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正>9月15日,中国西南油气田制定的我国首个领域国际标准《用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含量》,经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21个成员国投票获全票通过,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天然气总硫含量,指天然气中硫化氢等所有硫化合物的总和。含硫天然气必须经过脱硫净化,总硫含量控制在国家安全强制标准内,才能投入使用。氧化微库仑法依据化学燃烧和电化学滴定理论测定天然气中总硫含量,是我国检测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标准方法之一,也是出现分歧时的唯一仲裁方法,由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研究院制定。2011年6月,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研究院承担《用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总硫含量》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科研工作者对转化率下限、波  相似文献   

2.
修订后的GB 17820—2018《天然气》以及新制定的GB/T 37124—2018《进入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气体质量要求》两个标准对天然气质量指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并提出对总硫连续监测的需求,随之而来将会对天然气中总硫、氧气等质量指标的检测技术带来新的挑战。重点分析了天然气质量提升对总硫含量在线检测、氧含量测定等带来的挑战,提出天然气质量提升是不断持续的过程,天然气质量检测技术和标准也是不断持续提升的过程,未来将适时制订我国天然气硫化合物、总硫以及氧含量的在线检测方法标准,为实现天然气更加清洁、绿色环保的目标,以及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坚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标准保障。  相似文献   

3.
1日 乌克兰和俄罗斯签署了一项天然气存储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将有权使用乌克兰的13个地下储气库储存天然气,2002年储气库至多储存50亿立方米天然气。6月末,双方还签订了一项协议,协议允许俄罗斯在2003~2013年间利用乌克兰的管道每年运输1100亿立方米天然气。 从即日起,中国各加油站开始执行新的低硫柴油标准。新标准规定,柴油中疏含量必须低于0.2%。此前的标准中,硫含量为0.5%。 4日 中国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兴建,预计在2005年春季建成投产。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投资总额约  相似文献   

4.
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氧化微库仑法开展天然气中总硫含量测量,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计算结果表明:测定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分量和标准物质引入的不确定分量所决定,计算得到氧化微库仑测定天然气总硫结果的相对合成不确定度为3%,取包含因子为2,则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6%。  相似文献   

5.
汽油中的硫元素含量对于汽油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汽油质量符合要求,就要对其中的硫含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了对加氢汽油中的总硫含量进行精确的测量,通过采用GC-SCD的测量方法进行检测。文章对该种检测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对于从事相关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修订实施的天然气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820—2018《天然气》的内容变化,分析了该版本与2012版的主要技术差异,尤其是对总硫指标要求做出了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结合天然气生产、输送企业的现状,探讨了企业应对措施。着重指出天然气在线监测的重要意义,尤其是针对总硫含量、水露点等指标的监测,对企业监控天然气品质和制定应对措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层声音     
新版天然气国标9月1日起施行 自9月1日起,由中国石油负责起草的2012版天然气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将保证国内天然气管道安全平稳运营,并为天然气国际贸易技术协议谈判提供可依据的国家标准。新标准对天然气气质要求有较大幅度提高?其中,每立方米天然气总硫含量由不大于100毫克提高到不大于60毫克;二氧化碳含量由小于或等于3%提高为小于或等于2%。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危险化学品及临界量确定标准和方法,对秦皇岛—沈阳天然气长输管线(以下简称秦沈线)储运的天然气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以便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监控。  相似文献   

9.
按照Perkins4000系列天然气发动机维护保养手册标准要求,机组运转达16 000 h需进行中修保养。针对Perkins4000系列天然气发动机中修具有技术标准要求严格、维修难度大、费用成本高、维修周期长等特点,某输油站场在站内Wilson天然气发电机运行达到16 000 h,对其Perkins4006-23TRS1天然气发动机部分组织中修工作。依据Perkins厂商保养手册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中修标准中必须检测的部件进行记录分析。初步总结Perkins4000系列天然气发动机中修经验,为相关的Perkins发动机中大修提供完整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常用的外检测技术,通过对各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比较,为了克服单一检测技术的局限性,特提出了天然气管道外检测技术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中硫化物分析包括总硫、硫化氢、臭味硫化物和其他有机硫化物的分析.从安全、环保和管线、设备腐蚀的角度出发,硫化物含量是需要特别注意和考虑的技术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从80年代初开始逐步建立了天然气中硫化物分析方法国际标准,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也建立了类似的硫化物分析标准.我国在80年代末建立了天然气中总硫和硫化氢的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并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结合多年实施情况和天然气生产需要,对其进行了修订.本文就ISO国际标准、我国国家标准和部分ASTM标准,按总硫、硫化氢、单个硫化物和硫化物特征官能团,从方法适用范围、方法原理、重复性和再现性,以及测定流程等方面对天然气中硫化物分析方法标准进行了比较和简要的介绍,并根据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对硫化物分析方法的采标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天然气能量计量涉及的3种测量方法:流量测量、热量计测定发热量和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分别讨论了它们的溯源性;并指出对后2种测量方法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溯源链,ISO标准体系中若干有关天然气分析的溯源准则及称量法制备标准气混合物的重要标准也尚未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为了满足GB/T 18603中对A级站天然气能量计量的不确定度要求,对有关科研和标准化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液化天然气标准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我国有关液化天然气(LNG)标准的现状,并提出了现有LNG标准体系的不足;参考我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制标计划.提出了对LNG标准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国内外高含硫天然气开发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的范围和归属.介绍了可以借鉴的国外做法和体系,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AQ和SY两个行业标准体系在高含硫天然气开发方面的做法,提出了意见,并推荐了一批加拿大EUB法规和IRP标准.供下一步采标和制修订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分析面临形势和与国际水平间的差距,指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GB17820为核心的天然气专业标准体系。面对天然气生产和进口量快速增长,天然气产品用途扩展,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标准作为组织生产、促进贸易、规范市场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需跟踪国际天然气技术标准化发展,坚持开拓创新,完善现有天然气分析测试技术标准,促进我国天然气工业标准化事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西气东输二线中以射线检测作为检测焊缝内部缺陷的方法为主要手段,按照标准及相关要求,对射线检测单位从人、机、料、法、环等容易影响检测结果的诸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工程质量监督中对检测单位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进行监督的一些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含硫气井钻完井技术标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含硫天然气藏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已经成为我国今后石油工业发展的主要阵地。为了完善含硫气田标准体系,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含硫气井钻完井的现有标准,讨论了国内含硫气井钻完井标准的采标情况、适用范围,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国天然气标准技术委员会(SAC/TC244)在其管理的标准化工作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以GB17820和GB/T22723为核心的技术标准体系。此体系包括从术语、通用基础、产品及其分析测试方法,以及HSE管理等44个国家标准和6个行业标准。同时,此体系也涵盖了井口(粗)天然气、管输(商品)天然气、车用压缩天然气、煤层气和天然气代用品等5个类别。根据目前页岩气和煤层气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发展状况,尚未具备制订气质指标国家标准的条件。如果工业生产上有所需求,建议依托现有的天然气工业技术标准体系,制订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ISO/TC193于2011年在中国南京召开的第23届年会的有关情况,对TC193组织结构、工作组构成及ISO标准发布作了简要概述,重点对ISO/TC193直属工作组、SCl“天然气分析测试”和SC3“天然气上游领域”分委会在2011年开展的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国际标准化项目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详细说明和研究,并提出下一步我国天然气产品和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化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成败的关键取决于起泡剂的性能。在起泡剂检验工作中发现,各厂家产品标准差异很大。针对产品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制定一个科学、合理、适用的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标准,作为油田签订合同、入库验收和质量监督检验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