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刚 《开发研究》2002,1(1):47-49
本文从新疆畜牧产业化发展的自然条件、地缘条件和生物物种条件分析入手 ,提出了新疆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组织经营 ,向市场提供名牌精品畜牧产品。指出细毛羊产业化、绒山羊产业化、牛羊肉产业化、奶制品产业化、皮革制品产业化和其他特色畜牧产品产业化是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
杨治华 《发展》2007,(9):43-44
近年来,中共甘肃省临洮县委、县政府按照“山坪洋芋川花菜、全县整体发展畜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发展龙头企业和畜牧养殖小区为重点,围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初步探索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了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乐亭县立足传统农业大县基础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质量安全为重点,以科技为先导,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实施畜牧规模化养殖、社会他服务、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制度化防疫,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规模加效益的现代畜牧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交城县作为吕梁的东大门,太原的近郊县,距省城太原仅55公里。全县有110万亩牧坡草场,发展畜牧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县委、政府提出了“三产四化”的产业战略,全县的产业化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去年以来,根据国家对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着力推进畜牧产业化,尤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是推进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应对WTO挑战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应特别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农业产业化要作为政府的系统工程来抓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系统,内涵着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要求。这几“化”互相有机联系,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农业产业化都不能实现。实践证明,政府必须用系统观念去认识和处理农业产业化问题。政府…  相似文献   

6.
《发展》2013,(11):I0002-I0002
嘉峪关市牧源滩畜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5日,是嘉峪关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和2012年度甘肃省民营100强企业。公司位于嘉峪关市双泉工业园区,注册资金5800万元,固定资产1.04亿元,企业净资产5933万元,从业人员100余名。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11):i006-i006
金秋十月.位于西青区天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内的“牧瑞”建设工地,一片繁忙。天津市牧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生物制品厂,由天津市农科院与畜牧研究所筹资3000多万元兴建,目标为北方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动物生物研发基地。畜牧所所长丁伯良——这位国内一流的畜牧专家正在工地和有关人员研究加快施工进度。丁所长介绍,“牧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在天津市有关部门和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兴建的,目的是确保天津市  相似文献   

8.
杨锦琦  高玫 《老区建设》2008,(22):38-4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的重要途径。目前,江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西应高度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更新发展理念,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推进农业投融资体制创新,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以此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9.
陕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晓红 《乡镇经济》2006,(7):15-17,31
陕西省龙头企业的产生比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分析陕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都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久前,回良玉副总理在吉林考察时又强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发展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一定要切实抓紧抓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并已取得成效。棉花是除粮食以外的最重要的农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原料。棉花生产涉及1亿多农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山东省夏津县为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立足本地实际,把畜牧业作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突出重点来抓,遵循市场规律和农民意愿,以畜牧产业为支撑,以合作组织为载体,构筑畜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平台。全县建立畜牧合作组织36个,其中行业协会8个,农户达1万户,占总户数的15%,全县规模饲养达到60%。全县大牲畜、羊、猪、禽存栏量分别达到40万头、50万只、60万头、8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8%,农民人均畜牧收入1800元,人均增收300元。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0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大事来抓。本文通过对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查,认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对新疆农业产业化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同时,分析了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政策完善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要积极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行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挖掘科技潜力和饲料潜力,突出发展重点,加快发展速度,实现畜牧业快速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应当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一、进行规模养殖,为经济增长积聚总量规模养殖是畜牧业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基础。发展规模养殖,有利于推广配套的科学技术,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有利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加快畜牧业一体化经营,推进产业化进程。1家庭适度规模养殖,是畜牧业…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畜牧业产业化,对于合理配置农业和农村资源,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进而推动畜产品加工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产业化是农业发展到一定...  相似文献   

15.
尉强 《北方经济》2003,(5):24-24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和推进日益加强,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取向。党的十六大充分肯定了农业产业化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赤峰市是一个农牧业大市,立足农牧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也是农牧业发展的客观  相似文献   

16.
推进乐昌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总书记“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教导,乐昌市作出了推进本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选择,针对乐昌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思路;一是要转变山区农民的旧观念;二是要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三是要培植对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起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四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五是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融资体系;六是要加强宏观调控,从而促进和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吕梁东大门、太原近郊县的交城,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重点培育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全县红枣、畜牧、蔬菜、仁用杏四大农业产业化效益初步显现,一大批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实施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宣传发动、解放思想,制定和完善扶持鼓励政策,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发展农业生产合作化,培育主导产业,树立品牌意识等方面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是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方针,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对于安徽这样的农业大省来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既是农业、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也是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和经济富省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发展、新突破,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六手联动 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最现实、最有效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少、规模小、加工能力弱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繁荣市场主体、统筹城乡发展、拉动县域经济、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和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农村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把握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要“六手联动”,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