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日前,原健力宝董事局主席李经纬因贪污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而其第二任掌门人张海几年前也同样锒铛入狱。虽然是一起旧案,但健力宝由市场传奇变成市场悲剧,至今令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2.
日前,原健力宝董事局主席李经纬因贪污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而其第二任掌门人张海几年前也同样锒铛入狱。虽然是一起旧案,但健力宝由市场传奇变成市场悲剧,至今令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3.
张海变脸     
2005年3月23日,张海涉嫌挪用资金,被广东佛山警方依法拘留。4月30日,佛山市检察院正式批捕张海。张海,这个入主健力宝,在中国足坛掀起“中超革命”的业界风云人物,再一次成为传媒和社会的焦点。大多数人知道张海,是从他入主健力宝开始的。最近央视曝光了张海的一盘带功报告录像带。当时的张海年仅18岁,头上已顶着很多光环:气功大师、藏密大师。而十年之后,当张海以神秘富豪的身份入主健力宝的时候,他又摇身一变,成了企业家了。2002年,意气风发的张海对媒体侃侃而言:“希望在健力宝人的配合下,在我们的努力下,让中国的这个民族品牌成为真正的永恒的品牌。”张海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身价过亿的富豪,这时候他头上的光环,已经换成了: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资本大鳄、健力宝掌门人。从气功大师,到资本大鳄,再沦为被立案调查的对象,张海究竟是如何变脸的呢?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12月初健力宝被三水区政府强力接管,到今年3月24日张海突然被广东佛山警方拘留审查;从去年8月23日张海被宣布下课.祝维沙走上前台,到11月16日北京汇中天恒和北方亨泰科闪电般地收购健力宝绝大部分股权,围绕着健力宝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可以用“出人意料”来形容。事件进程的戏剧性不断地挑逗着人们的神经。  相似文献   

5.
从可靠渠道证实.公安部门已于近日正式到健力宝集团调查取证”健力宝专案”.此前传言的张海等人涉嫌挪用侵占健力宝巨额资金的问题也终于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6.
《现代乡镇》2004,(9):35-35
张海在任期间,按照董事会的集体决议,提出了一个3年期的中期规划,5到10年的中长期规划,董事会希望从2004年开始,用1到3年时间成为中国本土饮料业的首选品牌;用5到10年时间成为世界认可的中国饮料。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健力宝制定了众多详细的战略规划。“我希望亲眼看着健力宝实现这两个目标。”张海说。  相似文献   

7.
在政泉控股的举报资料中,方正集团原CEO李友是"靶心"。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李友是"资本江湖的浪里白条"、方正集团改制后的实际控制人。在李友自己看来,他是方正集团的"保姆"。公开资料显示,李友1986年毕业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工业会计系,曾在国家审计机关任职数年,主持或参与过40余家大型国企的审计和推荐上市工作,深谙资本游戏。上世纪90年代,李友与"资本大鳄"、健力宝创始人张海合作,先后成立多家公司,征战资本市场,屡有大手笔。  相似文献   

8.
张锐 《东方经济》2005,(1):32-36
以民族情感作为载体的健力宝所发生的风吹草动极容易招徕国人关注的目光。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健力宝先后经历了李经纬时代、张海时代、祝维沙时代以及李志达时代。而伴随着每一次更迭,资本“化神奇为腐朽”的魔力最终将健力宝这瓶“东方魔水”彻底搅浑。因此,人们现在所要祈祷的是,无论在健力宝身上会演绎出怎样的风雨故事,都不应该让她迷失本色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初中毕业生,28岁,似乎难以与健力宝掌门人划上等号。但神秘的背景和高举高打的经营风格,让张海在健力宝集团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里,确实帮健力宝赚到了不少眼球。他有着完全超乎同龄人的一种极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他性格多面、神秘莫测,这样的人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要为《总裁的陷阱》构想一个恰当的开篇,一条消息闯入我的视线."健力宝原董事长张海一审获刑17年,涉嫌职务侵占和挪用公款2亿多".又一个尘埃落定,又一个轰然倒下.印象里,当年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企业家不少都已纷纷落马.他们曾经有过的辉煌、卓越、尊贵、成就,在法律面前都已化为乌有,雨打风吹去.  相似文献   

11.
正要为《总裁的陷阱》构想一个恰当的开篇,一条消息闯入我的视线。“健力宝原董事长张海一审获刑17年,涉嫌职务侵占和挪用公款2亿多”。又一个尘埃落定,又一个轰然倒下。印象里,当年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企业家不少都已纷纷落马。他们曾经有过的辉煌、卓越、尊贵、成就,在法律面前都已化为乌有,雨打风吹去。又如再早几天的新闻,义乌东阳的那个“亿万富姐”吴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12.
妙语     
《中国西部》2008,(5):16-17
“说几旬真话很难”——中科大校长建议停止以行政主导的高校评估;“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宗庆后写博客大打悲情牌;“理解、欣赏和接受高雅的生活习惯与文化活动”——任正非倡导华为员工自己解放自己;“有人说我把健力宝当成了提款机,其实是健力宝把我当成了提款机”——张海面带笑容应对诉讼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月15曰,广东健力宝以一纸协议落入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怀抱,浙江国投售让了广东健力宝饮料厂持有健力宝集团公司75%的股权,金额3.38亿元。至此,素有“中国魔水”之称的“健力宝”正式易主。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曾经被当作民族品牌的健力宝在短短的18年里迅速地走完了兴起、全盛、衰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陈搦 《东北之窗》2011,(Z1):76-77
点燃圣火的瞬间,火炬台前的张立新与张海原向观众挥手示意,并自然地流露出了他们最真挚的微笑,这也是继"大连元素"在北京残奥会闭幕式上成为亮点之后,又一次向世界绽放了大连最灿烂的笑容。这也让现场同样身为大连人的中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感到无比自豪。开幕式结束时,众多媒体"包围"了正在交谈中的张海迪和吕世明,在得知点燃圣火的二人都来自大连,张海迪无比激动地对吕世明说:"张立新、张海原是大连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他们是祖国以大爱之心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折射出的缩影。我到过大连很多次,每一次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国企改制多是遵循病后求医的方式进行,甚至不乏企业病入膏肓之后火线重组的例子。但上海华谊集团化机二厂的改制却属特例。作为同行业中原本经营状况就算出色的企业,化机二厂顺境求变,依然选择了改制。 2005年,原化机二厂完成改制,变身为上海尔华杰机电装备有限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960万(不含税),比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东风路上的健力宝大厦,正在悄然改变。两个月后,这座曾包含了健力宝饮料当年辉煌与衰落双层意义的地标大厦,将正式被接手的地产公司改换成自己的名字。如今的健力宝,似乎也能像这座大厦一样,虽然易手,但依然不倒,在抛掉过去的阴影时,寻找到新的发展点。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因"北京亚运会"而崛起,随后又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健力宝,25年后会以什么姿态回归?会借2010年广州亚运会再掀"魔水旋风"吗?但和25年前不同的是,斗转星移,中国饮料市场已群雄四起,健力宝如何卸下历史的包袱,自我救赎,再创辉煌?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程赴坐落在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的广东健力宝贸易有限公司,专访其总经理李文杰,及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区长卢立湃。  相似文献   

17.
顾雏军之败     
聂志玺 《新财经》2005,(9):26-28
这些年来,国内资本大鳄的倒下仿佛形成了一种定式:一边声嘶力竭声色俱厉地喊着卫星式口号,一边忙不迭地拆东墙补西墙挪资金填窟窿。忙得不亦乐乎之际,潮水退去,公众才发现原来没穿泳裤的正是这些大鳄们……远的有要炸开喜马拉雅山的牟其中,近的有德隆唐氏兄弟,这都是公众耳熟能详的了。更近的还有前气功大师、后来的健力宝董事长、最近的阶下囚张海,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月15日,曾作为中国第一个进入海外市场的饮料品牌,曾为八大本土饮料名牌唯一幸存的健力宝终于“改嫁”他人。在媒体一片“为什么要卖给外国人”的讨伐声中,健力宝抛弃了新加坡第一食品集团,“改嫁”给了浙江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民众脆弱的爱国情绪得到安抚,健力宝的控股方也得到他们所想得到的利益。只是可怜了曾一手创下健力宝大业的精神领袖-李经纬。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第一饮品","民族饮料品牌的骄傲",这就是曾经一枝独秀,一度鼎立抗衡洋品牌的健力宝。由于10年不变的经营方式和产品包装,健力宝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光彩。2002年1月15日,健力宝在股权转让书上签字。同年5月末,健力宝斥巨资  相似文献   

20.
《民营视界》2005,(1):10-12
2004年的岁末成了一个公司丑闻频发的寒冬。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接连发生了创维黄宏生案、中航油巨亏案、健力宝被接管以及伊利高管被逮捕等公司事件,让人眼花缭乱。中央也叫停了大型国企的MBO,其他国企的MBO也要缓行。问题频发的状况表明这些事件并非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