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6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学界的一些论著往往把历史上的"港口"与近现代的"港口"及"口岸"一词混同起来。从泉州沿海港口的变迁发展史来考察,港口的形成应当是立足于乡族社会基础上,为了便利乡人、族人出海商渔贸易而自发产生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港口贸易的发展,在一些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商贸往来比较密集的地方,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性质的中大型港口。与之相适应,政府出于社会控制与财政征税的需要,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港口设立了管理衙门和征税机构。虽然说,政府对于港口的管理和征税是被动于民间港口的变迁发展的,但是政府管理机构的设立,促使原先较为无序的乡族私属港口向较为有序的社会公共港口转化,近现代的"港口"及"口岸"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两代,福建西、北部广大山区,由于佃农反抗、起义以及小股经济土匪活动的频繁,而沿海一带又屡遭倭寇的侵扰和海盗的劫掠,出现了许多地主筑建的或以乡族名义筑建的土堡。这些土堡,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农村社会的产物,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对研究明清农村生活、乡族关系、阶级斗争和民俗演变以至于建筑艺术,都是珍贵的实物资料。厦门大学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研究组于一九八四年冬、一九八五年春两次赴闽南、闽西、闽中诸县调查,发现若干明代始建的土堡及筑堡民间文献。现将所得参照史志资料,予以初步的剖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奴隶制残余,曾长期存在于安徽、江西、湖广、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关于安徽徽州的庄外,研究者多,暂且不说,其在经济发达的江苏无锡,此种遗制尚有残存,钱穆曾记百年前无锡的七房桥,“桥北一小村,忘其名,乃七房桥公仆所居。世世传习婚丧喜庆种种礼节仪文。一家有事,诸仆群集。泾之西约五百步又一桥,名丁家桥,桥北一村, 名丁家村,乃七房桥钱姓乐户,此乃袭明代之制,世习昆曲锣鼓歌唱吹打。每一房有事亦毕集,遇喜庆,即在其宅大厅前搭台唱昆曲,打锣鼓,或分两台,或只一台,或一日夜,或三日夜不等。”其在福建,一九二八年岭南大学教授黄仲琴曾在《民俗周刊》杂志上就华安县仙都的蓄奴遗习,做了简单的介绍见文未附  相似文献   
4.
由客家分支而成为非客家人陈支平以往探讨客家源流变迁,大多认为客家人的源流较少与其他民系掺杂。但实际上,客家源流的形成是各方面的。其中一种类型,是客家人迁入非客家区后,为其他昂系所融化,成为非客家人。以往人们研究粤赣交界地区客家迁移史时,多注意到客家人...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社会动乱不安,影响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清初的迁海之役,对于东南各省尤其是福建沿海一带,受祸最惨。一九八五年冬,得惠安方志办蔡永哲先生大力支持,获见惠安峰尾村《刘氏族谱》,其中有《峰城》、《迁海》、《展复》三记,对于清初的迁海有所反映,兹抄录如下,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6.
清代台北芦洲的土地赋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是中国的晚开发地区,清代前期,台湾各地特别是台北淡水河流域的土地赋税关系大多处于无政府状态,民间土地开垦与政府赋税征收的相互脱节现象相当普遍.清代中期以来,政府虽然采取许多措施,试图加强对于民间土地开发与赋税征收的控制,但是始终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民间在土地开发、交易和登籍纳税等方面所采用的家族行为,在清代台湾土地赋税关系中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代州县学官,素有"冷宦"之称,俸禄微薄,收入来源有限,因此一直被人们视为"清贵"之地.纵观清代各级官员的法定俸禄收入,均属微薄,大部分官员的主要收入,大多依靠制度之外的陋规加派.清代中期及雍正年间,清政府虽然一度把各种陋规整理为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但是私下收取陋规的现象并不能得到十分有效的制止.到了清代后期,随着中央及地方财政危机的加深,各种陋规又有不断增长之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府对于文化事业的重视与推进,地方文化的研究在各地颇有风起云涌之势力。在地方政府及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各种地方性的研究论著不断涌现,特别是一些大部头的研究丛书渐次出版,为地方文化的繁荣增添了新的气象。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在这场研究地方文化的热潮中,也存在着某些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的倾向。许多论著人言亦言、重  相似文献   
9.
从契约文书看清代泉州黄宗汉家庭的工商业兴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泉州黄宗汉家族在清代后期社会经济激变的环境里,以其在政治上取得比较显赫的地位,能够逐渐适应时代的变迁,从经营土地转而经营城市房店业、典当业以及其他种类的工商业,使得家庭经济有着较快快的发展。这个事例表明,中国近现代的工商业,与鸦片战争以前的社会经济,有着不分割的某种传承关系;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地主、官僚、高利贷者们,只要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吸取先进的经营方式,也完全可以直接化为近现代商业的企业主。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于客家人的历史源流,大多信奉罗香林先生在《客家源流考》中的论点,认为客家人是汉族里头一个系统分明的民系,是中原最纯正的正统汉人的后裔,与周边的其他民系较少掺杂。近年来,本人对客家人的一些族谱进行分析,发现客家人的历史源流远比罗香林先生所说的要复杂得多,本文仅就客家人由非客家人分支而来这一史实,做一些举证分析。 原为非客家人,迁入闽粤赣山区后而成为客家人。这种情况在罗香林先生经常引用的客家《崇正同人系谱》中就有不少例子,只是罗先生未加引用而已。下面,我们先罗列《祟正同人系谱》中的记载,再引述其他资料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