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使用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数据描述了过去几十年中国婚姻市场的匹配情况,并重点探究了婚姻市场上的不同匹配模式与人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的婚配模式对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高攀"给居民带来满足感和与个人成长的环境很有关系——"高攀"在生活满意度的优势只在农村地区较为明显,在城市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黄峰  付敏 《改革与开放》2016,(10):62-64
婚姻中彩礼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女方入住夫家,以至形成中国夫权的不可撼动的地位.然而对于婚姻所带来的婚后居住问题,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分家以及婚后的家庭关系成为普遍问题.本文笔者选取白沙村作为田野点,通过参与观察、访谈以及文献资料查阅,分析了白沙村婚居模式以及由婚姻所引起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而婚姻制度是家庭建立的制度基础。由于各种原因,未办理婚姻登记而以夫妻的名义在一起生活的现象,在我国社会中还一定范围内存在。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对此问题没有规定,造成了许多纠纷的解决缺乏法律依据。文章在分析事实婚姻的形成原因、现状及其立法缺陷的基础上,对于加大法律保护事实婚姻的必要性及其具体立法构想作了粗浅探讨,旨在完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婚姻家庭制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苏北农村农户层面的微观数据,并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户家庭特征,来估计农民的教育回报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联合劳动的特征导致农户收入贡献的不可分性以及家庭内教育投资具有正的外部性,使得个人教育投资回报小于家庭回报。然而,由于家庭内部更多成员的教育投资的外部性具有递减的特征以及婚姻市场存在的匹配现象,可能会出现由知识拥挤带来的教育投资过度问题。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家庭内成员的教育投资的确存在外部性;教育投资回报会随着受教育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农村婚姻中存在教育匹配效应;户主配偶的教育投资存在动态不足。  相似文献   

5.
吴文 《黑河学刊》2010,(1):139-140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是指农村女性通过婚姻达到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个人更大发展空间和机会的目的的行为,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跨地域的婚姻形式,并且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发展。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女性婚姻迁移的背景、原因、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表明了在中国社会转型的今天,各方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婚姻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其积极地方面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数字金融、移动支付、金融科技等一系列金融创新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的数据,细致探讨了互联网这一最基础的技术普及与家庭债务杠杆率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理。结果发现:(1)互联网的使用将显著推高家庭的债务杠杆率。在使用工具变量回归、处理效应模型与PSM匹配纠正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2)除通过促进电子支付、增加金融可及性外,互联网的使用还将通过提高信息搜寻与增强社会互动这两种渠道而带来家庭债务杠杆率的累积。(3)互联网的使用与家庭债务杠杆率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即意味着只有当对互联网的使用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才会带来家庭债务风险。(4)对于受需求型信贷约束、低收入与中老年群体,互联网使用对这类群体债务杠杆率的影响程度更大。进一步地,除网络平台借款将推高家庭债务杠杆外,文章还考察了互联网的使用对民间借贷的影响,并发现其对家庭非正规借贷杠杆率的影响更为突出。而对于金融知识欠缺的家庭,其债务杠杆率更高。这说明,在鼓励使用互联网推动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过度使用互联网所带来的金融风险,而其中一种有效的途径便是普及金融知识教育,提高居民的金融素养。  相似文献   

7.
婚姻是组成家庭的法律行为,家庭是人类社会基本的组成单元。婚姻与家庭是研究社会学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族际婚姻的背后不仅仅只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双方所代表民族关系发展情况的切实反映,更是管窥族群关系的途径和尺度。新疆作为一个民族众多,战略地位重要的区域,其族群关系直接影响着边疆安全与稳定,更对中国的民族团结、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聪 《黑河学刊》2012,(8):95-96,99
立法的价值取向决定一部法律的立法目的和整体风格,研究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价值取向将有助于未来我国婚姻立法中夫妻财产制度的完善和系统化。从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发展历史来看,其立法价值取向经历了从家庭(社会)利益本位向家庭(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兼顾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西北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传统习俗、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聘礼畸高,因婚姻致贫现象严重。通过对六盘山区X乡婚姻现状的调查发现,村民因无法支付高额聘礼而难以娶亲。或由婚姻而使家庭陷入贫困状态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自杀事件日益频发,且自杀率呈上升趋势。由于生命的不可逆性和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这对于个人、家庭是一种悲剧,也给学校、社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和负面影响。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震惊和高度关注,正视和深入研究当前高校学生的自杀问题刻不容缓。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现状及原因,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其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完整,构建平安校园,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主要考察员工个人环境匹配程度通过家庭-工作促进感知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性,职业价值观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企业505名员工及其主管的配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个人-环境匹配是预测工作绩效的有效因子,家庭-工作促进感知在个人-环境匹配与工作绩效之间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职业价值观则调节了家庭-工作促进感知与工作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蔡新红 《魅力中国》2009,(10):27-2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它包括夫妻关系的和谐、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邻里之间的和谐等等。我国自古就有家国之说,所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家庭成员思想意识和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社会的变革给家庭领域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现实问题,一些家庭出现了价值观念扭曲、道德行为失范、子女教育有误、婚姻稳定性下降、家庭暴力加重等问题。但是,手中掌握一定权利的领导干部家庭,家庭“廉洁”建设更是构建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3.
李欣 《北方经济》2012,(11):111-111
社会责任会计是通过社会学与会计学的有机结合并运用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对某一单位的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进行反映和控制的学科。它是对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后果,尤其是对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分析,从而使企业选择正确的经营方针,客观评价经营成本和充分披露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就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而言,  相似文献   

14.
家庭联产承包制虽然带来了农村产权制度的变化,但制度本身的不足与缺陷,导致目前土地矛盾加剧。土地产权配置不当,带来劳动与土地资源的不匹配,需要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来解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体来看,研究是围绕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形式和制度创新方向的探讨、对农地市场化对公平和效率影响的争论、对现有改革试验区的实证考察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5.
社会就业水平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出生性别比的偏高受到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就业水平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就业水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密切相关,而社会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影响妇女婚姻和生育水平、影响妇女生育意愿而间接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这必然影响到人们的婚姻状态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正婚姻虽无价价值无限高。婚姻是爱的追求、是家庭的粘合剂、是生活的港湾,婚姻以爱情为基础以经济能力为支撑。婚姻生活占去人生70%以上的时间,极大地影响着家庭幸福、生活质量、事业发展、生命长短、子女成长与社会和谐。美满的婚姻幸福一生,般配的婚姻和谐一生,凑和的婚姻对付一生,捆绑的婚姻无奈一生,不和的婚姻苦恼一生,摩擦的婚姻折磨一生,委屈的婚姻牺牲了一生,不忠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社会的变革中,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术界中有一种倾向性的观点,将其视为"婚姻危机"、"家庭危机"。对此,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婚姻家庭理论,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当代婚姻家庭问题,辩证地分析婚姻家庭的"危"与"机",对于当前婚姻家庭理论研究及实践,对建设和谐家庭,实现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210例离婚案件的调查和剖析,客观地指出了在我市离婚这一社会现象的表现特点,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婚姻质量,稳定婚姻、家庭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玉 《改革与开放》2012,(14):184+186
婚姻支付是指结婚过程中男女双方现金、物品等形式的投入。关于婚姻支付的研究,一方面学者通常从婆家与娘家的支付两个方向展开,来论述支付数量类别的变化。同时关注家长与子女通过婚姻支付的变迁所折射出的各自家庭地位及家庭关系的变化;另一方面,一些学者注重婚姻支付变迁的意义研究。目前关于婚姻支付的大多数研究中,学者大多以农村等偏远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城市的婚姻支付变迁研究及其变迁趋势亦可成为学者探索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孩子对父母婚姻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综述中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育行为与婚姻发展关系的三个假设:1)孩子更多地发挥父母婚姻关系稳定器的功能;2)孩子不仅直接作用于父母婚姻关系,而且还产生间接影响;3)孩子对父母婚姻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父母本身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结果基础上支持这些理论假设。同时还发现,与西方一样,生育男孩和多子女具有更多的稳定婚姻关系的作用,在高知和高职业家庭,孩子对婚姻质量的负面影响明显加大,而在高收入家庭,孩子维系父母婚姻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