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7年底,浙江省供销社系统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经营面积442069平方米,农资连锁经营总额36.99亿元,其中有8家农资连锁经营企业的经营总额在亿元以上。通过联合、兼并、重组、控股、参股和网络整合,全省供销社系统培育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带动能力强、在区域内具有竞争优势的农资连锁经营骨干企业,一批企业已在全国和区域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继续发挥供销社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提高供销企业农贸经营的总体效益,祁阳县供销合作社联社从1992年11月起,采取“五统一”的办法实行农资连锁经营,取得了政府、农民、企业三满意的好成绩。一、统一组织管理。由县联社牵头,成立二由县农资公司和基层供销社组成的农资集团公司,由县联社副主任兼任农资集团公司总经理,农资公司经理和基层社代表任副总经理。实行以农资公司为龙头,各基层供销社为阵地的农资经营…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金华市是农业大市,全市年化肥使用量在45万吨以上。据统计,现在金华市农资批发企业43家,零售网点有1190余家(其中供销社系统866家,占72.7%)。平均每个乡(镇)6.6家,大的集镇达十几家,但在农资流通中,经营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农资市场竞争无序,行业管理缺位,一些个体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时有发生;服务体系失而未建。金华市供销社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向市府呈送调查报告,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农资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甘肃省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始建于1952年,已有近60年的经营历史,是中华老字号企业。2002年,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供销社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由甘肃省供销社控股,部分自然人共同投资,改制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是省内供销社农资经营龙头企业。主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5.
农民的大部分收入都投在了生产上,农资市场便成了一个庞大而充满机会的市场;随着供销社在农资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土崩瓦解,各路资金纷纷开始抢占农资市场……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供销社直属企业——省农资公司通过改制组建了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辉隆集团成立后,把发展连锁经营,创新经营业态作为构筑为农服务新平台的突破口,建立了以辉隆集团为龙头,上连生产企业,中连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及  相似文献   

7.
农资连锁经营起步于本世纪初,在服务“三农”,促进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农资连锁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芙蓉 《乡镇经济》2005,(11):31-34
发展农资连锁经营首先必须解决物流配送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农资连锁企业农资配送的组织形式,农资供需匹配问题,并对农资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进行了框架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9.
杜九如 《唐山经济》2004,(10):31-32
农业生产资料(简称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必须物资,是农村商品流通的重点商品。计划经济时期,农资商品的供应,受政府委托均由各级供销社来承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资流通体制的改革,虽然传统的流通渠道已经打破,但由于供销社有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和逼布城乡的经营网点,有比较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供销社农资市场占有率仍在70%以上,而且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方面,继续发挥着不可替  相似文献   

10.
入关在即,农资商品流通全面转入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此,农资公司努力开阔经营思路,拓展经营空间,采用行之有效的经营方式去占领市场已时不我待。而化肥连锁经营却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合作经济》2006,(10):F0003-F0003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供销合作社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开放办社,立足农资供应,再生资源回收、农产品购销、日用消费品供应、烟花爆竹专营、报废汽车的拆解等主营业务,以现代经营业态改造传统经营网络,扎实推进以农副产品、农资连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日用消费品连锁“四大经营服务网络”为核心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全市供销社系统上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2.
常德市委、市政府根据农资市场的混乱现状,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对全市农资市场实行专项综合治理,收到明显效果。目前,在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货源充足,中间环节减少,统配肥按政策落实到位,计外自组大化肥价格回落,且有进一步下降趋势,其他农资商品价格也基本上稳定下来。其主要做法是:一、调查摸清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统一综合治理整顿的思想认识整顿前,我市在资流通体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经营渠道多,成份复杂。整顿前常德市共有农资经营户1万户,有国营、集体的,也有私营个体的;有公牌私营的,也有公有民营的;有有证经营的,也有无证经营的;有长年经营的,也有季节性经营的;有定点经营的,也有走村串户流动经营的。(2)主渠道内部管理失控,职能作用薄弱。全市9个县(市、区)除安乡、汉寿外,其他基本上都将基层供销社承包给了内部职工或租赁经营。加之国有农资部门资金短缺、负担重等实际困难,难以发挥主渠道作用。一些乡镇国有农资部门在农资经营中所占的额度很小。(3)货源供应偏紧,价格过度上涨。常德市今年农业投入比上年增加30%,对农资商品的需求增长15%,全年可靠货源与需求有一  相似文献   

13.
滦南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有14.8万农户、51万农戛,110万亩耕地,每年农业生产资料用量很大。近年来,随着农资经营权的逐步放开,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农资市场良莠不齐,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的案件时有发生。2003年7月,这县结合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改制,组建农资连锁超市,实现了农资企业搞活、农资市场净化、农民群众受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福州市将率先在全省推行农资先行赔付制度。一旦发生农资质量问题,销售商予以先行赔付。据介绍,农资经营户与所辖工商机关签订《保证金承诺书》,并在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开立农资经营信用保证金专户,存入不少于5000元的农资经营信用保证金。农资经营户应保证不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不违反工商法律法规,一旦保证金少于5000元,信用合作社有责任通知工商机关催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资连锁经营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资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新兴的零售业态,深刻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变革,适应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然而,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它也面临着农资产品和连锁经营业态自身的内在问题和市场混乱、外资冲击带来的外部市场环境的发展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势必影响农资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要解决上述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既需要依靠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规范、引导和支持,但关键的是企业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对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品牌意识,做好内功,做大作强,在竞争中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资革命     
在我国县以下乡村集镇,供销社长期一统农资市场天下,至今仍为农民的生产、生活用品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农资流通逐步放开,供销社从辉煌一时到艰难生存,从专营转到供销社、农业部门、生产企业三足鼎立,进而允许社会其他企业依法准入。而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三年之后,外资企业就能直接介入中国的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合作经济》2000,(7):34-35
近几年来,我们鸡泽县供销社在包袱沉重和棉花、农资经营困难的情况下,进一步深化供销社改革,大力实施“项目兴社”战略,全方位扩大业务经营,强化争先创优和名牌意识,创造性地工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我县供销社的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持续稳定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4月初,江苏省泰兴市七圩镇蒋圩惠农农资农家店挂牌营业。这是泰兴市挂牌营业的第227个农资农家店。化肥、农药等农资统一由市惠农农资公司配送上门,不需要先付货款,包退包换。今年,该市将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构建农资农家店销售网络,力争年内343个村实现“一村一店”,让更多的优质农资产品下乡,让假冒伪劣农资在农村失去市场。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国务院国发[1998]3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的下发,宛如一枚巨石,投入了农资流通领域这潭沉寂的湖水中,激起了轩然大波。从此,“三驾马车”的新体制替代了沿袭几十年的供销社一统天下的局面。从一定意义上讲,对于一个支撑中国农村经济几十年的老企业,这样的打击未免太过沉重了些。更为严重的是,僵硬的体制与过于沉重的历史包袱,使得本就举步维艰的供销社更加步履蹒跚了。  相似文献   

20.
江西赣州市供销社系统依托脐橙这一主导产业,正尝试整合农资与农产品的产业供应链,逐步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双向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为服务新农村建设开拓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