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基于创业板第一财务造假公司万福生科的案例研究,回顾其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五条应对策略,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苗旭  郭晓勋 《河北企业》2023,(2):109-1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愈加成熟,但某些上市公司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违背市场规则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发生的诸如瑞幸咖啡、索菱股份等财务造假案都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与主动性,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鉴于此,以DF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GONE理论对其财务造假行为及动因进行分析,归纳出财务造假可能酿成的危害及影响,并提出指向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也一直层出不断。本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财务造假背后的动机及其常用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同时,一旦被发现,将会大大降低公司的价值。而财务造假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鉴于此,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以万福生科这一创业板造假第一为例,对其造假手段和造假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最具发展优势,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然而,近年来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却频频爆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丑闻,一些公司粉饰会计报表,调节会计盈利。这不仅误导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全面系统分析显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的定义,财务造假就是"公司在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假或漏列,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凡是故意或有预谋的违反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法规的行为都属于财务造假,由于重大疏忽或过失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不包括在内。在现有的资本市场制度下,我国的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一般说来,我国财务造假的手段主要包括:虚构交易事实、利用收入造假、不恰当地应用会计准则披露  相似文献   

7.
当今在资本市场上,一些企业欺诈上市中的财务造假丑闻屡禁不止,已经被曝光的有云南绿大地、湖南万福生科、辽宁欣泰电器等等,现在乐视网也正在被调查。为了及时发现和防范此类现象,为了使中小投资者减少投资风险和投资损失,笔者从企业欺诈上市财务造假的原因、特征、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进而寻求审计防范策略,对防范和遏制企业欺诈上市的财务造假行为,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地扭曲了股票的真实价值,妨碍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极大地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本文拟以国企上市公司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纺股份)为例,在梳理案例背景和揭露造假路径的基础上,分析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并据此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吉叶俊 《当代会计》2021,(12):107-108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稳步发展,上市已成为越来越多公司的融资渠道.财务报表是公司展现自己经营业绩的途径,是证监会决定公司是否具有上市资格的主要数据来源,也是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财务指标,符合上市要求,通常会通过虚增业绩来筹集到更多资金.财务舞弊不仅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公众形象,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给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障碍.为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研究上市公司的造假动机及其行为并探讨相应对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有效运作的重要基础,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监管部门健全与完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日趋规范。但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利益导向性,违规披露财务信息的情况仍然较为普遍。在探讨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方意  于渤  王炜 《财会月刊》2020,(10):145-150
瑞幸咖啡事件引起了市场参与者对于中国概念股票公司财务造假的关注,而后爱奇艺、好未来等同类公司的信息披露真实性也相继遭到质疑.本文从系统性风险视角,分析中概股财务造假带来的风险溢出机制,并选取历史上几起重要的针对中概股财务造假的做空事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中概股的财务造假不仅会影响自身信誉,还会对其他中概股产生风险溢出效应,进而使得中概股整体系统性风险上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投资于A股市场的国际资本不断增加,而中概股代表了中国企业的形象,为了给国内外投资者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我国应完善市场准入、信息披露和惩罚等机制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推动我国资本市场长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青  汤晓蕾 《企业研究》2012,(10):101-103
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一般以规范的治理结构而闻名。但是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问题频现,许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采取的造假手段手法隐蔽,影响恶劣。对于大规模涌现的上市公司造假潮,是与相关法律制度欠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本低,投资者维权的成本高,内部会计监管不完善,以及证券、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有着直接关系的。因此,如何通过相关机制的完善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则显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层出不穷,如万福生科、新中基、海联讯等,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是我国公司治理普遍存在缺陷的体现。2015年7月曝出日本东芝公司连续7年财务造假案,是继2011年奥林巴斯财务舞弊案之后,日本企业最大的一桩财务造假案件。文章着眼于世界其他国家企业经济新闻,简要回顾了日本东芝财务造假事件的背景并深入剖析其造假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公司治理机制、企业文化、外部审计监督等方面存在弊病,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借鉴,进而得出对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方面的相关启示: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发挥内部监督职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完善外部审计监督体系,以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4.
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案是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典型案例。上市公司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量,操纵利润并虚构财务报表,致使证券市场财务舞弊案频发,云南绿大地财务舞弊案例的发生,促使财务舞弊再次成为投资者和市场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云南绿大地公司财务舞弊手段、舞弊深层次原因的分析,对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唐国丹 《当代会计》2021,(12):88-89
商誉减值损害企业价值,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文章先明确商誉的概念与特点,分析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成因与风险,从上市公司、外部监管部门与投资者监管三方面提出上市公司并购业务商誉减值风险的防范策略,以促进上市公司的有效、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但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仍然时有发生。财务舞弊行为违背了信息披露准则,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也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在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披露被提升到了发行上市审核的核心位置。本文对科创板上市公司Z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动因及中介机构开展财务核查中的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防范财务舞弊、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推动注册制下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上市公司对财务信息披露的最基本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造假案件屡见不鲜,造假动因多样,手段繁多,不仅危害到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还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因此,文章通过对亚太实业财务造假的案例进行剖析,揭示了其造假的动因及手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前识别此类问题,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事件频发。其中不仅有轰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康事件”,也有轰动美国资本市场的中概股瑞幸咖啡造假事件,22亿元造假金额爆雷的同时,也为所有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究其原因,信息披露存疑、内部治理失衡、审计独立性缺失是其造假的根源所在。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成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灵魂拷问。而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的颠覆性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分布式记账、时间戳等特性著称,而这些特性正是攻克财务造假难题的“克星”。因此,本文以瑞幸咖啡为例,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解决财务造假研究,以期为“区块链+财务”的应用落地提供理论依据,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良好财务运行体系的建设是公司运营建设体系的一部分,它是财务人员应该遵循的规则准绳,财务人员必须依据此标准来正确处理工作中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复杂经济关系。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如何构建符合市场经营条件下的财务运行体系成为财务行业的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上市公司良好财务运行体系的构建更是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从虚构经济业务;滥用关联交易;滥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假确认收入、费用;挂账虚拟资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健全财务运行体系的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纠纷案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9年新修订的《证券法》作出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强化信息披露义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等改革.这为证券监管领域"零容忍"的严打态势提供了法律保障,投资者的维权意识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