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从发端到现在已有30多年时间了,它已日益变成一种全球性的文学批评现象,成为文学批评理论中的"显学"。中国的许多学者都已提出生态批评学科建构的问题。生态批评是一门正处在发展中的、新兴的跨学科研究的边缘学科,其学科构建任重而道远。蔡同庆指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要有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学科发展的趋势这样五个基本要素。那么.生态批评是否是否已经具备了这些基本要素而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7下面将在考察生态批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围绕这五个方面对生态批评的学科建构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生态批评到底是一种新兴的思潮、新的批评流派,还是对既有批评传统的一种继承?我们有足够的证据和既往研究成果来用以证明,人与自然、文学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思想史上始终熠熠生辉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生态学角度的思辨只是在后现代文明、全球生态面临巨大危机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生态聚焦"。  相似文献   

3.
姜泳 《理论观察》2013,(3):114-115
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的"日内瓦学派"经常被称为现象学批评或意识批评。值得思考的是被称为日内瓦学派的内部思想家对于意识批评的理解并不相同:马赛尔.莱蒙强调的是认同批评,是批评主体对于创作作品的认同;乔治.布莱强调的是批评主体对于创作主体意识的认同;斯塔罗宾斯基从语义学入手,揭示"凝视"的阅读批评,强调整体性的批评和内在批评的结合。可见,大家对于意识批评的理解还是有差异性的,有着各自不同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4.
郝江波  苏虹 《魅力中国》2014,(25):264-265
李健吾在批评实践中力行自己的追求,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贡献和借鉴意义:明确了文学批评的独立价值与地位;践行了文学批评服务创作、扶助读者、繁荣文学的价值导向;开创、倡导了“咀华体”的现代批评风格与批评体例,是中国传统批评向现代审美批评发展的成功实践;为后来人处理传统与现代、批评与创作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学批评是一种新生的跨学科、跨文化的文学批评理论。它的主要任务是重审人类文化,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生态批评认为,人类今天所面,艋的生态危机归咎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本文概述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基督教文化;科学技术以及生态批评所提出的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6.
高婷 《理论观察》2014,(4):118-119
文学生态批评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文艺研究方法进入我国文艺理论研究视域至今,诸多理论的研究工作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其理论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在生态批评的本土化建构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国文学理论界进行不懈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新文学批评是建立在他的文化批评与社会批评的基础之上的,充满着一种严谨而深刻的理念,并由此而建构起一套富于自我特色的批评话语体系,主要表现为讲求常识、视野广阔与关怀现实等多个方面。鲁迅的新文学批评文本也是开放的,包括了多层面解读的含混性与复杂性,对以后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批评是将现象学的哲学理论运用于美学和文学批评之中的实践活动.在20世纪西方众多文学批评流派中,"日内瓦学派"真正将现象学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并全面直接运用现象学理论于文学批评实践活动.本文阐述了使日内瓦学派获得坚实哲学意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布莱的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罗伯特.史蒂文生是一位很值得深入研究的生态文学家。在人类面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今天,用生态批评这一理论分析史蒂文生的作品,无疑为研究史蒂文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同时也将加深对他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马文君  赵妮 《发展》2010,(7):109-109
现象学批评是将现象学的哲学理论运用于美学和文学批评之中的实践活动。在20世纪西方众多文学批评流派中,“日内瓦学派”真正将现象学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并全面直接运用现象学理论于文学批评实践活动。本文阐述了使日内瓦学派获得坚实哲学意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布莱的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它已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要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媒体批评的兴盛与文学的转型有着必然的联系。文学创作中平民意识的张扬体现了作家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和对新的美学形式的追求,引起了大众对文学的关注,使媒体批评的兴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以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检索得到的239篇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数量年度分布、研究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核心刊物分布等方面对我国生态批评研究领域的产出、特点及趋势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奎志 《理论观察》2008,(6):125-126
所谓体验批评是指在批评过程中批评家要像作家在创作作品时一样,全身心地去体验和感受文本,通过对文本感受和体验,来最大限度地把握并传达作品的内涵。体验批评认为,只有对文学文本有了深切体验的批评,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那种不是来自对作品的阅读、感受的批评,都不属于体验批评,也不是一种真正的作品批评。  相似文献   

14.
刘立芸 《魅力中国》2009,(4):85-85,89
随着我国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的发展,有着独立存在领域的文学批评也在二者的刺激与推动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20世纪末是我国理论与批评界最值得炫耀的时期。可是,步入21世纪我国文学批评却面临新的生存危机:越来越被人瞧不起。为什么会出现此种尴尬,本文主要从我国当代文学创作状况、文学批评理论的现状、文学批评主体自身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城市建设因人类的生存需求而生,又必须要借助于人类的广泛参与才能得以实现,也需要一个个城市生态家庭,需要家庭中的成员普遍拥有高度自觉的生态意识、珍视环境的伦理价值观、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主动积极的生态环保参与行为。如巴西的库里蒂巴,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其培育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让家庭成员中的家长在"免费环境大学"中接  相似文献   

16.
曹玲 《发展》2014,(4):52-5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适时提出:"保护生态,以生态文明引领城镇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针对张掖已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的目标,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文章深入分析了"批评难"问题的原因并对如何破解"批评难"、如何提高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思想认识、如何抓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点环节和开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环境,做出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蔡建满 《西部大开发》2009,(12):108-108
刘勰的文学批评极为重视“情”,这种批评理念的形成原因有三:一是源于他多年身在佛门;二是受《诗大序》等儒家思想的影响;三是受当时重人物品鉴的时代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探讨"生态立省"战略并研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不仅为弥补这一研究存在的理论空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并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更重要的是此研究成果对我们多民族地区创建"平安、和谐"社会将产生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吕海裕 《发展》2007,(5):134-135
生态批评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美文学界,它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旨在通过文学来重审文化,探索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构建蕴含生态智慧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