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个企业发生了员工"N次跳",可它对现有雇员和潜在雇员仍有很强的吸引力。对此,有人迷思,有人猜想,有人侧目。有HR朋友对记者说,长久漂浮在脑际中的雇主品牌、劳动关系等概念和人力资源搅和在一起,总得弄明白吧。不久前,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雇主品牌论坛组委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中国雇主品牌网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雇主品牌论坛在北京召开。有"中国劳动关系第一人"之誉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结合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相关知识,向与会者阐述了当今雇主品牌面临的诸多挑战。在会后对话中,常教授对记者讲:有一种关系叫劳动关系,有一种品牌叫雇主品牌。在  相似文献   

2.
一个企业发生了员工“N次跳”,可它对现有雇员和潜在雇员仍有很强的吸引力.对此,有人迷思,有人猜想,有人侧目.有HR朋友对记者说,长久漂浮在脑际中的雇主品牌、劳动关系等概念和人力资源搅和在一起,总得弄明白吧.不久前,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雇主品牌论坛组委会、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中国雇主品牌网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雇主品牌论坛在北京召开.有“中国劳动关系第一人”之誉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结合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相关知识,向与会者阐述了当今雇主品牌面临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3.
雇主品牌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继企业产品品牌、形象品牌之后的第三种品牌.它是以雇主为主体,核心雇员为载体,以为雇员提供优质与特色服务为基础,旨在建立良好的雇主形象,提高雇主在人才市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汇聚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战略性品牌建设.近几年,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雇主品牌日益受到企业的关注,成为人力资源战略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1983年恢复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之后,在袁宝华、陈锦华与张彦宁等领导的中国企联将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企联终于在2003年6月2日正式加入了国际雇主组织。对此,国际雇主组织强调:"在国际雇主组织秘书处,在国际劳工局理事会雇主组,在所有的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中,中国企业联合会是中国的唯一代表。"同理,我国各地区的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则相应地代表各地的雇主组织,负责本地区的雇主组织事务,与当地的劳动部门(代表政府)、工会(代表雇员)建立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维护雇主合法权益,履行企业  相似文献   

5.
企业雇主与雇员作为内部市场的供需双方,与岗位薪酬和竞争制度共同构成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企业雇主与雇员双方作为理性经济人,两者的利益又存在不一致性,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机制构建人力资源制度来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6.
一、雇主品牌形象建设:企业猎取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战略选择 雇主品牌(Employe's Brand)这一概念产生于20世纪的90年代初,并在近几年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而倍受关注.不止是在中国,在所有地区它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品牌的一个崭新分支.雇主品牌就是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享有较高乃至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企业品牌.它是公司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定位,是对公司未来、现有以及己离职雇员树立的品牌形象.雇主品牌包含外部品牌和内部品牌两个部分,外部品牌就是在潜在的雇员中树立品牌,使他们愿意到公司来工作,为公司树立最佳工作地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在交易费用为正的经济生活里,每一位经济主体在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都会受到有限理性的约束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困扰.比如在雇佣关系中,有限理性和正的交易费用使雇主不可能充分有效地监督雇员的劳动;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雇员会以偷懒的方式实现自身的效用最大化.既然完全地监督雇员是不可能的,那么,雇主可以考虑采用各种方式激励雇员自觉减少偷懒,努力为雇主工作.薪酬激励就是一种雇主通过提高雇员的薪酬来激励雇员尽可能充分发挥和运用其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或途径.薪酬激励本身又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本文仅从满足雇员的物质需求的角度,探讨应对雇员偷懒的几种有效的薪酬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领军企业之一的华大基因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技术方法打造其独一无二的雇主品牌。华大基因一直致力于搭建一套完整的雇主品牌管理体系,从而为企业吸引潜在雇员和保留现有员工做出杰出贡献。华大基因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创新的行为和实践创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雇主品牌,为企业吸引潜在雇员和现有员工的保留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束必琪 《会计之友》2006,(24):54-55
企业年金就是企业补充养老金.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雇主和雇员对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同时也影响着国家养老金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本文认为"EET"是目前我国较适用的一种税惠模式并对其会计核算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大量增加,劳动关系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关系市场化导致了雇主和雇员主体利益追求出现较大差异.雇主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想方设法削减生产成本,常常忽视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甚至不愿意理顺与劳动者的劳动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所谓企业劳动关系,就是指企业劳动力使用者或雇主与企业劳动者或雇员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具体地说.是指企业劳动力使用者或雇主与企业劳动者或雇员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与劳动相关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中小企业创业服务系统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在加拿大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加拿大官方资料,中小企业在100多万家"雇主企业"中占99.7%,其中雇员人数1—4人的微型企业达58%,此外还有45.9%的中小企业"是零雇员"。加拿大政府和各级相关  相似文献   

13.
薪酬是雇主支付给雇员的劳动报酬。而薪酬在雇主的眼中一般可看成是“投资”和“奖励”二种薪酬形式。投资薪酬(或称之为超前奖励)是在雇员做出成绩之前支付的基本工资或合同约定工资等(通常是岗位职务工资、工龄工资等),其目的之一是为了留住雇员以及个人和企业的将来,之二是为了提  相似文献   

14.
王强 《新前程》2007,(6):91-91
“十年树人,百年品牌”。企业第三种品牌即雇主品牌是一种品牌人力学新论,旨在为读者揭示“一个崭新的品牌天地”。它是继企业形象品牌,产品品牌之后的第三种品牌,它是以雇主为主体,以核心雇员为载体,以为雇员提供优质与特色服务为基础,旨在建立良好的雇主形象,提高雇主品牌在人才市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汇聚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战略性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雇主为雇员负担全年一次性奖金部分个人所得税款,属于雇员又额外增加了收入,应将雇主负担的这部分税款并入雇员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后,按照规定方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16.
搭建雇主品牌的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琼 《人力资源》2009,(15):58-59
2002年,<财富>杂志中文版从300家在华经营较为成功的大企业中,评选出20家最受人力资源经理青睐的公司.之后,Unlversum登陆中国并发布第一份雇主品牌调查报告、Hewitt举办"最佳雇主评选"、中华英才网举办"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人气调查"、智联招聘和CCTV联手举办"年度雇主调查".短短几年时间内,最佳雇主、雇主品牌、雇主价值、雇主品牌建设等词汇逐渐进入到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员工关系、企业文化、公共关系等专业管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产权的各种不同情况1.雇员创造的知识产权。很多雇员在他们受雇用的过程中创造知识产权。这可能是软件程序、文章、建筑蓝图、新标识、新产品或产品包装设计、商业计划、发明其他的有创造性的工作。谁拥有这些知识产权:创造者还是雇主?各个国家的答案千差万别。这种差异可能取决于法律和雇主雇员关系。2.雇员的发明。在许多国家,如果雇员的发明与公司的业绩有关,那么雇主将拥有这项发明的知识产权,除非雇用合同中另有规定。而在有些国家,除非发明者同意,该项发明的知识产权属于发明者本人。在某些国家,例如美国,雇员可能保留使用该…  相似文献   

18.
<正> 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衡量公司信誉度的标准普尔指数,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银行资信等级,信誉都被作为评价企业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信誉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建设,就像在劳动雇佣市场,雇主与工人的协议是签订于最起码的信任基础之上。雇主相信工人会勤奋工作,因为他知道懒惰雇员将会失去工作;雇员相信雇主承诺,因为他相信不守承诺的雇主不会吸引到优秀的雇员。这些互相的信任不是因为朋友间相处的天长地久,而是因为在某一既定利益互制的条件下,双方实现了交易平衡。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国内媒体报道中,"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税递延"等字眼集中出现,这源于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一部《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有些媒体甚至将这份《通知》称为"中国版401k计划"。401k计划也称401k条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  相似文献   

20.
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衡量公司信誉度的标准普尔指数,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银行资信等级,信誉都被作为评价企业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信誉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建设,就像在劳动雇佣市场,雇主与工人的协议是签订于最起码的信任基础之上。雇主相信工人会勤奋工作,因为他知道懒惰雇员将会失去工作:雇员相信雇主承诺,因为他相信不守承诺的雇主不会吸引到优秀的雇员。这些互相的信任不是因为朋友间相处的天长地久,而是因为在某一既定利益互制的条件下,双方实现了交易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