,收购后将管理层的利益和企业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优化管理层的行为,最终增加企业价值,文章在评介中外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管理层收购对企业绩效改善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胡庆 《当代经济》2002,(12):21-21
管理层收购(MBO,即ManagementBuyout)作为一个企业并购概念,在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熟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进口”MBO这种收购方式已经成为必然。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的较晚,证券市场不够发达,因此,如何建立我国的管理层收购机制是一个值得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研究的话题。 一、MBO的概念分析 管理层收购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或“管理者收购”,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深入到了产权改革层面,很多企业走上了公司管理层收购之路,这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研究新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入手,具体阐述了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具体内涵和基本概况,紧接着对公司管理层收购后的股利分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薪酬激励并不必然减轻企业代理问题,管理层权力可能弱化公司治理使得薪酬机制成为代理问题的来源.本文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了管理层权力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大的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高管的货币薪酬更大,但业绩并没有更好;而且,管理层薪酬与盈利业绩的敏感度更高,与亏损业绩的敏感度更低,部分企业出现薪酬业绩弱相关甚至不相关.本研究为理解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和薪酬激励的现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