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台湾现代农业成效及对福建的启示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台湾现代农业的进程与成效台湾农业发展大体经历了恢复、发展、调整和转型的四个时期,有过繁荣,也有过徘徊。但农业总体水平较高,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50年代初,台湾经济是传统的“米糖经济”。1952年农业产值占台湾生产总值的36%,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56%,农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95%。60年代中期,台湾工业产值和工业品出口值比重均超过农业,整个经济结构出现了历史性转变,其政策取向也从“以农业培植工业,以工业支持农业”转变为“以贸易促进农工,以农工支持贸易”,建立出口加工区,引进先进的技术,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 1979年以来,由于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以及台湾岛内经济、民众压力的加强,台湾当局被迫调整其大陆经贸政策,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有了很大变化和发展,并已由贸易主导转向投资主导。尽管台湾当局还没有拆除完障碍,但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随着所谓“戡乱时期”的终止及两岸关系进一步缓和,两岸经贸关系必有较大的发展。本文拟就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现状与“戡乱时期”终止后的走势进行粗浅的分析。一、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现状从60年代开始,台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以出口扩张方式使经济起飞,在外贸带动下,台湾经济发展很快。1989年台湾岛内经济增长率仍为7.21%,全年国民生产总值毛额为新台币39665亿元,人均为7518美元,外贸总额超过1184亿美元,外汇储备740亿美元,加上黄金储备等达838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加上民间资本1000多亿美元,共计2000亿美元左右。1990年台湾国民生产毛额为新台币43494亿元,折合1617亿美元,人均为7997美元,经济成长率为5.29%,对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大背景下,台湾农业面临巨大压力。在追求产业的生存发展与经济利益的同时,台湾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休闲农业之路,本文分析了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台湾的农业战略和具体措施,希望对大陆农业转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外国型农业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以出口农产品为导向,组织农产品加工——生产的农业经济格局。它与传统农业产销程序(生产——加工——销售[包括外贸]大相径庭。这种逆反程序是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日趋国际化的体现。外向型农业在台湾称为出口主导型农业。六十年代,台湾就确定了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针,二十多年来,以出口为主导的农业发展方针始终未变,从而把一个基本上自给的封闭式的小农经济引向世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刘军 《理论观察》2004,42(2):14-16
经济事实是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特征的依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需考虑的主要经济事实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发展生产力和强国富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相结合;以市场为基础,国家宏观调控为主导;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台湾产业经济是指在台湾本岛上各种产业经济活动总的概貌的分析与评价。1.台湾产业经济的基本情况台湾原是一个农业社会,工业基础很薄弱。日本统治时期,实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台湾只有一些小型工业,如纺织、化学、机械、印刷产业得到发展。以后,工业也更形破损;一直到1949年以后,工业才逐渐恢复。经过1953至1960年的“进口替代”和1961-1972年的“出口替代”以及1973至1981年的第二次“进口替代”,台湾产业经济终于有了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台湾产业经济虽然在结构上已有明显的变化,但由于是以出口导向的加工贸易型工…  相似文献   

7.
郑星余 《发展》2020,(4):29-30
我国经济坚持市场化主导,整体农业经济比重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而在深度贫困地区局部增加。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与发展不可逆转,已经发挥了巨大的能量,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开放,竞争愈来愈激烈,市场化不仅可以提供高品质的农业产品,还可以淘汰落后产能,形成知识化、专业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的繁荣与否事关国家稳定和长远发展,对建设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依赖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文章在分析我国农业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台湾工业发展策略是其经济发展策略最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是没有产业政策的,但是在一般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政策成为经济政策中重要的一环。台湾经济创造的奇迹世人皆知,究其原因,台湾工业发展策略功不可没。正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台湾的工业发展策略的演变过程做一梳理,对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创业的生态竞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进入21世纪,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正逐步取代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形态。高科技产业持续发展孕育了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形成与壮大。高科技创业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参与市场的竞争。本文试图在高科技创业企业生态系统意识的指引下,建立高科技创业企业生态竞争观,以此来探讨高科技创业企业的生态竞争。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具有多功能价值目前,台湾农业产值在整个岛内GDP中的比重不到2%,似乎地位不高。然而,衡量一项产业的价值,不能仅凭产值等直接市场经济效益,还要看其在社会、历史、人文与生态环境中的非直接经济效益。农业便是如此,其在台湾经济及就业市场中的重要性,绝对无法用传统的GDP来评量。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初台湾农业知识经济发展重点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针对农业科技、农林牧渔各产业等12个专题,研究拟定“迈进21世纪农业新方案”,作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利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费用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年~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在重点产业及资源保护利用研究领域:着…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几年,农村随着公有制主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的竞相发展,股份制经济也显露头角,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不仅促进了农业的“两个转化”,而且对于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一、股份式合作拓宽了合作经济的道路。合作化初期,我们党在不剥夺农民的前提下,通过土地、耕牛、农具等生产资料的计价折股,普及了农业生产合作;通过集资入股,创建了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而股份合作的再度兴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台湾杨氏族商的殖产过程及商业经营状况,讨论了以往学界对于传统家族制度批评的诸问题。指出社会生产规模与效益的扩大,是需要社会的诸多因素加以配合的,杨氏家族在清代台湾生产资源较为丰富、市场条件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里,繁衍经营,虽然历经近200年的殖产与分家析产的沿袭过程,家族规模与经济实力并没有日益细分萎缩化,相反地不断有所扩展壮大。而在另一方面,中国家族制度所具有的包容性和适他性的文化特征,使得杨氏家族在清代后期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不断变化的情景下,能够不失时机地适应商业市场经济变化的潮流,以传统的家族共有财产,直接投资于工商业活动。这也揭示了中国传统家族制度完全有可能在近现代的社会经济变迁中,发挥比较积极的适应和促进工商业市场经济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台湾经济的“两重性”特征,具体表现在:经济衰退,但经济仍然有一定的基础。进出口双双下降,但贸易仍然有顺差;岛内投资不振,但岛外投资却热潮叠起;传统产业十分疲软,但高科技产业发展较快;台湾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和日本,但台湾经济的增长点却在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16.
台湾经济的“两重性”特征,具体表现在:经济衰退,但经济仍然有一定的基础。进出口双双下降,但贸易仍然有顺差;岛内投资不振,但岛外投资却热潮叠起;传统产业十分疲软,但高科技产业发展较快;台湾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和日本,但台湾经济的增长点却在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17.
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台湾的休闲农业始于20世纪 70年代,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台湾休闲农业的兴起有着诸多因素。首先,从台湾农业内部发展来说,长期为台湾经济起飞作出巨大贡献的农业已高度发达,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激烈竞争,逐步进入滞涨期。其次,从台湾农业外部发展环境来说,台湾经济长期高速发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今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建立”到“完善”,期间已经整整有十年了。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可是社会的变化是巨大的、深刻的、惊人的,可谓“沧桑之变”。今天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在市场经济题目中写下许许多多的内容。比如,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市场经济是致富经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是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是文化经济;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是民主经济;市场经济是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正>高度成长的年代1962年至1972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有人将其称作经济"起飞"时期,国民党当局1949年自大陆败退至台湾以来在经济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终于在这一时期开花结果了。翻开历史可以看到,1963年岛内农业产值达到235.97亿元新台币,占台湾GDP的比重下降为26.8%;当年工业产值则占到岛内GDP的28.1%,首次超过了农业。1964年台湾经济首次出现两位数增长,财政收支  相似文献   

20.
1.“精致农业”涵义及其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台湾农业走过50、60年代的发展黄金时期之后,逐渐出现了停滞、萎缩的问题。为了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80年代,台湾开始调适农业发展方向,从注重产量转为重视品质和效益问题,提出以“精致农业”为农业升级发展的目标。所谓“精致农业”,台湾经济学界从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层次解释为“精致性的农业生产资源调配,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均衡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所得的农业发展”;台湾农业科技界的解释是“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有市场潜力并有利生态维护的农业生产”。总之,“精致农业”是台湾为扭转以往片面追求增加农业产量,采取促进农业生产能进一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