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晔 《广西电业》2006,(7):80-82
本文从降损节能的角度出发,对几种目前我国采用的新型节能配电变压器性能、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油浸式S11系列R型卷铁心配电变压器的结构技术特点,分析了该类型变压器的降损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
S9型315kV*A节能配电变压器案例研究目的 通过对实际应用的S9型节能配电变压器进行研究,从其技术原理、运行情况、经济效益、市场潜力等方面分析S9系列节能变压器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并加以推广. 项目投资情况 黄石供电局大众配电变压器的增容改造中,使用S9型节能配电变压器的投资比过去使用的S7配电变压器的投资增加1500元.项目投资回收期0.8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节能降耗'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家鼓励发展节能型、低噪音、智能化的配电变压器产品。在电网运行的部分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已不符合行业发展趋势,面临着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未来将逐步被节能、节材、环保、低噪音的变压器所取代。目前,主流的节能配电变压器主要有节能型油浸式变压器和非晶合金变压器两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广泛使用S11系列配电变压器,并正在城网改造中逐步推广S15系列。  相似文献   

4.
案例研究目的 通过对实际应用的S9型节能配电变压器进行研究,从其技术原理、运行情况、经济效益、市场潜力等方面分析S9系列节能变压器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并加以推广。 项目投资情况 黄石供电局大众配电变压器的增容改造中,使用S9型节能配电变压器的投资比过去使用的S7配电变压器的投资增加1500元。项目投资回收期0.8年。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节能降耗"政策的不断深入,国家鼓励发展节能型、低噪音、智能化的配电变压器产品。在电网运行的部分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已不符合行业发展趋势,面临着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未来将逐步被节能、节材、环保、低噪音的变压器所取代。目前,主流的节能配电变压器主要有节能型油浸式变压器和非晶合金变压器两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广泛使用S11系列配电变压器,并正在城网改造中逐步推广S15系列,未来  相似文献   

6.
前言配变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对配变台区的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造成配电变压器和低压线路损耗增加;二是造成配变台区中重载相常出现"低电压"问题;三是造成配电变压器出力降低,电能转换效率下降;四是三相负荷不平衡运行造成零序电流增大,引起的涡流损耗使配电变压器运行温度升高,危及配电变压器安全与寿命。因此,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要引起供电企业足够的重视,加强配变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是解决配网"低电压"、促进电网节能降损的重要措施。本  相似文献   

7.
由湖北绍新特种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S9(卷铁芯式)立体磁路三相节能变压器于近期通过专家鉴定。这种新型节能变压器的问世,改写了我国电网单一使用能耗较大的平面磁路三相变压器历史。它的人网运行,可使我国配电变压器达到国际叨年代水平。这种新型节能变压器结构独特,采用卷绕不开口六环三主杜式铁芯。在磁路上一改近百年不变的常现平面磁路,设计为立体磁路,使产品具有节省材料、磁路短、磁通均匀、空载损耗低、三相空载电流大幅下降的优点。经检测9(卷铁芯式)节能变压器较一般变压器空载损耗平均降低10%左右,负载损平均…  相似文献   

8.
<正>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煤炭资源稀缺、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电力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要想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深挖内部潜力,向管理要效益。线损管理主要由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部分组成,技术线损是基础,管理线损是关键。技术线损是由于电网结构不合理、三相不平衡、配电变  相似文献   

9.
<正>营造外部支持环境外部环境对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能否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网建设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按照输、变、配电设计导则,所建的变电站都尽量靠近用电负荷中心,于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电压等级的变电  相似文献   

10.
贵刊1996年第4期刊出雷晓明的“用低损耗变压器替代老式变压器”一文,笔者认为需要说明几个问题,否则容易误导,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1.雷文从变损多少来说明低损耗变器(以下简称新式变压器)比老式变压器经济,无疑是正确的。但所列出的表中W(年损耗能量)有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评估接入分布式发电(DG)后电网企业的综合效益成为指导企业决策的主要依据,为日后电网整体规划挑选最优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在研究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的综合效益的基础上,从DG接入对系统网损、扩容投资、售电损失、生态环境等综合社会效益方面产生影响出发,分析各个部分相应模型,完善整体综合效益量化模型。以电网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考虑经济性约束条件,保证DG的合理运行。由算例分析可知,电网企业整体社会收益增加,可实现经济接入并带来利润。既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又为电网企业应季规划电力分配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与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电网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通过对西北地区农村电网供电现状、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目前西北地区农村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农村电网结构薄弱,受端系统发展相对滞后,后续发展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农网投资发展机制不健全等。在分析农村电网供电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农网发展投资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祁碧茹 《电力技术经济》2009,21(3):13-16,27
分析了我国农网投资现状,提出了农网投资需求量大而农电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建立农网发展基金、建立农网建设投资长期低息贷款机制、继续执行农网还贷资金政策等建议,为实现我国农网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疆油田六、九区配电电网与负荷的不合理分配、配电变压器负荷率偏低、网损率不达标等现状,分别从提高变压器的负载率、运行效率、变压器优化组合配置和应用新型节能变压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油区变压器的改造实践效果表明,相应措施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达到了节能目的,对油田油区电网大规模改造和经济运行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先投入高串抗率电容器、后投入低串抗率电容器这种单一配置方案,导致变电站出现高串率电容器频繁投切、寿命降低和无功容量浪费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抗估计和多电能质量约束的变电站电容器组优化配置方法。首先,获取电容器投切后公共连接点母线电压电流数据;其次采用小波最大最小阈值去噪,通过Prony算法得到暂态电压、电流数据来估计系统谐波阻抗,最后结合AVC下达的调度指令和目标函数在满足电网电能质量约束条件下对电容器组进行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在满足电能质量约束和AVC调度指令下,优化配置后高低串抗率配置频次均有所改善,高串抗率电容器组投入频次下降32%,低串抗率电容器组投入频次由26%提高至58%。由系统谐波数据、谐波源和电容器等元件组成的谐波阻抗模型,以及基于谐波谐振机理设计的电容器组配置方案,能够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减小电容器损坏以及解决无功容量损失问题,提高供电质量,可为变电站电容器组的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In recent years, the power generation and consumption in Germany have undergone fundamental changes. New political regulations and the renewable energy law have resulted in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installed generation capacities of photovoltaics connected to a low voltage grid. Distribution system operators are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preventing grid component overload as well as a violation of voltage range. Due to increasing requirements of grid expansion in future years, distribution system operators must evaluate new expansion concept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ones. One interesting approach is the installation of Voltage Regulated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s (VRDT) regulating the voltage level of distribution grids. In this paper, the local network of one of the largest German distribution system operators is analysed in the context of future requirements for grid expansion using the conventional and VRDT expansion. Grid structures have grown over the last decades and therefore vary widely in their grid topologies. A classification of the entire grid in a few classes results in high inaccuracies. Therefore, the creation of synthetic grid structures is develop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extension. In addition, both grid expansion concepts are evaluated not only for financial aspects, but against environment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using a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 The study shows a high market potential for VRDTs in low voltage grids with an increasing enforcement level of photovoltaics.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智能电网发展,需要做好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技术经济对比分析。从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技术方案、投资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按照全寿命周期费用对智能变电站的投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对未来智能变电站的造价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随着青岛电网的快速发展,作为智能电网重要组成部分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接收的信号越来越多,致使电网监控工作量极大,电网监控巡视时间过长,埋下事故隐患。因此,急需对种类繁多、数目巨大的告警信号进行合理分层、分流处理以提高电网监控工作的效率。介绍了智能告警专家系统的功能与特点,结合青岛电网实际讨论了专家系统的配置与改进情况,分析了系统的应用效果,表明系统的投运大幅提高了运行监控人员的监视效率和故障处理水平,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根据农网建设与改造项目的特点及县级农网实际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用户负荷情况及地区经济状况选定6个样板县,对样板县指标基础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及权重计算,采用线性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各样板县的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0.
The dena grid study II examines the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ies into Germany??s electricity supply up to the year 2020 and gives a qualified outlook up to 2025. The study develops geographically differentiated scenarios for installed wind power capacity, on the basis of which time series of the wind power feed-in into high and extra high voltage nodes and offshore wind farms are generated. Future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grid and grid extension options are analysed. Opportunities to introduce more flexibility in the power system in terms of supply and demand are examined. The study gives a conceptual perspective of the need for grid extension in inner Germany in order to fully integrate renewable energies, whilst operating power stations at optimum cost and exchanging electricity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response to market demands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specified transmission capac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