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雪军 《活力》2011,(6):132-132,143
会计国际趋同(intemational accountingconvergence)概念是随着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后其目标的转变正式提出的。并明确规定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并具有强制性的全球性会计准则,并促使这些准则得到严格运用,促使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达到高质量解决方法的趋同。  相似文献   

2.
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以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明显加快。欧盟已完成从内部会计协调到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并积极推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并宣称制定“全球会计准则”以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全世界累计将有91个国家和地区允许或  相似文献   

4.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为讨论的核心,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C)改组后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入手,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其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许家林 《财会通讯》2007,(3):83-83,1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当今国际会计发展的主流趋势。自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以来,IASB所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迅速成为各国或地区会计准则争相与之趋同的标准。欧盟、加拿大、澳大  相似文献   

6.
伴随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已成定局.经过很多重要国际组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在赢得全球会计准则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或采纳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和跨国公司开始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成果的取得与许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的支持和推动密不可分,这些组织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二十国集团、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理事会等.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国际趋同势在必行 近年来中国在参与和实施国际会计准则方面表现了极大的积极性。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也与IFRS实现了实质趋同。但是,崮际趋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IFRS的制定也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的过程。既保持与国际准则相适应,又要正确认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并积极参与其制定过程,包括积极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利用IASB会议的开放机制参加会议和提供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为例运用后霸权帝国理论对会计国际趋同的政治因素作了深入分析,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IASB是一个开放、可变的统治空间,其政治统治秩序特征是非对称性。会计国际趋同是一个形式不平等的合作性博弈和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全面开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建设工作,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密切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动向,学术界也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的比较、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程度以及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动向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日前本刊就会计准则的国际发展问题采访了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咨询专家曲晓辉教授。  相似文献   

10.
彭兰香 《财会通讯》2006,(11):90-92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中,澳大利亚可以说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最全面的国家之一。2004年,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ustralian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AASB)正式发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所发布的准则相对应的澳大利亚准则(Australian Equivalents to IASB Stan- dards,EIASB)。实施国际趋同战略后,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由三部分  相似文献   

11.
国际借款费用准则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IAS23)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准则是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就缩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USGAAP)分歧的短期趋同项目的延续。本文拟对IAS23的新旧变化、国际间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全球主要经济体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态度与进展(一)美国美国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态度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在IASC改组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既不支持国际会计准则(IAS)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应用,也不热衷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与IAS之间的协调,因为FASB始终认为GAAP是全球质量最高的会计准则。IASC改组后(即IASB),美国占据了主要地位,可以按照美国人的意愿制定或改造国际会计准则。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以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为标志,我国已初步建成体系较为完整、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整体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此后,会计准则在实践中能否得到有效执行并显著改善会计信息质量,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相应地,对会计准则的研究也不再单纯集中于准则的制定方式和内容体系,而是越来越多地关注准则的执行环节和遵循程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基金会前主席PaulA.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之前,世界各国均执行各自不同的国家会计制度,没有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使用国际会计准则。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成立后,致力于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合作,截至2011年,全球已有123个国家/地区要求或允许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相似文献   

15.
关于推进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缘起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经济遭受严重创伤,财政体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基于此,国际社会强烈要求重新修改目前通用的国家会计准则,甚至抛弃现有体系,重新制定国际统一标准的高效合理的会计准则标准。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做出了积极回应,目前国际通用的会计;隹则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形势进行了修改。本文通过对各国会计准则趋同进程及特征进行研究,总结了对中国会计;佳则国际趋同未来发展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应避免的隐患,希望中国能够成功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的发展早已打破国界,经济已走向全球化。面对世界经济的急速变化,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最终走向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2005年,欧盟27个成员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约有7000家上市公司均遵循IFRSs编制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2009年进行了改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2010年,IFRSs和美国GAAP之间的主要差异基本消失。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2010年又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中国会计准则也与IFRSs基本趋同。  相似文献   

17.
王征 《财会月刊》2008,(2):38-39
本文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为例运用后霸权帝国理论对会计国际趋同的政治因素作了深入分析,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IASB是一个开放、可变的统治空间,其政治统治秩序特征是非对称性。会计国际趋同是一个形式不平等的合作性博弈和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李虹 《会计之友》2012,(19):28-29
2010年4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表明了我国对采纳国际会计准则采取积极的态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的描述,阐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程,指出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遇到的障碍;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就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应出现的会计记录错误近年来,大家都在关注会计准则的建设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深切感受到会计的进步和发展。但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会计准则规范的都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列报、披露),我国也仅是在《企业会计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国际社会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世界各国正在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步伐,我国也在积极地朝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向努力。我国在会计准则趋同中面临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全面贯彻、实施新会计准则,稳步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国际会计发展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